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廣州訊(唐文星?記者李青山)六·一國際兒童節即將來臨,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就兒童沉迷網絡直播,非理性巨額“打賞”消費的問題發出提示。
加強上網監督引導。家長應監督引導孩子在保證學業、休息的前提下,觀看適齡的網絡直播,避免孩子沉迷娛樂而影響學業、休息。
提升自身網絡素質。家長要跟上網絡發展的腳步,注重了解網絡熱點,學習網絡知識,引導孩子觀看積極向上的直播內容。
關注孩子上網情況。直播市場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缺乏有效的監督規范,部分直播平臺內容存在色情、暴力等突出問題,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觀看直播的內容,及時引導教育。
培養良好上網習慣。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自控力、辨別力,通過約定的方式和孩子制定上網行為的規則,讓孩子養成健康文明的上網習慣。
調整教育引導方式。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注重培養孩子積極的興趣愛好,引導孩子多渠道釋放學習壓力。
妥善保管資金賬號。家長不要把自己的身份證件給孩子拿去注冊賬號,帶有資金綁定的賬戶更需要妥善保管密碼,避免孩子濫用家長賬號打賞直播。
遇到糾紛依法索償。未成年人并不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當打賞金額與其行為能力不匹配或盜用監護人財產進行打賞時,監護人可向受益方要求返還。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