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殯葬改革,提倡文明殯葬。全市殯葬服務水平日益提高,節約殯葬用地、文明節儉辦喪事已逐漸成為社會的共識。
殯葬公共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為進一步推進殯葬改革工作,我市實施“祥安計劃”和“長青計劃”,加快推動了殯儀館、公益性骨灰存放設施、骨灰樹葬、花葬區設施建設。目前,全市現有殯儀館6個、經營性公墓5座,公益性骨灰存放設施168座,市、縣公益性骨灰樹葬、花葬區14個。“十二五”期間,我市共投入7105萬元對殯葬設施進行改造,陽山縣殯儀館達到省二級標準。
全面實現殯葬基本服務均等化
2011年7月,政府對全市五保戶、城鄉低保對象和生活困難的優撫對象以及城市“三無”人員“四類”對象去世的,免費提供殯葬基本服務。連州、連山、連南在此基礎上擴大免費對象范圍,率先實現殯葬基本服務均等化。2015年11月,全市全面實施城鄉居民7項殯葬基本服務由政府免費提供政策,全面實現殯葬基本服務均等化。據統計,“十二五”期間,我市共火化遺體121387具,火化率基本保持100%。我市惠民殯葬政策受益總人數共33349人,免補總金額為3509萬元。所需金額全部由財政承擔。
生態節地葬法 保護生態環境
2013年3月,我市要求各地規劃建設永久性骨灰生態節地安葬區,積極引導群眾厚養薄葬,轉變喪葬觀念,推廣樹葬、花葬等節地葬法。清城、清新、英德、佛岡、連州還出臺了生態安葬獎勵補貼政策。市孖龍山陵園、益圓陵園、英州陵園、大財嶺公墓等經營性公墓均設置樹葬區或花葬區,同時還積極開展生態節地安葬活動。我市開展生態節地葬法5年以來,累計安葬先人骨灰128位,為樹立文明喪葬新風尚做出了表率。
陽光殯葬 破除殯葬神秘感
按照省民政廳統一部署,我市扎實開展“殯葬服務提升年”活動,切實加強殯葬行風建設。我市6家殯儀館內均安裝視頻監控設備,推行服務項目、收費標準、服務內容、服務程序、服務承諾、服務監督等“六公開”制度,為群眾提供優質、便捷、滿意、周到的服務。近年來通過舉辦殯儀館“公眾開放日”活動,虛心接受社會公眾對殯葬服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推進了殯葬服務公開透明,發揮了社會監督作用,樹立了“陽光殯葬”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