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受此次疫情影響,全市779家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46.19億元,同比下降20.7%,增速排全省第10位;完成銷售產值212.55億元,同比下降9.5%。清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比廣東省(-23.2%)高2.5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逐月累計增長速度%
從三大門類看,1-2月,采礦業累計完成增加值0.3億元,同比下降27.5%;制造業累計完成增加值40.5億元,同比下降19.6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累計完成增加值5.4億元,同比下降27.6%。
從經濟類型看,1-2月,國有控股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7.9億元,同比下降25.7%;股份制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25.9億元,同比下降23.2%;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19.9億元,同比下降17.3%;其他經濟類型累計完成增加值0.2億元,同比下降7.1%;民營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21.2億元,同比下降22.6%。
從行業看,1-2月,35個大類行業中,5大行業增加值實現同比增長,1大行業增加值同比持平,29大行業負增長空間運行。其中拉動規上工業增速增長的有五大行業,分別是醫藥制造業、其他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和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五大行業分別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長0.22個、0.08個、0.06個、0.03個和0.01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持平的為黑色金屬礦采選業,該行業今年1-2月與去年同期均無生產數據。對增長負向拉動0.5個百分點以上的有10大行業,分別是橡膠和塑料制品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金屬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分別拉低全市規上工業增速0.55個、0.56個、0.69個、0.73個、0.92個、1.04個、1.42個、1.96個、3.54個和5.79個百分點。
從區域看,1-2月,全市八大縣(市、區)中,增加值累計增速“一正七負”,其中連州同比實現增長,增長3.1%。而連南縣、連山縣、陽山縣、佛岡縣、英德市、清城區(含高新區、廣清園)和清新區七個縣(市、區)同比下降,分別下降-55.7%、-35.5%、-30.7%、-26%、-24.7%、-23.4%及-11.3%。
從園區看,1-2月,全市省級工業園區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14.9億元,同比下降21.7%,占全市規上工業比重為32.3%,拉低全市規上工業增速7.2個百分點。
從相關指標看,1-2月,全市工業累計用電12.3億千瓦時,下降23.41%。1-2月,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為100.4(上年同期累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