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本文通過分析2017年前三季度清遠批零住餐業發展情況,指出目前批零住餐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對今后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
關鍵詞:消費? 市場? 分析
一、社會商品銷售(營業)總額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基本情況
2017年1-9月社會商品銷售(營業)總額累計實現777.6億元,同比增長13.7%,增速同比提高了3.7個百分點,其中:批發業完成銷售額382.5億元,同比增長22.3%,增速同比提高了11.0個百分點;零售業完成銷售額344.6億元,同比增長6.5%,增速同比回落了2.7個百分點;住宿業完成營業額14.5億元,同比增長12.7%,增速同比提高了10.0個百分點;餐飲業完成營業額35.9億元,同比增長3.2%,增速同比回落了6.8個百分點。
?
2017年1-9月清遠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文簡稱:社零總額)累計實現507.5億元,同比增長9.7%,增速同比提高了0.9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113.6億元,占社零總額22.4%,同比增長15.0%,增速同比提高了15.5個百分點;限額以下企業零售額393.9億元,占社零總額77.6%,同比增長8.3%,增速同比回落了3.2個百分點。
按行業結構劃分:零售業是主導行業。批發業完成零售額126.2億元,占社零總額比重24.9%,比重同比提高了0.9個百分點,同比增長11.8%,增速同比提高了4.0個百分點;零售業完成零售額341.8億元,占社零總額比重67.3%,比重同比回落0.6個百分點,同比增長9.2%,與去年同期增速持平;住宿業完成零售額5.8億元,占社零總額比重1.2%,比重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同比增長24.7%,增速同比提高了21.9個百分點;餐飲業完成零售額33.7億元,占社零總額比重6.6%,比重同比回落0.4個百分點,同比增長5.3%,增速同比下降了4.1個百分點。
按縣(市、區)區域劃分:南部地區增長較快,北部地區增長較慢。
二、消費品市場運行存在的主要特點
(一)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增速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但增速呈現下滑趨勢。石油及制品類商品1-9月累計完成零售額37.3億元,占批零業限額以上單位總量的35.1%,同比增長8.5%,增速同比提高了18.9個百分點,較一季度回落了9.1個百分點,較第二季度回落了4.6個百分點。
(二)汽車類零售額增速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增長趨勢較為明顯。汽車類商品1-9月累計完成零售額41.2億元,占批零業限額以上單位總量的38.7%,同比增長18.0%,增速同比提高了13.5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提高了7個百分點,較第二季度提高了1.2個百分點。
(三)社零總額增速較第一季度回落0.4個百分點,較上半年回落0.1個百分點,全省排名第12,比上半年前進了一位。我市1-9月社零總額增速9.7%,同比提高了0.9個百分點,低于廣東省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全省排名第12位。
三、消費品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石油增速收窄、汽車類市場趨向飽和。石油及制品類與汽車類兩大行業零售額占限額以上單位總量的73.8%,是我市限額以上單位支柱行業,它們的走勢基本決定著全市限上社零總額的走勢。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增速走勢仍顯繼續下滑趨勢,從1-2月增長18.9%逐月下滑至今8.5%,汽車類銷售增速已持續7個月兩位數增長,市場雖持續活躍,但市場趨向飽和,零售額增速有可能降低。
(二)中西醫藥類零售額去年同期基數加大,增長幅度顯收窄走勢。中西醫藥類前三季度完成零售額6.3億元,占批零業限額以上單位總量的5.9%,同比增長53.4%,比去年同期提高44.8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6個百分點。
(三)企業自身規模偏小,帶動力不足。目前,我市批零住餐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缺乏大規模、高層次的龍頭企業。前三季度零售額超1億的企業僅25家,占全部限額以上單位數量的比重為5.3%;超10億元的企業僅中石化一家,其中,限額以上住宿餐飲企業營業額達1000萬元以上的有18家,占比3.8%,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只有5家。
四、對策與建議
(一)引導企業推進電子商務改革,實現升級改革創新。引導企業適應新常態,運用互聯網思維及“互聯網+”,實現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以電子商務為主體,將商貿、辦公、居住、酒店、餐飲、文體運行,休閑娛樂等生活空間進行組合,在各環節建立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動關系,企業才能煥發新機。
(二)引導商貿單位轉型升級是關鍵。一是加速推進在統大個體“個轉企”,優化商貿批零住餐業競爭實力。工商部門要設立提供轉型升級咨詢、指導及業務辦理綠色通道;商旅部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點扶持“個轉企”商貿企業;稅務部門要加強“個轉企”企業的納稅服務工作等,著力激發各行業主體新活力。二是推進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完善旅游服務設施,推動旅游度假、養老保健、休閑娛樂和綠色消費等品牌消費,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從而帶動我市住宿餐飲的繁榮發展;引導住宿餐飲業企業積極應對當前形勢,盡快調整經營狀態,重新進行合理定位,調整目標消費層,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