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热国产VS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放荡对白视频在线观看,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連州:城鄉養老模式新探索

來源:市民政局訪問量:-發布時間:2021-07-15

       “當你老了,頭發白了……”你會如何開啟自己的養老生活?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作為“中國長壽之鄉”的連州,常住人口約37.7萬人,其中60歲以上占比21.91%,也就是約8.2萬老人在連州生活。

       面對著連州市老齡人口的快速增長,近年來,連州市通過資源整合,統籌安排,由連州市福利院兜底保障不能自理特困老人,以連州市城市居家養老服務示范中心為試點打造社區居家養老模式,逐漸探索出一條城鄉養老統籌發展的新模式。

鄉鎮:探索不能自理特困老人區域性集中供養模式

       陽光依然很強烈,連州市福利院里,95歲的潘雪葵老人坐在房門口的凳子上,縫補著一條褲子。“褲子穿久了有點松,縫上松緊帶還可以繼續穿。”老人一邊笑著說,一邊繼續穿針引線。

       潘雪葵是連州市的特困人員,7年前由侄孫送入連州市福利院。最近幾個月,她發現福利院里突然入住了很多老人,打聽之下,才知道都是鄉鎮里的特困人員,“約莫有幾十人吧。”

       一直以來,鄉鎮特困人員如果不能自理生活,一般會在鎮上的敬老院里集中供養。但客觀而言,受資金、場所、人員等因素的影響,鄉鎮敬老院普遍存在對集中供養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照護難的情況,如何讓這些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老有所養”,是連州市民政局亟需解決的難題,更是關乎著連州市民生實事的兜底保障。

       經過前期的調研,連州市民政局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將全市12個鎮(鄉)有集中供養意愿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統一安置到連州市福利院進行集中供養。

       要把想法變成現實,資金是關鍵。連州市民政局通過對相關政策文件的充分研究,盤活了民政專項資金,在不增加連州市級財政支出的前提下,探索出一條不能自理特困老人區域性集中供養模式。

       首先對連州市福利院進行升級改造,將原來的小房間整合成大房間,每間大房可安置14名老人,共可入住126人。每間居室統一鋪設PVC塑膠防滑地板,安裝兩臺65寸的電視、冷暖變頻空調及監控系統,統一購置護理專用床、床上用品、床頭柜、衣柜。此外,完善了衛生間、洗浴間的扶手及保暖設施,還安裝消防噴淋、煙感自動報警及消防應急指示系統,使其具備收養全市有集中供養意愿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的條件。

1.jpg

改造后的房間可容納14人居住。通訊員供圖

       其次提高集中供養機構特困人員護理費標準和護理人員待遇。全失能特困人員護理費由846元/月增加至2346元/月,半失能特困人員護理費由423元/月增加至1723元/月,全自理特困人員護理費由28.2元/月增加至828.2元/月。護理人員薪酬待遇在扣除五險之后,由2600-3100元/月提高到4500-4800元/月,收入的提高穩定了護理人員隊伍,為提高服務水平提供保障。

       最后是深化醫養結合。連州市福利院與連州北山醫院簽訂醫療合作協議,醫療機構每周一、三、五定期入院為院內老人開展健康檢查和診治,加強醫療服務與養老服務之間的深度融合,提升對機構內老人的康護能力和照護水平,做到老有所醫。

       截止目前,連州市福利院集中供養特困人員人數為48人,其中全失能老人42,半失能老人4人,全自理老人2人,全市特困人員(含半失能、失能)集中供養需求滿足率達到100%。


城區:打造“八助”上門服務的居家養老模式

       “甘伯,今天是南瓜炒肉、苦瓜炒蛋,還有番茄雞蛋湯,喜歡嗎?”連州市城市居家養老服務示范中心駐點社工鄧美娟來到特困人員甘伯家里,送上當天的午餐。這是一項每天為城區特困人員提供免費午餐的“助餐”服務,與外賣送餐不同的是,鄧美娟把飯菜送到后,還會陪老人聊聊天,了解老人身體情況和心理狀況。

       在城區居住的特困人員,大部分選擇居家養老,雖然大多數人能自理生活,但各自又有不同的實際需求,尤其是在衣食住行醫方面。為打通居家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連州市民政局打造了城市居家養老服務示范中心,由政府出資提供場地和購買設備,再交由連州市起航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運營,向轄區內老人,特別是對城市特困老人、特殊困難老人、計劃生育失獨老人、為連州作出重要貢獻的(優撫對象)老人,提供助潔、助餐、助醫、助浴、助行、助急、助購、助安的“八助”上門服務,讓老人不離家,也可以享受到養老院同等的養老服務。

       其中的“助醫”和“助浴”是今年5月1日起才開始實施的居家養老服務,“助醫”主要是連州市民政局通過聘請第三方機構服務,采用社工、志愿者相結合的方式,為連州市城區(含鄉鎮、外省戶籍常住人口)60周歲以上有需要助醫服務的居家老人提供免費協助醫療服務的非醫療行為,包括就診、辦理入出院、代為取藥等服務,助醫醫療機構選定了連州市人民醫院等5家公辦醫療機構。“助浴”則是由第三方護理人員,為連州市城區(含鄉鎮、外省戶籍常住人口)居家有需要的60歲以上半失能、全失能老年人提供低償助浴服務的行為,每次助浴服務收費不高于160元,由當地財政補助80元/人次。

       短短一個月里,這兩項服務得到了不少居家老人的好評,尤其是“助醫”服務,實實在在地解決了老人們看病不方便的難題,幾乎每天都有老人預約服務。

       72歲的胡惠英老人對此深有體會。老伴中風,兒子和兒媳上班早出晚歸,生病后的她只能自己去醫院看病。5月26日在連州市北湖醫院里,正好遇見在為別的老人提供“助醫”服務的社工羅海燕。“當時我看見她很無助的樣子,便向她介紹了這項服務。”一聽到社工可以陪伴自己看病,胡惠英立刻記下了預約電話,第二天、第三天,從掛號到繳費,從取藥到輸液,看病治療的整個過程,羅海燕都協助陪伴。“這個服務真好,幫了我們很大的忙。”胡惠英老人連連稱贊。

2.jpg

連州市民政局推出的“助醫”服務,由社工和志愿者協助老年人就醫。


未來:構建沒有圍墻的養老院,讓老人們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連州市城市居家養老服務示范中心二樓的活動室里傳來陣陣歌聲,社工羅海燕帶領著一幫“老友記”正在大合唱,67歲的徐仁梅就是其中一員。

       徐仁梅家住離連州市城市居家養老服務示范中心約3公里外的小區,退休后喜歡約上朋友們在家附近的公園里唱歌跳舞,但自從今年知道了這個示范中心后,只要一有空,她就和朋友來這里。“這里有空調,有社工,設備也好,還時不時搞活動,常來常開心。”徐仁梅笑著說。

       除了活動室,示范中心里還有棋牌室、健身室等,現在已經成為了附近老人年活動的首選場地。雖然滿足了老年人老有所樂的需求,但在連州市起航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總負責人梁美紅看來,還是遠遠不夠的,“如果說我們提供的‘八助’服務是體現了老有所養,老年人在中心活動體現了老有所樂,但中心以外,我們需要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務,來體現老有所為。”

       特困人員吳伯的轉變,正是最好的例子。

       71歲的吳伯無兒無女,長時間的獨居生活使他性格孤僻中又帶點自卑。于是,社工組織開展了“一路友你常相隨”人際交往能力提升小組活動,通過在活動中的游戲和互動,逐漸打開吳伯的心扉,讓他結識到更多的同齡朋友,而且還發掘了吳伯的音樂才能,隨后在一次幾百人的生日會上,邀請他現場彈電子琴助興。現在的吳伯,臉上不再掛著冷漠的表情,時不時來中心參與其他活動,從開始的受助者,慢慢成為志愿者,去幫助其他人。

       “我們在中心還發現了另外兩位有音樂才藝的老人,一位會唱歌,一位會拉二胡和吹笛,再加上吳伯會彈電子琴和拉小提琴,我們打算讓他們仨組隊,有機會的話就發揮余熱,展現自己。”梁美紅說道。

       2020年12月31日,清遠市委正式公布推動清遠高質量發展“十大行動方案”,其中在《關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提升民生福祉的行動方案》里,提到要著力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以老年人服務需求為導向,打造以家庭為核心、社區為依托、信息化為平臺、專業服務為支撐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

       “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是所有老人的希望。”連州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連州市繼續以城市居家養老服務示范中心為核心構建沒有圍墻的養老院,全力推動居家養老、健康生活養老的保護工作,用“民政溫度、筑建老人幸福指數”為居家老年人的健康養老保駕護航。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廣東頻道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分享:
    <th id="ksdzd"></th>
  • <del id="ksdzd"></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