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碧波蕩漾的北江之上,有一座綠意盎然的江心島,它不僅是自然風光的瑰寶,更是清遠市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一個縮影。8月15日,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全國生態日的光芒照亮了清遠市的大地,一場以“走進江心島,體驗清遠生態之美”為主題的系列宣傳實踐活動在這里拉開帷幕。此次活動由清遠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精心指導,清遠市生態環境局主辦,清遠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承辦,旨在通過一系列生動有趣的宣傳實踐活動,讓公眾深刻感受生態文明的重要性。
生態探索銜接自然創作:小小的植物,大大的奧秘
上午,首先開展的是“省級環境教育基地+生態科普”活動,同學們走進生態優美的江心島,在自然之美中探索生態知識。
活動導師首先通過一場別開生面的破冰游戲,讓同學們分組合作,以動作扮演的方式描繪出葉片的形態。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活動正式開始。活動現場開展了關于全國生態日的科普講解,讓同學們了解全國生態日的由來、設立的意義及環保案例等相關知識;學習了《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文件精神,了解了如何推廣綠色生活方式,開展了葉子奧秘的科普講解,為接下來的戶外活動儲備基礎知識。
隨后,同學踏出講堂,開展了一場戶外自然觀察與探索活動。綠樹萌萌,光影斑駁,同學們在活動導師的帶領下,從一張張葉子上了解生態之美:小小一張葉子,蘊含了大大的世界,葉形、質地和顏色各不相同。同學們化身戶外“尋寶”高手,根據江心島植物號碼地圖,快速找到目標植物并繪制出來。活動導師一聲令下,同學們立刻四散開來,迅速尋找目標植物,在此起彼伏的歡呼聲中,找到目標植物并完成繪制。在戶外的生態探索和自然創作中,同學們感受到生態之美,增強了生態保護的成就感和參與意識。
非遺傳承鏈接生態文明:小小的背帶,大大的意義
下午,另一場以“清遠非遺+生態體驗”為主要內容的活動精彩上演。一條特制的“生態背帶”成為了全場矚目的焦點。清遠背帶繡花非遺傳承人陳妹講述了清遠背帶非遺如何發展繼承、代代相傳的故事。清遠市南瓜田自然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陳雪姬則講述了清遠背帶非遺傳承與生態文化的關系。隨后,在活動導師的指導下,同學們親自動手實踐,利用廢舊布料進行拼布創作。制作好的作品都很好詮釋了可回收材料變廢為寶的生態理念,讓同學們深刻體會到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行動者,用實際行動減輕地球的負擔。
此次清遠市全國生態日系列主題宣傳實踐活動的成功舉辦,為清遠青少年提供了一次近距離接觸自然、感受生態之美的機會,也讓他們通過親身實踐的方式傳承非遺文化、了解生態文明,進一步提升和激發青少年生態環保意識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熱情與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