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民函〔2020〕51號
清遠市民政局關于市政協七屆四次會議
第20200325號提案答復的函
龍國強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在加強建設清遠市長者飯堂慈善助餐服務》體系中開創指尖便捷智慧養老新模式的建議》提案已收悉,現就有關情況回復如下: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加快推進居家養老設施建設。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級城市居家養老服務示范中心2個,正在籌建市級城市居家養老服務示范中心1個、縣級城市居家養老服務示范中心1個;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示范中心即“幸福計劃”建設項目35個、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即“幸福院”建設項目176個。
一、我市的“長者飯堂”基本情況
按照《清遠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要求,符合標準的日間照料中心要覆蓋所有城市社區,90%以上的鄉鎮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在社區日托照料方面,清遠市印發《清遠市關于開展社區居家養老“大配餐”試點工作方案》,選取清城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連州市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作為試點。連州市對長者飯堂相關設備設施進行改造、升級。清城區主要面向清城區鳳城街道有需要的60歲以上老年人及其家庭,重點是城市特困、低保、高齡、空巢、經濟特困等弱勢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助餐服務,預用餐人數30人。配餐標準按兩葷一素一米飯,收費標準按不同類別收取1至8元。
二、工作措施
清遠地處粵北山區,山清水秀、自然環境優美,是廣州的后花園和全國宜居旅游城市之一。老年人在清遠頤養天年,跟省內其他城市相比具有區域和自然環境等優勢,養老服務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可以加快推動清遠社會經濟的發展。為此,在加強建設清遠市長者飯堂慈善助餐服務》體系中開創指尖便捷智慧養老新模式的加快推進清遠“長者飯堂”建設中,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高度重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積極爭取當地黨委、政府將養老助餐配餐服務作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契入點,與黨委政府重點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建立完善跨部門工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督促推進工作。
(二)加大資金投入,落實扶持優惠政策。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大財政資金對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支持力度。市(縣、區)兩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留存部分要繼續按不低于50%的比例集中使用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全面落實國家和省現行支持養老服務業的稅費優惠政策。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養老專項用地和資源整合政策。落實養老建設用地指標,多種途徑解決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用地用房困難的矛盾,提高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的積極性。
(三)建立健全居家養老服務網絡。逐步建立縣(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三級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在縣(市、區)建立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負責居家養老服務的培訓、示范和統籌規劃;在街道(鄉鎮)設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負責統籌開展社區(村)日間照料和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在社區(村)設立居家養老服務站(點),具體實施居家養老服務。通過政策扶持,培育居家養老服務企業和機構,引入社會組織和家政、物業等服務單位,提供形式多樣的養老服務項目。
(四)大膽探索符合本轄區實際的長者飯堂建設模式。解決有居民需求、有使用場地、有財政預算等相關問題。探索建立慈善資金支持助餐配餐服務長效機制,鼓勵各地探索通過慈善冠名、授牌等方式支持市場主體、品牌餐飲企業參與大配餐服務的新模式,弘揚社會敬老風尚。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和社會組織唱戲、社會各界多元參與,構建“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共享”多方受益的共贏格局。
(五)建電子智慧養老服務平臺,開創指尖便捷“智慧養老”模式。2020年底擬建設清遠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依托“互聯網+養老”理念,提高養老服務效率、資訊整合能力、監管評價效力、促進養老服務精準化、標準化、規范化。通過智慧養老資訊平臺用戶端,可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便捷的“指尖服務”,有效解決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感謝您一如既往地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同時歡迎您對我們工作的監督和指導。
清遠市民政局
2020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