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低保、特困人員、孤兒基本生活補貼和殘疾人兩項補貼水平”是清城區2021年十件民生實事之一。今年以來,清城區民政局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理念,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雙管齊下、多措并舉,全力推動民生實事落地、落實、見效,不斷提升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加大困難群眾救助力度 狠抓工作成效
▲提高社會救助標準。清城區全面提高低保、特困供養人員、孤兒、殘疾人兩項補貼等救助保障標準。將城鎮低保標準從每人每月807元調整提高至847元,農村低保標準從每人每月660元調整提高至726元;將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從每人每月1056元提高到1162元,城市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從1292元提高到1355元;將社會散居孤兒供養標準從每人每月1110元調整至1227元,集中孤兒供養標準從1820元提高到1883元;將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由每人每月175元提高到181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從每人每月235元提高到243元。保障標準和補貼水平均達到省、市規定要求。
▲有序發放救助資金。全區在冊低保對象3387戶、7131人(農村2871戶、6218人;城市516戶、913人),1-11月共發放低保救助資金4530.48萬元。特困供養在冊對象1767人(其中散居供養1607人;集中供養160人),1-11月共發放特困供養資金2305.64萬元。集中養育孤兒21人,散居孤兒24人,1-11月共發放孤兒救助資金78.99萬元。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在冊對象11135人(其中享受生活補貼2193人;享受護理補貼8942人),1-11月共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2833.87萬元(其中發放生活補貼436.04萬元,發放護理補貼2397.83萬元)。
▲健全主動發現機制。清城區民政局組織全體黨員干部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和黨員突擊隊,深入基層開展一系列志愿服務活動,推動“以干部帶動黨員,以黨員帶動群眾”的良性循環,結合志愿服務活動宣傳社會救助政策、看望困難群眾、解決群眾訴求。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社會救助工作的通知》指導各街鎮切實履行好救助職責,要求每年對轄區內困難群眾家庭至少入戶一次,實現底數清、情況清、需求清。切實提高社會救助對象預警核查工作效率,主動監測系統信息,迅速處理系統預警線索,真正做到對象認定精準、不漏不錯。
聚焦薄弱環節解難題
創新救助機制
▲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強社會救助制度在扶持標準、對象認定、政策配套、動態管理等方面與鄉村振興政策的對接,全面兜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加大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力度。落實好低保“單人保”政策,將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殘人員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范圍。1-12月,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的共有19戶、20人(其中重病11戶12人、重殘8戶、8人)。
▲深入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鞏固提升行動。2021年5月25日印發《清城區農村低保專項治理鞏固提升實施方案》,明確行動要求,細化整改舉措,推動7個重點任務有效落實,強化精準救助,持續提升規范管理水平,推動社會救助高質量發展。1-12月,退出不再符合條件的低保對象有121戶、243人,新納入低保對象252戶、690人。
▲巧借黨建力量,強化慰問走訪。組織開展“解憂暖心傳黨恩”慰問走訪行動,動員區級民政系統黨員、干部、職工以及“廣東兜底民生服務社會工作雙百工程”社工,對轄區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眾開展走訪慰問活動。走訪慰問低保、特困人員等特殊困難群眾達585人次,支出資金3818元,走訪后解決1個個案問題,完成率100%。
接下來,清城區民政局將繼續健全主動發現機制,強化落實精準救助;完善低保標準、特困人員供養標準自然增長機制;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穩步推進低保、特困供養等救助工作。
供稿:清城區民政局
轉自:清城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