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清遠市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精神,全面落實支農惠農政策,不斷加強農業生產綜合能力建設,努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確保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6.73億元,比上年增長8.2%;增加值120.05億元,比上年增長7.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386元,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由上年的2.60:1降至2.47:1。實現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發展目標。
一、2010年全市農業經濟運行情況
(一)財政支農資金投入增多,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提高
1、財政支農資金投入增多。2010年全市財政農林水事務支出達13.95億元,增長54.1%。其中:全年發放糧食直補1.72億元、農資綜合補貼1.21億元、良種補貼0.3億元,農機具購置補貼0.17億元。 ?
2、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提高。2010年全市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38.28萬畝,增長2.8%;農村用電量4.93萬千瓦時,增長8.3%。2010年全市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00.7萬千瓦,增長2.8%。
(二)種植業生產穩定發展,生產結構進一步調整
1、糧食實現平穩增長。經省統計局核定,2010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68.93萬畝,下降0.1%,產量78.13萬噸,增長0.2%。其中:稻谷播種面積200.95萬畝,下降0.4%,產量63.01萬噸,增長0.7%;旱糧播種面積34.38萬畝,增長1.1%,產量8.12萬噸,下降1.1%;薯類播種面積26.50萬畝,增長1%,產量5.89萬噸,下降2.5%。糧經結構比例由上年的1:1.23提高到1:1.27,生產結構調整進一步趨于合理。
2、經濟作物有增有減。受天氣變化的影響,2010年油料、蔬菜和水果等保持穩定發展。油料面積53.28萬畝,增長4.9%,產量9.12萬噸,增長5.4%;蔬菜面積144.54萬畝,增長6.1%,產量197.04萬噸,增長8.0%;瓜果3.85萬畝,增長9.2%,產量6.50萬噸,增長10.6%;煙葉面積1.94萬畝,下降0.8%,產量0.26萬噸,下降5.4%;甘蔗面積6.11萬畝,下降0.5%,產量34.22萬噸,增長0.1%;木薯面積13.30萬畝,下降2.5%,產量14.80萬噸,增長6.6%;水果面積92.09萬畝,增長2%,產量52.54萬噸,增長12%。
?。ㄈ┰炝志G化成效明顯,林業產業顯現活力
1、造林綠化成效明顯。2010年全市林業產值13.96億元,增長10.5%。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積0.6萬畝,下降84.6%,其中:人工造林面積0.6萬畝。四旁零星植樹406.55萬株,增長70.4%;年末實有封山(沙)育林面積0.10萬畝,下降15.8%;幼林撫育作業面積21.78萬畝,成林撫育面積13.93萬畝,下降15.7%。
2、林業產業顯現活力。全年木材產量81.84萬立方米,增長24.8%。竹材產量1124.97萬根,增長1.4%;油菜籽產量1.27萬噸,增長72.4%;竹筍干產量1.61萬噸,增長13.3%;板栗產量0.52萬噸,增長11.2%。
(四)養殖業平穩發展,形勢企穩向好
1、生豬生產保持平穩。2010年清遠主要是依靠生豬出欄、家禽出欄、禽蛋和蠶繭產量的增長拉動,致使牧業產值完成55.32億元,增長6.6%。自溫氏集團從1991年進駐清遠以來,每兩年就在一個縣區建立分公司,目前已開設了八家分公司,生產規模不斷加大,如今養豬專業戶大大增加,飼養溫氏豬苗的農戶遍及全市。全市有能繁殖母豬15.25萬頭,下降4.2%。按一頭母豬一年產子豬18只計算,我市全年可產豬苗274.5萬頭。我市目前的生豬養殖狀況是散戶減少,規模飼養戶增多。2010年末生豬存欄達140.09萬頭,下降3.9%;全年生豬出欄196.23萬頭,增長9.6%;豬肉產量14.0萬噸,增長9.8%。
2、牛羊家禽發展形勢良好。家禽養殖方面,隨著天龍公司“鳳翔麻雞”雞苗生產規模的逐漸加大的拉動,加之我市家禽價格上漲幅度較大,養殖戶增多,導致清遠家禽出欄量也有所增加。全年家禽出欄4879.44萬只,比上年增長0.7%,其中:出欄雞3232.18萬只,增長2.2%;出欄鴨901.96萬只,下降8%;出欄鵝700.41萬只,增長2.3%。年末家禽存欄1992.01萬只,增長5.9%。禽肉產量7.62萬噸,增長0.6%;禽蛋產量1.01萬噸,增長6.8%。
2010年全年牛出欄3.33萬頭,增長2.7%,牛肉產量0.37萬噸,增長1.1%;羊出欄4.78萬頭,增長4.1%,羊肉產量0.09萬噸,增長4.7%;牛羊肉價格因消費需求增加而逐步上漲,牛、羊肉平均價格分別為41.6元/公斤、34.8元/公斤,活雞、雞蛋的平均價格為24.5元/公斤、9.3元/公斤。
3、水產品總量穩步增加。2010年,水產養殖面積1.71萬公頃,增長1.8%;水產品產量10.43萬噸,增長7.8%,全市漁業產值10.10億元,增長10.8%。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市的水產養殖新增了兩個專業養殖場,進一步提高養殖技術,提高單產,增加名優品種的養殖;二是價格的上漲?!扒?、草、鰱、鳙”四大家魚價格,環比增幅均在3—5%之間。
(五)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和增加值持續增長
初步核算,2010年清遠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6.73億元,增長8.2%。其中:農業產值102.84億元,增長4.2%;林業產值13.96億元,增長10.5%;牧業產值55.32億元,增長14.5%;漁業產值10.10億元,增長10.8%;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4.24億元,增長0.5%。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20.05億元,增長7.2%。
?。┺r民收入穩定增長,城鄉居民收入比進一步縮小
經省統計局核定,2010年清遠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6385.65元,其中:工資性收入3932.69元,占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為61.6%;家庭經營收入1994.05元,占純收入的比重為31.2%,其中一、二、三產業的結構比例為78.8%、7.2%、14.1%。人均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分別為257.64元、201.28元。全市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由上年的2.60:1降至2.47:1,城鄉居民收入比進一步縮小。
二、存在主要問題
(一)農產品價格波動較大,影響農民生產積極性。
2010年上半年,受產能相對過剩影響,畜禽價格持續低迷,同時,飼料原料價格不斷上漲,養殖戶普遍虧損,生產積極性受到打擊。第三季度,畜禽價格逐步回升,但生豬存欄下降顯示養殖戶信心仍有待恢復。一是生豬價格曾經大幅下跌。1月中下旬以來,廣東生豬價格不斷下跌,上半年全省生豬價格同比下跌7.9%,豬肉價格下跌12.0%。持續3個月時間,自繁自養的養殖場每出欄一頭生豬約虧損150元,養殖戶補欄積極性下降。第三季度,生豬價格恢復性回升,但前三季度全省生豬價格仍下跌5.7%,豬肉價格下跌10.9%。二是肉雞價格較為低迷。上半年全省肉禽價格上漲2.5%,但肉雞價格下跌0.6%。肉雞價格方面,上半年快大雞在9-10元/公斤間波動,在成本線之上,略有盈利;麻雞比快大雞高出0.4元/公斤,在成本線左右;優質肉雞價格低迷,處于10-11.6元/公斤之間,養殖戶普遍虧損。第三季度,肉禽價格上升,前三季度肉禽價格上漲3.6%,養殖戶扭虧為盈,但前三季度肉雞價格仍下跌0.3%。
(二)農業生產成本上漲,影響農民收入的增加。
2010年,化肥、農藥、飼料原料等生產資料價格,以及地租、人工價格、運輸費用等均在高位運行,并呈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增加了農民的生產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三、確保農村經濟平穩發展的幾點建議
?。ㄒ唬┯米阌没罡黜椈蒉r政策,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力度
2011年,各級政府的惠農政策扶持力度繼續加強,一方面要用足用活用好現有的良種補貼、糧食直補和農資綜合補貼以及農業保險等多項惠農政策,把政策惠農的效用發揮到最大。另一方面要爭取更多的國家和省的政策支持,擴大政策覆蓋面和受益面。持續加大機耕、機播、機收等農機化技術的推廣,千方百計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和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
?。ǘ┘涌燹r業產業發展,推進農業結構調整
著力抓好糧食、植物油、畜禽、茶葉、果蔬、竹木六大產業的整合,著力培育競爭力強、帶動力強的大型龍頭農產品加工企業,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份額。繼續抓好大宗農產品優勢產區建設,積極發展地方特色農產品,穩定提高水果、油料、蔬菜等主要經濟作物生產能力,發展高產、優質、生態的農業。
(三)積極推進畜禽水產養殖,確保畜牧業穩定發展
開展畜牧業標準化養殖示范創建,制定和推廣標準化規模養殖相關標準和規范,啟動實施生豬、家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創建,增強示范帶動能力。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生豬生產扶持和調控政策,落實中央穩定生豬生產的各項政策,建立生豬儲備制度、生豬生產預警機制指導生豬生產和銷售。調整完善市場價格監測體系,理順供需關系,保持肉價穩定。狠抓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重點做好口蹄疫、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藍耳病監測,強化免疫預防。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和區域特色產業,加強對常規水產品、名特水產品、出口優勢水產品和城郊休閑漁業的分類指導,鞏固和擴大名特優水產品養殖區域。
?。ㄋ模┲Υ龠M就業創業,拓寬農民增收空間
優化農村創業環境,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推進新型城鎮化,鼓勵外來客商投資農村,引導在外務工經商人員返鄉創業。辦好農民培訓工作示范點,提高農民就業能力,以市場需求和農民需要為導向,幫助農民掌握科學種養技術和就業技能。著力健全勞務輸出促進機制,組織召開返鄉農民工專場招聘會,為返鄉農民工重新找到就業崗位,落實貸款發放、稅費減免等方面的扶持政策?!?span lang="EN-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