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永華率隊到我市8個縣(市、區),深入企業園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定點聯系鄉鎮、基層平臺和鄉村振興重點村,實地調研就業服務、技能人才培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重點領域、鄉村振興和安全生產等工作,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市工作部署,聚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加快培養高技能人才,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扎實做好歲末年初各項工作,全力推動我市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
調研組首先來到廣東揚山聯合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調研組參觀了迪沙車間,聽取了企業發展、技能培訓和員工招聘、社保參保等情況介紹。黃永華對公司“以老帶新”的招聘模式以及由此帶來的員工隊伍穩定、員工留得住的良好局面給予贊賞。表示將對企業的技能培訓和招聘等工作給予支持,鼓勵企業進一步充分發揮自身在資金、技術、設備、人才等方面的顯著優勢,加快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技能人才,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同時,強調企業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依法為員工參保,并按時足額繳納社保費用,切實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
在各縣(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調研組實地考察了人社、社保業務經辦窗口和辦公場所的安全生產情況,聽取各縣(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的工作情況匯報。黃永華強調,精準規劃新征程。精研2024年工作成效,深挖亮點經驗,聚力沖刺收尾,確保全年任務高質量收官;精準錨定2025年方向,周密謀劃布局,為新一年工作起好步、開好局奠定堅實基礎。涵養廉潔清風尚。抓好班子統籌管理,強化隊伍建設,從抓嚴抓實、全面深化改革入手,以案示警,扎實開展集中性紀律教育,堅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夯實安全穩根基。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嚴格落實檔案庫房、機房、技工院校校園等關鍵區域安全生產、消防巡檢制度,做到隱患早發現、早處理。深入開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動,確保工人按時足額拿到工資回家過年,切實保障工人合法權益。鍛造服務金招牌。以“實、變、快、送、嚴”的要求,優化為民服務質量。拓展就業服務、技能培訓、社會保障、人事人才、和諧勞動關系等人社服務領域的深度與廣度,在業務精研、流程優化、效能提升等方面持續發力,打造人社服務特色品牌。聚焦宣傳正導向。聚焦近期人社領域政策制度改革調整可能產生的理解偏差,加大政策的宣傳推廣力度、釋義答惑力度,確保人社領域各項政策措施能夠落實落地、有力推進。
在陽山縣太平圍龍村,調研組詳細了解基層關于“粵智助”應用情況和使用需求,聽取了太平鎮鄉村振興和“百千萬工程”工作情況匯報,進一步了解結對村經濟發展情況和存在困難,就共建項目的實施進行了深入的溝通交流。黃永華強調,要聚焦重點,發揮好人社服務就業創業、培養鄉土人才等方面工作優勢,全力以赴助力太平主導產業發展;要俯下身子,深入調研、潛心學習,充分借鑒太平好經驗、好做法;要用心用情,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推動結對幫扶工作細水長流、常態長效。要充分利用黨建共建資源,細化共建項目,扎實推動黨建共建優勢互補,助力“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
在清新區、佛岡縣鄉村振興人才驛站,調研組實地考察“一站式”服務窗口、人才工作室、成果展示區等,詳細了解基層人才驛站運營以及開展人才對接交流、專家服務等情況。黃永華對人才驛站立足產業特點和社會需求,以“集聚人才、凝聚智力、服務發展”目的,持續優化“1+8+N”(區、鎮、基地)三級人才服務平臺格局,引聚專家人才與政、企、校、人對接交流與互動合作的做法表示肯定,并強調,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要以鄉村振興人才驛站為抓手,打造人才服務新品牌,為服務“百千萬工程”,清遠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在盈鏈數字經濟產業園,調研組深入了解產業園建設和清城區盈鏈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有限公司開展社會培訓評價情況。黃永華強調,要緊密貼合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優化培訓課程內容,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嚴格評價流程與標準,切實提高培訓評價質量,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人才,充分發揮產業園在推動數字經濟產業發展以及促進就業創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清遠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英德市返鄉創業孵化基地,調研組實地考察創業服務大廳、創業成果展示館和直播間,了解基地運營情況及孵化企業情況。黃永華對基地健全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打造集“引才、育才、就業、創業、融資、服務”的六大服務平臺的做法給予肯定,強調要加強系統集成、統一服務,積極組織開展創業大賽、創業輔導、創業沙龍等,務實推進返鄉創業孵化基地創業服務能力提質增效。要以人才為引領,搭建政府、企業、人才等多方交流和服務橋梁,推動人才與產業相互促進、融合發展。
在佛岡縣石角鎮三蓮村,調研組深入了解村委就業服務、技能培訓、改善人居環境和綠美建設情況。黃永華強調,要持續優化人居環境,深挖產業發展思路。要將就業崗位開發與企業招聘有機結合,拓寬就業渠道,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充分發揮“粵菜師傅”等技能培訓項目優勢,提升村民就業技能水平,增加就業機會。加強鄉村振興人才交流合作,吸引人才入村,以人才促產業,引領村民致富,推動鄉村振興。
在連州市、連山縣、連南縣“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培訓基地、就業驛站,調研組詳細了解當地開展技能培訓助力群眾就業增收、構建“家門口”就業服務圈情況。黃永華指出,人社部門要主動扛起就業服務責任,始終將就業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聚焦當地重點工業園區、重點用工企業、重點產業用工、重點群體就業需求,合理打造布局更多就業驛站,將公共就業服務向基層延伸;要更加完善“清遠求職招聘小程序”功能作用,注重發揮大數據作用,提高企業用工需求和勞動者求職需求的匹配度,促進供需雙方精準對接;要更好發揮各類培訓基地作用,以需求導向和當地實際設置培訓內容,切實以技能提升提高勞動者就業競爭力和收入水平。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局長鐘振華以及各縣(市、區)副區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