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清遠市市場監管部門緊盯民生領域突出問題,深入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查辦了一批侵害消費者權益等領域方面的違法案件,及時制止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為強化警示教育震懾作用,實現“查處一個,警示一批,教育一片”,值2025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之際,特選取部分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案例一:陽山縣市場監管局查處陽山縣某餐飲店向未成年人銷售酒案
2024年8月12日,陽山縣市場監管局根據該縣公安局通報的線索,經核查后遂對陽山縣某餐飲店涉嫌向未成年人銷售酒的違法行為立案調查。經查,陽山縣某餐飲店未履行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責任,于2024年7月26日以298元/3打的價格銷售了3打電音牛雞尾酒給未成年人梁某,供未成年人梁某、毛某和陳某在其經營場所內飲用,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十九條第一款“ 學校、幼兒園周邊不得設置煙、酒、彩票銷售網點。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彩票或者兌付彩票獎金。煙、酒和彩票經營者應當在顯著位置設置不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或者彩票的標志;對難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應當要求其出示身份證件?!钡囊幎ǎ瑯嫵闪讼蛭闯赡耆虽N售酒的違法行為。2024年11月,陽山縣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款“相關經營者違反本法第五十八條、第五十九條第一款、第六十條規定的,由文化和旅游、市場監督管理、煙草專賣、公安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五萬元以下罰款;拒不改正或者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營業執照、吊銷相關許可證,可以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的規定,責令該餐飲店改正上述違法行為,并作出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的行政處罰。
案例二:英德市市場監管局查處英德市英城林某發水產檔使用以欺騙消費者為目的的計量器具案
2024年9月10日,英德市市場監管局根據消費者投訴舉報線索,經核查后遂對英德市英城林某發水產檔涉嫌使用以欺騙消費者為目的的計量器具的違法行為立案調查。經查,該水產檔經營者林某發于2024年3月份從廣州以300元的價格購進具備作弊功能的武義某電子有限公司生產的電子秤,用于在日常銷售魚類水產品稱重結算過程中調整稱重顯示數據。經執法人員使用2千克標準砝碼對上述電子秤進行測試,發現該秤在分別按下M1、M2、M3、電壓、防抖等按鍵時顯示的重量數字分別為4.2市斤、4.4市斤、4.6市斤、4.8市斤和5.0市斤,該水產檔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第二十七條“制造、銷售、使用以欺騙消費者為目的的計量器具的,沒收計量器具和違法所得,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并對個人或者單位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焙汀吨腥A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第四十八條“制造、銷售、使用以欺騙消費者為目的的計量器具的單位和個人,沒收其計量器具和全部違法所得,可并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對個人或者單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钡囊幎ǎ瑯嫵闪耸褂靡云垓_消費者為目的的計量器具的違法行為。2024年10月,英德市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第四十八條“制造、銷售、使用以欺騙消費者為目的的計量器具的單位和個人,沒收其計量器具和全部違法所得,可并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對個人或者單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奔啊吨腥A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時,應當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钡囊幎?,責令該水產檔改正上述違法行為,并作出沒收計量器具和罰款的行政處罰。
案例三:佛岡縣市場監管局查處佛岡縣石角鎮某超市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案
2024年6月12日,佛岡縣市場監管局根據消費者的投訴舉報線索,經核查后遂對佛岡縣石角鎮某超市涉嫌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食用農產品“平包菜”的違法行為立案調查。經查,該超市于2024年5月22日從佛岡縣的批發市場的攤販中購進食用農產品“平包菜”20斤,并在貨架標價2.98元/500g銷售。在銷售過程中,該超市考慮“平包菜”的進貨價格下降因素,將貨架公示價格由2.98元/500g調整為2.58元/500g,但未同時在銷售系統中的“平包菜”價格調整為2.58元/500g,仍然按原標價收費從而多收消費者價款,該超市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經營者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钡囊幎?,屬于《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經營者違反明碼標價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三)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或者收取未標明的費用的;……”的規定,構成了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的違法行為。2024年6月,佛岡縣市場監管局依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十三條第(三)項“經營者違反明碼標價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三)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或者收取未標明的費用的;……”的規定,責令該超市改正上述違法行為,并作出罰款的行政處罰。
案例四:清新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清新區太和鎮某餐飲店設置最低消費案
2024年3月3日,清新區市場監管局根據消費者投訴舉報線索,經核查后遂對清新區太和鎮某餐飲店涉嫌設置最低消費的違法行為立案調查。經查,該餐飲店自2019年9月開業不久,便對其經營場所的兩個包間設置最低消費,設定的最低消費數額為200元(其中春節期間300元),其行為違反《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第十二條:“禁止餐飲經營者設置最低消費”的規定,已構成設置最低消費的行為。2024年3月,清新區市場監管局按照職責分工并根據《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第二十一條第二款:“對于餐飲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的行為,法律法規及規章有規定的,商務主管部門可提請有關部門依法處罰;沒有規定的,由商務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其中有違法所得的,可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罰款,但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違法所得的,可處1萬元以下罰款;對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钡囊幎ǎ熈钇淞⒓锤恼鲜鲞`法行為,并作出罰款的行政處罰。
案例五:連州市市場監管局查處連州市某投資有限公司利用格式條款加重消費者責任、排除消費者的權利案
2024年9月19日,連州市市場監管局根據監督檢查發現的線索,經核查后遂對連州市某投資有限公司涉嫌利用格式條款加重消費者責任、排除消費者權利的違法行為立案調查。經查,該公司通過預先擬定印制固定格式條款商品房認購書用于作為與買受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前期所簽訂的文本使用,認購書中含有“如認購方逾期交款,出售方可解除本《認購書》,其無需另行向認購方出具解除《認購書》通知,所購房屋由出售方另行處理,認購方所交定金不予退回。”和“如認購方銀行預審按揭不通過者,又不能選擇其他付款方式的,出售方有權直按解除合同,并于30天內無息退還認購方已交房款(房款指:首期(總)房款”除定金外的款項,原定金不予退回)。”等內容,并已與買受人共簽訂了上述認購書1020份,其行為違反了《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辦法》第八條第(四)、(六)、(八)項“經營者與消費者訂立合同,不得利用格式條款等方式作出加重消費者責任、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的規定。格式條款中不得含有以下內容:(四)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依法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權利;(六)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依法投訴、舉報、請求調解、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權利;(八)其他加重消費者責任、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的內容?!钡囊幎ǎ褬嫵衫酶袷綏l款加重消費者責任、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的行為。2024年10月,連州市市場監管局根據《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辦法》第十八條“經營者違反本辦法第五條、第六條第一款、第七條、第八條、第九條、第十二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沒有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并可以處十萬元以下罰款?!钡囊幎ǎ熈钇淞⒓锤恼鲜鲞`法行為,并作出警告和罰款的行政處罰。
案例六:連南瑤族自治縣市場監管局查處寨崗鎮某車行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案
2024年4月15日,連南瑤族自治縣市場監管局根據監督檢查發現的線索,經核查后遂對連南瑤族自治縣寨崗鎮某車行涉嫌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的違法行為立案調查。經查,該車行自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間,分批次購進4臺某品牌電動自行車后,擅自更換了原電動自行車的鞍座、用于安裝鞍座的車體底座和改變最高車速限制后標價對外銷售,貨值金額合計10340元。上述電動自行車經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檢驗,結果顯示尺寸限值、最高車速項目不合格。該車行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禁止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標準和要求的工業產品”的規定,構成了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的違法行為。2024年12月,連南瑤族自治縣市場監管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钡囊幎ǎ熈钤撥囆型V惯`法行為,并作出沒收不合格電動自行車和罰款的行政處罰。
案例七: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市場監管局查處某小食檔生產經營添加硼砂的食品案
2024年10月11日,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市場監管局根據監督檢查發現的線索,經核查后遂對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某小食檔生產經營添加硼砂的食品的違法行為立案調查。經查,該小食檔經營者朱某自2019年以來,共購進約2kg的硼砂,按一定比例添加到其加工的堿水粽和堿水糍中并對外銷售。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市場監管局于2024年10月8日對該小食檔生產經營的堿水粽、堿水糍和有關添加原料進行執法抽檢,檢驗結果均顯示檢出硼酸與硼砂。該小食檔經營者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一)項“禁止生產經營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一)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的食品;……”的規定,構成在生產經營的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的違法行為。根據2008年原衛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第一批)》名單中,“硼砂硼酸”被明確列入非食用物質名單,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二)項的規定,硼砂屬于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該小食檔經營者朱某的行為已涉嫌構成犯罪,2024年11月,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市場監管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第三條等法律法規規定,依法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案例八:清城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湯某某生產經營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手提包案
2024年11月6日,根據舉報線索,清城區市場監管局聯合清遠市公安局清城分局執法人員對清遠市清城區湯某某開設的手提包經營場所開展執法檢查,發現其經營場所內存放5千多個標示國際知名品牌注冊商標標識的手提包和半成品手提包,遂立案調查。經查,湯某某無法提供商標授權使用相關證明材料及合法來源憑證從事上述品牌手提包生產經營,經商標權利人辨認,現場查獲的上述手提包并非權利人生產或者其許可生產的產品,貨值金額合計達258萬多元。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五十七條第(一)項“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的規定,已構成生產經營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違法行為。因當事人非法經營數額較大,涉嫌犯罪,2024年11月,清城區市場監管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第六十一條“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依法查處;涉嫌犯罪的,應當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焙汀吨腥A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第三條等法律法規規定,依法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