日前,清遠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發布了首屆“清遠最美退役軍人”候選名單,經各地、各單位逐級推薦審核,市級評委比選評議、聯合把關復核,10名退役軍人入選。其中來英德市黃花鎮新民村委會衛生站的鄉村醫生陳子勇榜上有名。
卸戎裝 披白卦
陳子勇于1981年10月入伍,在部隊中表現優異,屢受嘉獎。1986年1月,陳子勇退伍回鄉,一直在黃花鎮新民衛生站中擔任村醫。34年來,他默默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日復一日奔走在公共衛生服務的最前線,只為盡自己最大努力,守護當地村民的健康。
“人生不求滿分,只求知足;生命不求富貴, 只求平安”——這是陳子勇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最希望大家都健康幸福,平安每一天。他深入基層,定期為轄區內老人、慢病患者以及一些特殊人群進行健康隨訪。我們看到的是,當地村民急病得到了治療、慢病得到了防御。其實這背后,無不凝聚著一位鄉村醫生的心血與艱辛。
難能可貴的是,苦孩子出身的陳子勇一直堅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所有來就診的困難群眾和五保戶,他都免收注射費和診療費。
陳子勇在村衛生站坐診(來源:受訪者)
助遺孤 帶致富
早在1994年,陳子勇聽聞鄰村的孤兒陳存芳無錢讀書,面臨輟學,陳子勇便主動聯系,并提供其學費及生活費用。在陳子勇的支持下,陳存芳順利的完成了小學學業。陳子勇本想繼續供其讀上學,但誰知1997年的某一天突遭變故,他的衛生站發生電線短路事故并引起火災。大火將他所擁有的財產燒得一干二凈,只剩下一輛平日走訪所用的摩托車。因此,陳子勇無力再支持陳存芳繼續上學,這成為他心中的遺憾。好在陳存芳也早已長大成人,外出工作并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在經歷火災之后,陳子勇并沒有消沉,反而迅速重振旗鼓,事業也漸漸地有了起色。2003年開始,陳子勇利用業余時間,帶領本村村民種植砂糖橘一百多畝,幫助村民提高收入。后來,清遠英德市的砂糖橘產業遭受黃龍病肆虐,種植戶收益大大減少。陳子勇通過市場調研,及時調整思路,帶領大家改為種植花卉。在他的帶動下,不僅使本村多名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更帶領他們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戰友情 心連心
作為一名鄉村醫生,他經常走訪、了解鎮內退伍老兵的身體健康和家庭生活情況。如果發現哪位退伍老兵有困難,他都會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反映,并全力配合、協助有關部門解決老兵的困難。因此,他贏得了越來越多戰友的信任與支持,在黃花鎮退伍老兵中的威望也越來越高。
2016年,黃花居委的戰友陳房炳家庭發生重大變故,他的一雙兒女和妻子相繼去世,陳房炳一個人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孫女,小的才一歲,大的也才三歲。陳子勇得知后,第一時間聯系鎮政府領導,鎮政府及時派人上門慰問并了解相關情況。陳子勇鼓勵陳房炳要堅強地面對困難,積極協助其申請低保,解決了其燃眉之急。
2018年,陳子勇得知巖口村的李景梅戰友還居住在幾十平方米的泥磚房中,房屋遇雨天還經常漏水,而陳景梅的妻子還患有慢性疾病,一家生活十分困難。陳子勇了解情況之后,及時向鎮政府反映,并得到鎮政府領導的重視。后來,政府牽頭聯系愛心人士,合力出資給李景梅家蓋新房。第二年,陳景梅一家便喜遷新居。陳子勇熱心幫戰友解決實際困難,得到了老兵戰友的一致稱贊。
陳子勇(左四)參與防控新冠肺炎宣傳活動(來源:受訪者)
再戰“疫” 募善款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這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激發了社會各界的愛心。作為鄉村醫生,疫情之初,陳子勇就發動村中七、八名退伍兵,參與防控新冠肺炎的宣傳工作。當黃花鎮衛生院發布抗疫動員之后,陳子勇又第一個報名參加,沖鋒在前。他不僅在村口參與防疫卡點測量體溫工作,還積極走家串戶摸查相關情況。大年初四這天,他在防疫卡點發現一名來自湖南的務工人員體溫達到了39.2度。大家開始有點緊張,但身為醫生的陳子勇沒有慌,提醒大家做好自身防護,安慰該名務工人員不要太緊張,并迅速聯系鎮衛生院為其開展篩查檢測。幸好,該名務工人員只是普通的感冒發燒,得到了及時治療。這時,大家才放下心來。
陳子勇(左二)組織黃花鎮老兵為抗疫捐款(來源:受訪者)
疫情面前,陳子勇和其他一線抗疫工作者沒有退卻,守護著全村人的健康。他不但親自奔赴抗疫前線,還組織黃花鎮退伍老兵積極為抗擊疫情捐款,共募集善款5250元。黃花鎮老兵在陳子勇的影響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積極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為抗擊疫情筑起一道堅固的“老兵防線”。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陳子勇老兵卸戎裝不卸榮光,披白卦再上前線。他多年來退役不褪色,還一直發光發熱,積極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不愧為最美退役軍人。
(來源:學習強國;作者單位:趙光遠 高遠輝 英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