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云委員:
您提出的提案《關于積極發展養老服務事業的建議》已收悉,現就有關情況回復如下: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養老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上取得一定成效。
一、主要工作情況
(一)健全養老服務政策法規體系建設。我市注重養老服務頂層設計,強化政策創制,先后出臺《清遠市民辦養老機構資助辦法》《清遠市促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工作的實施方案》《清遠市加快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實施方案》《清遠市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清遠市關于全面加強養老機構綜合監管的實施方案》《關于開展養老服務評估工作的通知》《清遠市關于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擬定《清遠市養老服務發展“十四五”規劃(草案)》,現處于市司法局合法性審查階段。建立政府統一組織和領導,民政部門牽頭,其他相關部門配合參與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2021年11月19日,由分管市領導召集召開清遠市養老服務部門間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對全市養老服務工作進行部署。
(二)完善養老服務基礎設施。一是各級民政部門加大資金投入,不斷完善養老服務設施,養老床位不斷增多。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正常運營的養老機構80家,養老床位共6573張,入住老人4050人,其中:民辦養老機構21家,床位2577張,入住老年人1937人;二是大力實施城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城市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1個,其中縣級8個、城市社區3個;農村村級居家養老服務站57個。清城、連州、連南、陽山建立功能較完善的居家養老服務示范中心,清城、連州積極開展居家養老“大配餐”工作試點;三是大力推進“互聯網+”智慧養老建設,利用現代化信息平臺開展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市級智慧養老信息平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建立縣級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機構。在縣(市、區)一級建設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的供養服務設施,著力增強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專業照護保障能力。目前,全市8個縣(市、區)均建立1家縣級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機構,床位共1504張,其中護理型床位1256張。
(四)提高老年人普惠性福利水平。建立普惠型80歲以上高齡老人津(補)貼制度,惠及全市高齡老人96050人。各縣(市、區)均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制度。積極實施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工作,為全市納入分散供養的特困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以改善老年人生活環境,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2022年5月印發《關于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的通知》,落實高齡補(津)貼和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進一步提升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的生活品質。
(五)促進醫療服務和養老服務融合發展。大力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醫養結合機構9間,分別是清遠市福利院、清遠聯合醫院、清遠高新區醫院、清城康大醫院、英德市愛康醫院、連州北山醫院、連州恒生醫院、佛岡逕頭鎮中心衛生院、陽山小江鎮衛生院。100%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90%的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100%的醫療機構建立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
(六)提高養老服務隊伍綜合素質能力。2021年和2022年市本級財政分別安排專項資金用于養老護理員培訓;全市有3家院校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年招生人數200多人;借力“南粵家政”工程,大力實施養老護理員“雙千計劃”和養老管理人員“技能、德能雙訓”公益培訓計劃,2022年通過現場授課和網上上課的等方式累計組織培訓逾1600人次。
二、存在問題和困難
(一)養老機構服務內容單一、服務水平不高,康復護理、精神慰藉、法律維權等專業化較強的服務還比較缺乏。失能失智精神病患者類老年人照料服務矛盾日漸突出,社區養老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等養老設施和功能不齊全,不能滿足老年人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等多元化日托生活照料。
(二)養老護理員專業化程度不高,尤其是專業化服務水平較高的醫生、護士、康復師、社會工作師等專業人才比較缺乏,大部分養老護理人員年齡較大、文化較低,缺乏專業的護理知識和技能。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針對存在問題和困難,下一步,根據本地實際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堅決守住養老服務機構發生疫情工作底線。繼續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和高于社會面防控的標準,慎終如始抓好養老服務機構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堅決守住養老服務機構不發生疫情工作底線。同時,加強安全管理,守好安全發展紅線。
(二)推進城鄉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一是持續推動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機構(中心)建設,作為中心站點輻射周邊社區。在社區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門“一站式”養老服務。在有需求和有條件的住宅小區(片區),可延伸居家養老服務點,為居家養老提供上門服務支持。二是推動將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在鄉鎮一級以鄉鎮敬老院轉型升級為主,建設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等綜合服務功能的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機構(中心),對轄區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互助養老設施運行提供支持和指導。
(三)規范養老服務機構運營管理。實施《養老機構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令第66號),完善養老機構管理相關制度規范,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業務指導和規范管理。全面規范養老服務收費行為,健全養老機構年度財務報表公開制度。引導養老服務機構不斷優化內部管理、規范服務行為,嚴禁利用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和場地開展與養老服務無關的活動,不得違反老年人意愿強制服務、強制收費、欺詐推售。
(四)加快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加強養老機構養老護理員和管理人員培訓教育,不斷提高養老服務和管理水平。繼續實施養老培訓“雙千計劃”和“南粵家政”養老服務培訓項目,多渠道培訓養老護理員。
(五)健全完善養老機構綜合監管機制。在養老服務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框架下,建立健全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的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健全“雙隨機、一公開”工作機制,切實加強養老服務事中事后監管。
感謝您一如既往地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同時歡迎您對我們工作的監督和指導。
清遠市民政局
2022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