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莉莉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推動清遠市“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第20240313號)提案已收悉,結合市發展改革局、市衛生健康局、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等部門意見,現將有關情況回復如下:
一、健全制度建設,深入推進養老服務健康發展
(一)健全完善養老服務制度。我市注重養老服務規劃設計,先后印發《清遠市加快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實施方案》《清遠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清遠市“十四五”時期社會服務設施兜底線工程一攬子整體解決方案》《清遠市“十四五”時期“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等政策文件,有力推動了全市養老服務快速、健康發展。
(二)完善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一是印發《清遠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清遠市中心城區公共服務設施專項規劃》,將養老服務設施的規劃布點內容納入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中。二是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我市對納入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范圍的高齡、失能、殘疾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到“十四五”期未,全市預計完成6323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任務。2023年已完成1873戶,超額完成省“十件民生實事”下達1570戶的目標任務。2024年我市適老化改造任務指標為2664戶,目前已明確各縣任務分工,順利推進中。
(三)深入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工作。一是不斷推進縣鎮村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縣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8個,鄉鎮(街道)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 69個,(村)社區養老服務站238個,清城、連州、連南、陽山已建立功能較完善的示范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積極扶持社會力量參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采取“固定點+居家服務”模式,主要為轄區內老年人,特別是低保、特困、獨居、孤寡等老年人提供托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養老服務項目。清城、清新、英德持續開展居家養老“大配餐”工作試點。二是完善“互聯網+”智慧養老服務。我市建立市級“智慧養老”信息化平臺,通過不斷優化平臺功能,實現智能終端多元化,為老人構建“技防+人防”的居家安全服務保障體系。目前,“智慧養老”信息平臺錄入養老機構53家,機構錄入率為100%。
(四)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為進一步引導和扶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規范民辦養老機構運營管理,我市切實落實相應支持措施,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提供養老服務。一是建設補貼。我市于2018年4月研究出臺《清遠市民辦養老機構資助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于2023年4月重新印發,將《辦法》實施有效期延長三年,支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落實對民辦養老機構各項補助政策激發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的積極性。鼓勵養老機構探索家庭養老床位試點,將專業照護服務延伸至老年人家中。二是公建民營。鼓勵有條件的公辦養老機構通過公建民營、委托運營等方式,引入企業或社會服務機構參與運營管理。目前我市公建民營養老機構共5家。三是稅費優惠。我市嚴格落實《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政部 稅務總局 發展改革委 民政部 商務部 衛生健康委關于養老、托育、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稅費優惠政策的公告》等規定,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免征增值稅,對提供社區養老服務取得的收入征增值稅和所得稅進行相應減免。四是提升服務。清遠市民政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養老機構登記備案和監管工作的通知,放寬市場準入,將養老機構準入變更為備案登記制度,并按照屬地原則將備案登記權限全部下放到區縣,便于養老機構就近辦理手續。
二、積極申報中央預算投資項目,保障養老服務業建設資金需求
為爭取中央資金對我市養老項目大力支持,經各縣(市、區)政府及市級主管部門認真研究,選定并上報2個養老項目申報2024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分別是清遠市清城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和連州市頤養中心建設項目,共申報中央預算內投資1.814億元;上報3個養老項目申報2024年第一批地方政府專項債,分別是連州市頤養中心建設項目、連南瑤族自治縣養老及社會福利建設工程項目和清遠市清城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項目,發債需求共2.77億元,極大的保障了我市養老服務業建設資金需求。
三、建立健全醫養結合工作機制,積極推進醫療健康服務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
為貫徹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我市制定《清遠市促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工作的實施方案》,按照“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社區養老為依托,以機構養老為補充”的思路,通過促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的緊密對接和資源整合,激發各類服務主體的潛力和活力,支持養老機構舉辦專業醫療機構,支持醫療機構舉辦養老機構和老年人病科,建立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雙向轉介機制,為入住養老院的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對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可申請醫保定點,推動醫養融合發展,切實提高醫療衛生和養老機構的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目前,我市共有64家醫院,現有公立醫院21家,民營醫院43家,其中醫養結合機構20間,在院老人共630人其中:全失能341人、半失能215人、能夠自理74人;醫療衛生服務人數為874人,執業醫師231人、注冊護士379人、康復醫療師21人、醫療護理員19人。其他(如醫技、社工、管理、后勤等)224人。
四、多業態融合,打造宜居康養環境
(一)積極拓寬跨區域合作關系,激發城鄉產業融合發展潛力。為深入實施區域文化旅游協調發展戰略,2021年5月14日和5月19日,清城區與花都區聯合舉辦“花清聯游”旅游大惠民政策現場推介會等系列活動,共同推出“花清聯游”旅游惠民政策,共有27家旅游景區、鄉村旅游點參與旅游惠民活動,攜手打造區域旅游共同體,逐步形成區域協同、優勢互補、產業聯動的整體發展格局,培育供給更多特色生態旅游、生態文化、健康養生等旅游文化產品,推動清遠旅游高質量發展。
(二)抓好頂層設計,強化鄉村旅游規劃。清新區重點打造“環筆架山休閑發展核+溫泉康養發展核”的“雙核”旅游空間格局,規劃打造三大民宿集群,一是依托筆架山、秦皇山的生態環境、充分發揮古龍峽等清新漂流的輻射帶動,打造環筆架山高品質休閑民宿集群;二是依托三坑鎮溫泉特色資源,構建六位一體的溫泉康養產業體系,打造環溫礦泉精品民宿集群;三是依托桃花湖的景觀特色和優質的生態環境,打造環桃花湖度假民宿集群,努力實現規劃引領。
(三)積極探索建立了融健康文化、休閑養生為一體的旅游新模式。英德市成功培育了中醫藥養生+旅游的融合發展新興業態。奇洞溫泉小鎮、寶墩湖湖山溫泉度假村、湞陽峽風景區等景區依托優質的溫泉資源,結合中醫藥康養文化,打造特色的中醫藥溫泉養生旅游產品;湞陽峽風景區致力打造以養生養老綜合體為主題的度假目的地,開發具有極高保健、醫療價值的醴泉項目,多次聯合中醫院及當地衛生院開展公益義診活動;徐家莊生態旅游景區依托徐其修涼茶文化,開發了中藥觀賞采摘園、藥膳飲食以及中醫藥文化展示長廊,切實推進傳承中醫藥文化精髓,并于2021年6月成功創建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四)積極發展林下經濟。連山引進企業開發了“連山富氧森林空氣”產品,榮獲中國氣候宜居縣、中國天然氧吧、中國森林氧吧、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等一系列國字號榮譽稱號。
(五)創新“旅游+”,推動產業融合發展。連州市依托連州市豐富的資源特色,推行“旅游+攝影”、“旅游+農業”“旅游+文化”、“旅游+節慶”、“旅游+體育”、“旅游+美食”、“旅游+互聯網”等產業融合發展模式,圍繞生產、生活、生態,從美景、美食、攝影上做文章等形式,塑造形式多樣的復合型旅游產品,為旅游康養產業不斷催生新動能。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您繼續對我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清遠市民政局
2024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