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清遠縣附城(現清城區東城街)石板村人,1900年出生于貧苦農民家庭。
1923年,大革命風云遍及全省。清遠縣城地主豪紳與官府勾結,霸占石板農民良田380畝,激起了農民的反抗怒潮。l924年冬,在石板鄉建立清遠第一個農民協會。劉清積極參加農會工作,宣傳發動群眾,組織農會,開展反封建斗爭。在石板農會的帶動下,各地紛紛組織農會。據統計至1925年3月,全縣鄉村農會已建立30多個,會員達892人(戶)。石板所在的第二區,成立了區一級農會。l925年1月,劉清經過黨組織考察和教育,被吸收為共產黨員(預備期三個月),成為第一個在本地入黨的清遠籍人。1925年4月,劉清被黨組織推薦,參加廣州第四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期間,由于滇、桂軍閥楊希闊、劉震寰在廣州發動叛亂,農講所于6月上旬暫停上課,各地學員回原籍開展農運工作。劉清回縣后在黨組織領導下,參加農運宣傳隊,宣講全國農民運動的革命形勢,組織農會,開展“二五”減租等活動,有力地推動了清遠農民運動向縱深發展。同時,響應國民政府號召,支援平定“劉楊叛亂”,組織120人的農民運動隊隨軍支前;成立縣罷工團,聲討抗議英帝國主義血腥屠殺的“五卅慘案”和“六?二三”沙基慘案。農講所復課后,劉清隨即回廣州繼續學習。同年9月,劉清于農講所畢業回縣,全身投入縣農民協會的籌建工作,后任縣農協黨支部書記,成為清遠農運領導成員之一。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全國革命形勢緊張,縣農軍奉命集結北上,劉清為縣非常時期特別委員會委員,留守地方。期間,領導各鄉農會骨干積極轉入地下斗爭,抗擊地方反動分子的報復和鎮壓。
廣州起義前夕,省委候補委員周其鑒與省委委員賴松柏等人回縣組織暴動,劉清和其他留守人員積極響應,并成立清遠縣工農革命軍獨立團,賴松柏任團長,劉清、宋華任攻城指揮員,率領起義軍秘密進抵清遠縣城郊。
1927年12月3日,清遠農民舉行武裝暴動,劉清指揮花縣和石板農軍沖入縣城南門,沿主要官道——南門大街迅速占據了城內學宮和書院等中心要地,并占領了縣署。廣州起義失敗后,劉清潛伏石板,策動農軍骨干,進入筆架山打游擊。清遠當局派部隊夜襲石板村,企圖捕殺劉清,在群眾掩護下,他轉移外地躲避。
劉清轉移到香港后,與葉文龍取得聯系,參加了香港的地下黨組織活動。1928年2月,劉清與葉文龍奉命秘密潛回北江時,在清遠同時被國民黨當局逮捕。獄中,葉文龍、劉清堅貞不屈,國民黨清遠縣當局便匆忙將二人殺害。在押赴刑場時,兩位烈士高呼“共產黨人是殺不絕的,殺一個,必有千百倍的后繼者”。劉清就義時年僅2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