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清遠市質量強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召開2024年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新聞發布會,邀請清遠電視臺、清遠日報、南方日報清遠記者站等省、市主流媒體參加,讓社會充分了解清遠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情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發布會上,市市場監管局分管領導通報了2024年以來全市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的情況。2024年,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46650人次,查處侵權假冒案件936宗,涉案金額2.8億元。全市無因侵權假冒行為直接導致安全事故、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故、公共衛生事件、動物疫情、社會群體性事件、涉外突發事件和影響市場穩定的突發事件等突發公共事件或重大刑事案件的發生,有力維護了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和安全放心消費環境。
2024年的主要做法和成效為:
一是推動部門協同,提升打擊侵權假冒合力。市市場監管局發揮“雙打”辦統籌協調作用,進一步健全打擊侵權假冒工作規則及機制,構建全鏈條保護格局。緊扣打擊侵權假冒新形勢,印發《2024年清遠市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統籌各地各部門突出問題導向,加強重點領域治理。市市場監管局與市公安局修訂完善《打擊知識產權、食品藥品以及產品質量違法犯罪執法協作工作制度》,與檢察院聯合積極推進《關于加強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檢察與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銜接工作的意見(試行)》落實,推進“兩法銜接”和多方協作,切實提升打擊侵權假冒合力。
二是抓好專項治理,加強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市委宣傳部、市農業農村局、清遠海關、市市場監管局等成員單位大力開展“劍網”“龍騰”“秋風”“凈網”“鐵拳”等專項行動。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侵權假冒多發的重點領域和區域重拳出擊,今年以來,共辦理打擊侵權假冒案件936件,其中,查處商標專利行政案件99件、侵權盜版案件20件、農資案件12件,清遠海關采取知識產權保護扣留措施20批次,扣留侵權貨物2.96萬件。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部門在清城、清新等地查獲多宗侵權假冒國際知名品牌皮具、箱包、化妝品、機油大要案。市市場監管局突出食品藥品、電動自行車、燃氣具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治理,查處食品違法案件1098件、藥品違法案件458件、質量違法案件179件。
三是強化司法保護,嚴懲犯罪維護公平正義。全市公安機關深入開展“昆侖2024”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共立案偵辦犯罪案件27件,抓獲犯罪嫌疑人98人。全市檢察機關聚焦創新驅動發展,受理審查起訴侵犯知識產權類犯罪19件27人,受理審查起訴生產、銷售偽劣商品類犯罪11件14人,有力保護創新發展動力。全市法院持續保持依法高壓嚴打的工作態勢,受理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刑事案件27件,審結31件56人,其中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0人,并處罰金1500萬元至4萬元不等,審理的盧某某等假冒注冊商標案入選廣東高院知識產權刑事典型案例。
四是強化協同共治,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動落實食品藥品安全、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指導經營主體開展自查自糾,強化自我約束、自我規范、自我監督、自我管理。建立健全誠信經營、依法經營承諾制度,綜合運用座談、約談、督查等方式提升經營主體保護知識產權、打擊侵權假冒意識。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公眾號,向社會公開曝光典型案例,同時利用宣傳日、執法下鄉、進企業、進社區等機會,采取以案說法、派發宣傳禮品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發動社會媒體積極參與宣傳,進一步提高公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6月,市市場監管局牽頭組織開展“保護知識產權 打擊侵權假冒”2024年侵權假冒偽劣商品統一集中銷毀行動,銷毀20.5噸侵權假冒商品,充分宣示了懲戒違法犯罪行為的堅定決心。
發布會強調,持續推動保護知識產權和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工作,是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
下一步,全市各級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省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的部署安排,在四個“強化”上下功夫,推動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取得實效,助力清遠高質量發展。一是強化工作部署,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圍繞民生、安全與發展主題,完善打擊侵權假冒機制建設,強化統籌協調,抓重點強實效,有效保障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合法權益,持續提升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水平。二是強化行政執法,推進重點領域整治。圍繞重點領域、重點商品、重點市場,重點加強互聯網領域、農業和農村市場、食品藥品領域、重點消費品整治治理,強化聯合執法,嚴厲打擊各類侵權假冒行為,持續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三是強化司法保護,加大刑事打擊力度。公安部門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重拳出擊,強力震懾;檢察院依法履行批捕、起訴職能,加強對侵權假冒重點案件辦理;法院持續推進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審判“三合一”工作,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加大懲治力度,持續有效遏制侵權假冒違法犯罪行為。四是強化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圍繞“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4·26”知識產權宣傳周、質量月等重要時間節點開展專題宣傳活動,利用各種媒體全方位報道工作進展和取得成效。強化宣傳效果,普及識假辨假知識,曝光典型案例,主動回應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關切,維護好廣大群眾的權益,持續營造良好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