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南三江鎮金坑村是三江鎮金坑片區的核心村,四面環山,山環水抱,與鎮政府相差約12公里,村民出行靠摩托車等交通工具,平日辦事,老年人一般委托年輕人辦理。去年11月,“粵智助”進駐該村村委會,在村干部的指導下,村民房永和到村委會通過“粵智助”打印社保繳費明細表,大大節省了時間。
“粵智助”覆蓋1031個行政村
我市自去年10月18日在清新太和鎮黃坑村投放第一臺“粵智助”,一個月后,我市8個縣(市、區)1031個行政村“粵智助”全覆蓋,并成為全省示范樣板。
陽山鄉村常住人口21.28萬人,占全縣常住人口的57.95%。在農村,青壯年普遍外出務工,留守老人居多,普遍都不會使用智能手機,辦事都依靠跑部門。“粵智助”的投入受到村民的廣泛使用,2月10日陽山縣七拱鎮芙蓉村以單日116筆業務量成為全省當日“粵智助”業務量辦理最高的行政村。“粵智助”成為了當前陽山群眾辦事的重要選擇之一。
“這下終于知道自己的賬號里有多少錢了。”連南六聯村村民肖建福參保了新農保,但沒有使用過,得知村委來了“新機器”,便通過“粵智助”查詢農村新農保,清晰知道自己每個月的新農保入賬的金額,并打印了相關明細。
據悉,“粵智助”作為省政府統一為行政村打造的綜合自助服務終端,可提供打印身份證復印件、查詢社保醫保明細、查詢銀行余額、辦理低保補助、預約掛號、打印醫院檢驗報告、等自助辦理服務129項。僅社保業務就包含了繳費證明、省外異地定點醫療機構查詢、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查詢等28項。此外,還增加了閱讀生活百科、學習中小學課程等附加功能。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或小孩,也可以憑“粵智助”打印出來的一定時間內的粵康碼綠碼結果出行。而為方便不熟悉電腦或智能手機操作的老年人辦事,“粵智助”專門設有大字號、大圖標、高對比度的“老人模式”,幫助老年人輕松跨過“數字鴻溝”。
社保掛號查詢等129余項業務不出村可辦理
“粵智助”使農村群眾辦事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外,同時也方便了不少村干部。
當前正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高峰期,村干部用“粵智助”為村民進行認證,通過人臉識別進行身份認證便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認證工作,基本上不用排隊、為群眾節省了時間,給群眾帶來了便利。
據統計,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個星期,陽山全縣城鄉居民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業務就辦理了587件。今年1月25日,“粵智助”新增預約掛號功能,清遠各縣(市、區)群眾可通過“粵自助”點擊“我要預約掛號到醫院看病-清遠人民醫院”,也可以點擊左方“分類辦事”按鈕進入分類頁面后選擇“醫療”進入使用,即可完成預約掛號。目前,“粵自助”可滿足清遠市中醫院住院證明、出院診斷證明、出院通知書打印以及清遠市人民醫院預約掛號及體檢結果打印事項辦理。
“后續還將不斷豐富相關服務內容,實現基層群眾辦事“就近辦、自助辦、一次辦成”,進一步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助力鄉村振興。”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作為一款專攻鄉村場景的綜合智能終端,能有效推動政務服務和金融服務向基層延伸,實現基層群眾辦事“就近辦、自助辦、一次辦成”, 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提高基層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