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热国产VS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放荡对白视频在线观看,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清遠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關于印發《清遠市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

來源: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訪問量:-發布時間:2017-11-16

 

關于印發《清遠市2017年農村危房

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住建局、財政局、民政局、國土局、農業局、扶貧辦、殘聯:

現將《清遠市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制定當地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實施。

 

                                                  

清遠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           清遠市財政局

 

 

 

 

清遠市民政局     清遠市國土資源局    清遠市農業局

 

 

 

 

清遠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     清遠市殘疾人聯合會  

                               2017年11月 13 日

 

 

 

 

清遠市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我省農村危房改造的工作部署,以及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關于做好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有關要求,切實做好我省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確保按期優質完成全省農村危房改造年度任務,根據《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部門關于印發〈廣東省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粵建村[2017]227號),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特擬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與原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十九大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發揮廣大農民的主體作用,全力推進我市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切實改善農村困難群眾居住條件,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二)目標任務

結合我市2017年民生實事安排的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和2017年省安排我市農村危房改造任務計劃,確定我市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任務為7200戶,其中清城區335戶、清新區580戶、英德市3020戶、連州市670戶、佛岡縣790戶、連南瑤族自治縣250戶、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430戶、陽山縣1125戶。省分配國家下達給我市的任務為1950戶,已包含在我市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任務7200戶之中,其中清城區80戶、清新區160戶、英德市850戶、連州市200 戶、佛岡縣220戶、連南瑤族自治縣50戶、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90戶、陽山縣300戶。

(三)基本原則

農民自愿、政府支持。充分尊重農戶的意愿,調動農民群眾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自力更生建設家園。各級政府大力支持,整合資源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經濟適用、確保安全。從農村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充分考慮農戶的承受能力,嚴格控制農房面積和建設標準,引導和幫助農戶建設安全、經濟、適用的住房。

科學規劃、節約用地。符合村鎮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農房設計要求,盡量利用閑置宅基地、村內空閑用地和拆舊宅騰出的宅基地進行建設,做到一戶一宅。

突出重點、加強保障。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等重點對象,把保障貧困戶住房安全作為當前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首要任務

政策公開、陽光操作。堅持政策公開、對象公開、補助標準公開,通過民主評議、信息公開等方式,實行陽光操作,全過程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

二、工作要求

(一)分解改造任務,制訂進度計劃

各縣(市、區)要將市下達的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任務進行分解,逐級明確鄉(鎮、街)、村的改造戶數,并落實到具體農戶,同時要做好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對象三級(村、鎮、縣)公示工作。要結合本地實際,制訂農村危房改造進度計劃,明確保障計劃實施的有效措施。

各縣(市、區)要優先實施261個省定貧困村危房改造,確保2018年年底前全面完成省定貧困村危房改造任務,徹底解決“人居泥磚房”問題。

(二)確定補助對象,落實補助資金

1.補助對象。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是長期居住在唯一危房中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但不包括:一是戶口在農村而全家人口在城鎮已購買住房居住;二是家庭成員已建有或購買住房(具體家庭成員以戶口簿登記信息為準。重度殘疾人貧困戶依申請別行核準);三是戶主夫妻一方或雙方均為鄉鎮級以上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固定領取政府或企事業單位發放工資收入;四是戶主有勞動能力但因長期不參與勞動,或因吸毒等違法違紀行為而造成貧困的家庭;五是全戶戶籍已經戶籍管理部門注銷的農戶;六是在此之前已完成住房改造,或已領取危房改造同類型補助的農戶;七是家庭兄弟多,臨時分戶的,只改造一戶;八是歷史無房戶,但不含原居住房屋因受自然災害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而致房屋滅失的無房戶;九是其他按法律、法規規定不能享受政府扶持政策的農戶。補助對象的確定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要嚴格執行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評議、鄉(鎮、街)審核、縣級審批的程序,補助對象的基本信息和各審查環節的結果要進行公示,村評議的結果要在村務公開欄和自然村內村民聚居場所進行公示,鄉(鎮、街)審核結果要在鎮政務公開欄和村務公開欄進行公示,縣(市、區)審批補助名單及擬補助金額均須在村務公開欄和自然村內村民聚居場所公示,分配給各村的補助對象名單和擬補助金額要在鄉鎮政務公開欄和村務公開欄公示,并在縣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門戶網站或當地政府政務網掛網公示,有關公示材料要存檔。經批準的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要與鄉鎮政府(街道辦)簽訂危房改造協議,縣(市、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組織做好有關工作。農村危房改造對象實施動態管理,及時剔除不符合條件的農戶和增補漏報的以危房為唯一住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剔除和增補的農村危房改造對象須經村評議、鎮審核、縣審批等程序確認后由縣(市、區)政府向市政府提出調整任務數意見并附上農戶具體名單,經市政府同意后方能作出調整。由市匯總報省相關部門備案。

2.資金管理。我市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對象補助標準按照《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廣東省財政廳廣東省扶貧開發辦公室關于下達我省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和明確補助標準的通知》(粵建村函[2017]2030號)的補助標準實施,其中市、縣(市、區)財政配套部分:一是對于拆除重建方式改造危房的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建檔立卡貧困戶,市級按5000元/戶給予補助,縣級按不低于5000元/戶給予補助;二是對于拆除重建方式改造房屋但未納入建檔立卡的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以及所有采取修繕加固方式改造危房的農村危房改造對象,市級按2500元/戶給予補助,縣級按不低于2500元/戶給予補助。各縣(市、區)要按照有關規定加強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的使用管理。補助資金要實行專項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并按照《中央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財社〔2016〕216號)等有關規定嚴格管理,健全內控制度,執行規定標準,縣級財政直接將補助資金支付到危房改造農戶“一卡(折)通”賬戶,嚴禁截留、擠占和挪用。各級財政部門要牽頭加強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及時下達資金,加快預算執行進度,并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審計、稽查等工作。

(三)合理選擇方式,嚴格建設標準

1.改造方式。各縣(市、區)要因地制宜,積極探索符合當地實際的農村危房改造方式,提高補助資金使用效益,擬改造農村危房屬于整體危險(D級)的,原則上應拆除重建,屬局部危險(C級)的必須采取修繕加固方式改造危房。危房改造以農戶自建為主,農戶自建確有困難且有統建意愿的,各地要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幫助農村選擇有資質的施工隊伍統建。對于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以及中、重度殘疾人貧困家庭等特殊困難群眾,可通過集中建設農村公寓或利用現有舊校舍等閑置房進行加固等方式,幫助其解決最基本的安全住房。要加快編制村莊規劃,統籌協調道路、供電、供水、沼氣、環保及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等設施建設,整體改善農村人居生態環境,不得借危房改造名義實施村莊整體遷并,已納入易地扶貧搬遷或搬遷計劃的村莊和農戶不得列為農村危房改造范圍。

2.建設標準。農村危房改造要符合基本建設要求,改造后的農房須建筑面積適當,主要部件合格,房屋結構安全和基本功能齊全。地震高設防地區的農房改造后應達到當地抗震設防標準。原則上改造后的農房面積標準是:1至3人戶控制在40—60平方米以內,且1人戶不低于20平方米、2人戶不低于30平方米、3人戶不低于40平方米;3人以上戶人均建筑面積不超過18平方米,不得低于13平方米。各可根據當地的民族習俗、氣候特點等實際情況,制定細化面積標準。殘疾人家庭應考慮殘疾情況進行無障礙設計和改造。各地要按照基本建設要求加強引導和規范,積極組織制定農房設計方案、為有擴建需求的危房改造預留好接口,防止群眾盲目攀比、超標準建房,防止給貧困戶帶來資金負擔或因建房返貧。

(四)注重建設規劃,節約土地資源

加強村莊規劃對農村危房改造的指導,逐步配套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危房改造規模大、建設活動多以及需要加強保護的村莊,應編制或修編村莊規劃作為藍圖和依據。農村危房改造模式以分散分戶改造和以農戶自建為主,堅持就地就近建設,有條件的可統一連片改造。

嚴格執行農村“一戶一宅基地”政策,集約節約用地,優先利用閑置宅基地、村內空閑用地和拆舊宅騰出的宅基地進行農村危房改造建設。確需使用其他集體建設用地或農用地的,必須按有關規定辦理用地手續。

(五)加強質量管理,全面推行“五個基本”

各地要嚴格貫徹執行《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切實加強農房建設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04號)和《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加強農村危房改造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村〔2017〕47號)要求,加大現場質量安全巡查與指導監督,確保改造后住房符合建設及安全標準;全面推進“五個基本”,即基本的質量標準、基本的結構設計、基本的建筑工匠管理、基本的質量檢查、基本的管理能力,切實提高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水平,全力實現危房改造戶住房安全戶戶有保障。

各縣(市、區)、鄉鎮(街道)要建立農村建筑工匠管理制度,包括備案和公示制度、誠信獎懲制度以及質量安全責任追究制度。盡快與同級人民政府和財政部門協調,落實農村建筑工匠培訓專項資金,組織開展農村建筑工匠培訓。嚴格執行《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加強農村危房改造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村〔2017〕47號)農村危房改造必須實行建筑工匠管理”“未經培訓的建筑工匠不得承攬農村危房改造施工。施工人員信息、建筑工匠培訓合格證明材料、施工協議或承諾書等要納入危房改造農戶檔案”等有關要求。承攬農村危房改造項目的農村建筑工匠或單位要對質量安全負責,并按合同約定對所改造房屋承擔保修或返修責任。鄉鎮(街道)建設管理人員要加強對農房改造設計的指導和審查,在農村危房改造地基基礎、抗震措施和關鍵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要及時到現場逐戶技術指導和檢測,發現不符合基本要求的當即告知建房戶,并提出處理建議和做好記錄。各縣(市、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開展農村危房改造現場質量安全巡查和指導監督,加強鄉鎮(街道)建設管理人員業務培訓和農村建筑工匠培訓和管理,提高農村危房改造的能力和水平。

(六)保護傳統村落,實施風貌管理

傳統村落范圍內的農村危房改造要符合所在村落保護發展規劃要求,落實對傳統村落的保護。住房城鄉建設、規劃主管部門要加強指導,在農村危房改造中積極吸納當地民居的建筑文化和建造技術,促進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和建造技術的傳承。開展農村危房改造的縣(市、區)應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農房設計圖集和風貌管理要求,風貌管理應包括選址、建筑體量、外觀等方面內容。加強宣傳和指導,營造推進建筑風貌管理的良好氛圍。將風貌管理與村莊規劃實施、危房改造驗收結合起來,加大建筑風貌管理力度。

(七)規范農戶檔案,加強數據抽驗

農村危房改造實行“一戶一檔”,按照《廣東省農村危房改造紙質檔案資料(范本)》要求制作農村危房改造農戶紙質檔案,必須包括入戶調查表、檔案表、農戶申請、審核審批、公示、協議、農村建筑工匠培訓信息等材料。在完善和規范農戶紙質檔案管理與保存的基礎上,嚴格執行農戶紙質檔案表信息化錄入制度,將農戶檔案表及時、全面、真實、完整、準確地錄入信息系統。各有關縣(市、區)要組織開展對農戶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以及對檔案數據信息的審核和抽驗,提高檔案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八)簡化驗收程序,調整資金撥付方式

各縣(市、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及時會同有關部門制定驗收工作方案,確保房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研究制定簡便的竣工驗收方案,簡化工作流程,加快補助資金撥付進度,要成立農村危房改造驗收小組,并組織開展驗收工作。任務較多的縣(市、區)可先由鄉(鎮、街)組織人員進行逐戶驗收,按照農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設要求逐戶檢查和填寫驗收工作相關表格后報縣級審定,縣(市、區)有關部門要做好指導和抽查驗收工作,縣級抽查要覆蓋所有有改造任務的行政村。年度任務大于1000戶的縣(市、區),每個行政村抽查戶數不少于該村改造任務數量的30%且抽查總數不少于1000戶;年度任務少于1000戶的縣,縣級有關部門要對所有改造任務進行驗收。驗收中發現存在問題,要立即提出整改措施、整改時限和責任人,督促落實整改。

加強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的使用管理。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積極制定適用的資金管理辦法,改進以往在農村危房改造項目驗收后,由縣財政部門再按程序將補助資金直接撥付到農戶“一卡(折)通”的做法,分期付資金、并合理確定補助資金分階段發放比例,可參考工程建設按形象進度付的辦法。保證項目動工時先按審批補助額度付規定比例的補助資金,拆除重建或異地新建方式的房屋竣工驗收合格后(由當地組織)付清全部余款。縣住建部門要加強與同級財政部門的溝通,加快資金撥付的時效性。縣級財政部門要加強財政補助資金管理,堅決防止挪用、濫用財政補助資金。

(九)對接精準扶貧,實施特困戶兜底政策

對于自籌資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極弱的特困戶,鄉(鎮、街)以及對口幫扶城市、單位和駐村工作組要重點幫扶,用好精準扶貧各項政策,爭取多渠道籌集資金,通過建設農村集體公租房、利用閑置農房和集體公房置換、提高補助資金額度和實施改造資金缺口兜底等方式,兜底解決特困戶住房安全問題。同時,有效利用“扶貧濟困日”等活動集中籌集善款補助農戶危房改造。

工作措施

明確責任,共同推進

縣(市、縣)人民政府是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對本地區的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負總責,可成立農村危房改造領導小組或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負責協調發展改革、財政、民政、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審計、農業、扶貧等部門,統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局負責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統籌協調,加強危房認定、質量安全管理、風貌管控等業務指導和督促檢查,指導組織開展對村鎮建設管理人員、農村建筑工匠的培訓工作。市發展改革局負責上級有關政策的落實,積極爭取上級發改對我市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支持。市財政局負責爭取、籌措市級以上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加強資金管理,建立健全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管理制度、組織全市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監督檢查工作,并視需要和工作安排適時組織開展重點評價。市扶貧辦負責做好建檔立卡貧困戶認定和審核工作,優先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危房改造,指導對口幫扶單位和駐村干部做好貧困村、貧困戶的危房改造工作,出臺措施幫助特別困難的農戶完成危房改造。市國土局負責指導全市做好農村危房改造用地審批,推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試點,協助做好農村危房改造戶的房產核查工作,指導廢棄宅基地的土地整理、復墾,按照宅基地管理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市民政局負責指導各級民政部門協助做好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戶的確認。市殘聯負責協助做好貧困殘疾人家庭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的核查和確認。市民政局和市殘聯會同市農業局積極幫助動員符合條件的補助對象申請危房改造。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整合相關部門的力量,壓實責任,實行包片包干負責制,明確各相關責任人所負責的片區和農戶,分片包干負責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落實責任到個人,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二)加強督查,確保進度

各縣(市、區)要加強對鄉鎮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督查檢查,建立更加嚴格的監督檢查工作機制,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和頻率,采取隨機抽查、交叉檢查、專項督查、實地勘查等方式,市將按照相關要求加強對各縣(市、區)落實農村危房工作相關要求的督查巡查,形成市、縣、鎮三級上下聯動、齊抓共管,重點檢查組織管理、制度執行、公示公開、改造進度、問題整改等,及時發現問題并糾正對進度緩慢或問題突出的縣(市、區)、鄉(鎮、街)進行專項督辦或掛牌督辦。市級每個月開展一次巡查,每兩個月開展一次自查,縣(市、區)要每月開展不少于一次的自查,鄉(鎮、街)要根據工作實際實施動態檢查。市住建局將根據巡查和自查情況,對問題突出的縣(市、區)予以通報,對問題突出、改進不力的縣(市、區),報請市政府約談縣(市、區)政府主要負責人,或對有關縣(市、區)進行通報批評。縣、鎮兩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嚴格執行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月報制度,各縣(市、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于每個月29日前將農村危房改造任務月度進度表(見附件2),每個月30日前將本縣(市、區)農村危房改造進展情況報告(包括基本情況、主要成效、存在問題、下一步工作措施)以及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臺賬表電子版(見附件3)報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

開展考評,強化督促

    市財政局,參照住省財政廳的做法,對全市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開展績效評價。市扶貧辦將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完成情況納入脫貧攻堅戰和扶貧開發“雙到”工作考核內容,嚴格實施考核。通過加強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考核,有效發揮相關考核對做好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的促進作用,推動工作扎實開展。

 

 附件:粵建村〔2017〕227號附件1.xls

      粵建村〔2017〕227號附件2:_____市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xls

      粵建村〔2017〕227號附件3: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臺賬.xls

      粵建村〔2017〕227號關于印發《廣東省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的通知.pdf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分享:
    <th id="ksdzd"></th>
  • <del id="ksdzd"></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