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有關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按照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和運行維護的通知》和《廣東省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工作方案》《廣東省推進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設備更新工作方案》《廣東省深入推進“廠網一體”打好城鎮生活污水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等要求,深入推進基于“廠網一體”的污水系統提質增效行動,打好城鎮生活污水治理攻堅戰,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省政府工作要求,科學分類設目標,系統分解定指標,既要量力而行,更要盡力而為。重點推進排查改造、暗涵整治等任務,建立健全“廠網一體”專業化運維、費價機制等制度,強化排水許可管理等措施,全面提升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效能,助力全市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底,全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以下簡稱“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55%以上或比2020年提高5個百分點,其中市區達到60%以上,英德市達到35%以上,連州市達到22%以上;城市污水廠進水BOD濃度較2022年提高5個百分點;鎮區常住人口5萬以上的建制鎮建成區基本消除收集管網空白區。
到2027年底,全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65%以上或較2025年提升5個百分點;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BOD濃度高于100毫克/升的城市污水處理廠規模占比進一步提升。
三、聚焦重點任務
(一)全面開展排查診斷。各縣(市、區)要通過管網排查、內窺檢測和水質水量監測等手段,查清污水收集設施運行狀況和用戶接入情況,識別管網空白區、暗涵排污、雨污水管錯接混接、管道缺陷以及外水進入污水管網等問題,形成分級分類問題清單。按照每5-10年完成一輪污水管網排查的要求,持續推進管網評估診斷和修復工作。
(二)科學編制系統化治理方案。各區及縣級市要按照“一城一方案”的原則,科學編制城市生活污水系統化治理方案,分析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現狀,加強外水來源定量化分析、污水處理設施規模校核和布局優化,合理確定“收污水”“擠外水”和“治雨水”方案,明確保障措施,加強目標可達性分析。
(三)持續推進污水收集處理設施補短板。城市新區生活污水管網規劃建設應與城市建設同步推進,完善鎮區污水收集管網,逐步消除管網空白區。老舊城區、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可因地制宜采用集中納管與分散收集處理等方式處理生活污水,加快補齊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
(四)加快實施污水管網改造。各縣(市、區)要全面開展超使用年限、材質落后、問題突出污水管網更新改造。加快改造與修復破損污水檢查井,逐步淘汰磚砌檢查井。加快消除市政管道混錯接,持續推進用地紅線內管網混錯接改造。因地制宜有序推進雨污分流,確保“分一片、成一片”。
(五)系統推進雨季溢流總量削減。對于暫不具備雨污分流改造條件的合流制排水管網,要因地制宜綜合采取溢流口和截流井改造、增設調蓄設施等措施,削減雨天溢流量。超過排水系統承載能力導致溢流的,應在保障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污染入河。鼓勵各縣(市、區)在完成管網建設改造的前提下,建設雨季溢流污水快速凈化設施,結合本地實際明確排放管控要求。
(六)科學開展暗涵整治。各縣(市、區)要重點治理雨季暗涵“零存整取”問題,推動末端截污暗涵溯源整治,暫不具備治理條件的可采取內設截污管道等方式,實現暗涵內部清污分離。有治理條件的河渠加蓋暗涵,應推進“復明”工程,恢復自然水體功能。
四、推進機制創新
(七)深入推進“廠網一體”專業化運維。各縣(市、區)要完善污水管網建設管理體制和機制,鼓勵按照市場化方式組建專業企業,實行“廠網一體”專業化運行維護。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在明晰責權和費用分擔機制的基礎上將排水管網養護工作延伸到居民社區內部。探索構建以污染物收集效能為導向的管網運維績效考核體系和付費體系,將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等作為考核指標,按效付費。以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效能為目標,建設城市污水管網全覆蓋樣板區。
(八)建立健全動態調整機制,合理調整污水處理收費標準。各縣(市、區)要合理制定或調整污水處理收費標準,污水處理費收費標準原則上應補償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營以及污泥處置成本并有一定盈利,促進污水處理企業良性循環。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可視情況給予運營補貼。鼓勵支持各縣(市、區)結合實際,統一確定鄉鎮污水處理收費標準,促進市縣和鄉鎮污水處理統籌發展。
(九)完善河湖水位與市政排口協調制度。各縣(市、區)要合理控制城市河湖水體水位,妥善處理市政排水口與河湖水位的標高關系,推進城市河湖水體汛期低水位運行,防止外水倒灌進入污水收集系統。
五、強化設施管理
(十)強化排水許可管理和執法監管。各縣(市、區)要嚴格落實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制度,對排水戶實行分級分類管理,確定重點排水戶清單。到2025年,各縣(市、區)重點排水戶全面落實排水許可要求。加強對污水管網建設和運維以及排水行為的聯合監管和執法聯動,形成執法合力,加強溯源執法。整治“小散亂”排水戶將污水排入雨篦、雨水管道的行為。
(十一)加強工程質量管控。各縣(市、區)要強化生活污水管網建設質量管理,嚴格落實工程質量主體責任,督促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依法依規對管網工程質量負責,確保管網符合標準。相關單位應嚴格執行標準規范,嚴格組織管線工程驗收,鼓勵邀請管網運維單位參加驗收。
(十二)完善廠網數字化管理。各縣(市、區)要加強污水處理廠進出水和污水管網水質、水量及主要運行參數常態化監測,強化數據采集、分析評估工作,構建涵蓋“源-網-廠-河”全要素的“一張圖”,積極推動建設智慧水務系統并定期更新,提升管理水平。
六、保障措施
(十三)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要落實主體責任,完善組織領導機制,按照本方案主要目標與重點任務,合理制定本縣(市、區)城鎮生活污水治理攻堅方案,明確分年度目標、建設內容(詳見附表)及保障措施。我市攻堅方案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備案;英德市、連州市等縣級城市的攻堅方案報清遠市人民政府審議備案。
(十四)突出試點引領。各縣(市、區)要確立一批攻堅污水處理廠作為試點,深化“一廠一策”實施方案,根據排查結果識別重點問題,重點推進污水處理廠服務片區內管網補空白、雨污混錯接改造、清污分流等工程,加強水質監測評估,優先實現試點的攻堅污水處理廠達標,盡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和經驗,以試點成效引領全市全面提升。
(十五)多渠道籌措資金。建立多元化的資金投入保障機制,鼓勵各縣(市、區)統籌謀劃廠和網、供水和排水項目,推動符合條件的項目積極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國債以及爭取各級財政資金支持。鼓勵金融機構按市場化原則為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項目提供融資支持。鼓勵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研究探索規范項目收益權、特許經營權等質押融資擔保。
(十六)強化檢查評估。市水利局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城鎮生活污水治理攻堅戰成效檢查評估方案,重點圍繞污水集中收集率、污水處理廠進水BOD達標規模占比等核心指標,對各縣(市、區)整治方案、工程進展、階段目標和實施效果進行檢查評估。
附件:1.2024-2027年分年度工程建設規模匯總表.docx
2.清遠各縣(市、區)2024-2027年分年度工程建設規模任務分解表.docx
清遠市水利局
2024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