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热国产VS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放荡对白视频在线观看,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2013年《廣東省水資源公報》發布,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來源:本網訪問量:288發布時間:2014-07-28

筆者從廣東省水利廳了解到,2013年《廣東省水資源公報》(下稱“公報”)28日正式向社會發布,新鮮出爐的公報顯示,廣東人均綜合用水量418立方米,萬元GDP用水量71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44立方米,這3大用水指標在全省GDP持續增長的同時,連續10年出現負增長,呈現“一增三減”的良好態勢。

專家指出,廣東GDP與用水量持續10年呈現“一增三減”態勢,說明廣東多年來全方位構筑的節水型社會建設體系已基本形成,并深入人心,持續發力。特別是2011年底和2012年初,廣東率先在全國出臺《廣東省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廣東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暫行辦法》后,全省節水成效尤為明顯。在此基礎上,廣東將深入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深化水利改革,目前已啟動探索水權交易試點工作,成為全國七個水權交易試點省區之一。

城鎮居民生活人均用水量中山最低

公報顯示,全省城鎮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193升/天,農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135升/天。與上年比,均有所下降。而城鎮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最低的中山153升/天,最高的珠海243升/天。

專家指出,中山市城鎮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全省最低,主要得益于該市長期以來高度重視水資源的開發、節約和保護工作,中山目前已形成較完善的水資源節約和保護的法規制度體系。

公報顯示,全省總用水量443.2億立方米。與上年比減少7.9億立方米。在總用水量構成中,農業用水223.7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50.5%;工業用水119.5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27.0%;生活用水94.8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21.3%。

數據顯示,2013年全省農業用水量占總用水量的50.5%,與2003年農業用水247.1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54.0%的數據相比,10年間總量變化不大,比重仍然偏大,均略超用水總量一半以上。

水利專家指出,目前廣東農田灌溉不少地區還是采用比較傳統粗放灌溉方式,用水效率低,浪費嚴重。與以色列等農業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微灌、滴灌相比,廣東農業用水還有巨大的節水空間。目前,廣東正在對高州水庫灌區、雷州青年運河灌區和韓江粵東灌區等三大灌區進行節水改造與續建配套,同時實施中央和省級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待這些工程完工后,廣東農業用水狀況將會有明顯的改變。

萬元GDP用水量10年下降近八成

公報顯示,2013年,全省萬元GDP用水量71立方米,與10年前的2003年298立方米相比,下降近八成(76%)。萬元GDP用水量最高的河源市281立方米,與最低的深圳市13立方米,相差21.6倍。

專家分析,GDP用水量的大幅下降,除了節水法規和制度約束外,還得益于對企業節水行為有重大影響的幾大舉措。

廣東于2007年3月1日頒布《廣東省用水定額(試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一石激起千層浪,許多企業等單位紛紛來電詢問用水定額試行細節等相關情況。經試行,目前,廣東已開展《廣東省用水定額》修訂工作,并將出臺地方標準頒布施行。

廣東省委、省政府于2008年先后出臺文件,明確提出提高產業的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建立產業準入、退出機制,嚴格實行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總量前置審核制度,限制和淘汰高耗能、高耗水產業。在這些政策的引導下,全省各地紛紛推進產業結構的布局調整和轉型升級,淘汰或限制高耗水產業。

此外,2011年底和2012年初,廣東率先在全國出臺《廣東省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廣東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暫行辦法》,并從2011年起對全省各市考核用水總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區納污總量控制“三條紅線”。

數據顯示,在用水定額、“雙轉移”、“三條紅線”和節水法規制度體系的共同作用下,2013年廣東萬元GDP用水量71立方米,比10年前的2003年298立方米,整整下降227立方米,年均下降22.7立方米,總體下降近八成(76%),減幅明顯。

法律法規建設力促“一增三減”

近年來,廣東堅持不懈,不遺余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全方位構筑節水型社會法規體系、制度體系和獎懲激勵機制,逐步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節水氛圍,群眾節水意識普遍提高,企業轉型升級加快,節水減排成效明顯。

據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在節水型社會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方面,可謂重招頻出,先后出臺了多項條例、方案。目前又著手在韓江、北江推行流域水量分配制度。這些法律法規的實施,進一步強化了水資源統一管理、水量分配、節約用水和水資源保護等工作。廣州、深圳、珠海、中山和東莞等多個地級以上市,也根據本地的實際,制定了地方節水法規。

在全力構筑節水法規體系的同時,廣東也在不斷加強節水制度建設。

2002年省人大頒布的《廣東省水資源管理條例》,充分體現節水型社會的特征要求。從2003年起,對超額取水部分實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同時,建立完善取水許可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通過強化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不斷激發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內在動力,不少地方積極主動地采取各種措施節約用水,并取得明顯成效。

南方日報記者鄧圣耀

通訊員粵水軒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分享:
    <th id="ksdzd"></th>
  • <del id="ksdzd"></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