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热国产VS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放荡对白视频在线观看,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清遠市民政局關于市政協七屆四次會議第20200120號提案答復的函

來源:市民政局訪問量:90發布時間:2021-01-28

清民函〔2020〕72號


清遠市民政局關于市政協七屆四次會議

第20200120號提案答復的函


劉睿委員:

       您的《關于推進社區管理創新,加快新型城市建設的提案》已收悉。首先,非常感謝您對我市城市社區建設的支持和指導,我局對新型城市社區建設也非常關注和重視,一直以來,我局密切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在加快新型城市社區建設、推進社區管理水平創新做了各種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城鄉社區治理改革有序推進。一是印發了我市《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實施方案》。有效完善了我市城鄉社區治理體制,努力實現黨領導下的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促進城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二是厘清了基層政府與自治組織的權責關系。印發了《清遠市村(居)委會工作職責事項清單目錄》,進一步明晰了村(居)民委員會的工作職責,厘清村(居)委會與基層政府之間的關系,使各組織之間權責清晰、各司其職,有效改善了管理不完善的問題,也避免了政府部門直接把工作推給社區的情況,讓社區逐漸從“什么都要管,什么都難管好”的境地脫離出來。

       (二)社區管理和服務能力明顯增強。近年來,我市以解決群眾辦事難為切入點,在全市社區(村)全面建立社會綜合服務站,推動基本公共服務重心下移,通過聯網辦理、下放審批權限、實行代辦員制度等措施,開展全程代辦服務,由群眾跑腿變成干部跑腿,使群眾足不出村(社區)甚至足不出戶就可以把需要辦的事情辦好,切實解決好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同時,大力完善社區服務場所和功能室建設,改善了社區工作環境,更好的滿足了群眾辦事需求。

       (三)大力推進城鄉社區協商。我局印發了《關于推進城鄉社區協商制度的工作方案》,大力推動我市社區協商工作的開展,基本形成了協商主體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程序科學、制度健全,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的城鄉社區協商新局面,有效推進了我市城鄉社區協商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有效提高了居民自治的參與度,增強了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四)穩步推動廣東社工“雙百計劃”項目。實施粵東西北“雙百鎮(街)社會工作服務五年計劃”以來,全市共建立了33個社工服務站,開發了148個社工崗位,推動專業社會工作向基層延伸。社工站聚焦民政主業,摸清民政對象,落實民政政策,鏈接服務資源,讓民政服務對象實實在在享受到優惠政策,打通民生保障“最后一米”。社工站社工與村(居)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開展村規民約規范、最美家風傳承等為主要內容的道德講堂,帶領村民開展垃圾分類、環保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逐漸改變了村居民陋俗和習慣,使社區民風更加淳樸時尚。廣東社工“雙百計劃”的實施,促進了政社聯動、社企協作、社群溝通,有效推動社區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五)加強社會工作者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培育載體,以專業機構推動社會工作人才發展。制定出臺簡化社會組織登記備案流程及相應準入政策,為培育發展社會組織提供良好、寬松的發展空間。我市現有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58家,為吸納社工人才提供專業服務的重要平臺。二是建章立制,規范社會工作人才隊伍發展。將社工人才開發納入全市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成立人才領導小組,統籌指導社會工作人才培育工作;出臺獎勵政策,激勵符合條件的廣大市民積極參加社工證考試。截至2019年底,全市持證社工2174人。三是搭建平臺,營造良好交流學習氛圍。通過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QQ群等多種新媒體方式加強宣傳和提高社會工作認知度,不斷營造良好工作氛圍,通過開展多層次廣覆蓋的社會工作專業宣講,以點帶面加強社會工作知識的宣傳;充分發揮每年一屆“嶺南社工宣傳周”活動,增強社會工作機構與人才之間的交流互動;積極組織開展社會工作專項培訓,提高我市社會工作人才專業化水平。 

       (六)推進“三社聯動”,促社區發展。我局制定了《清遠市民政局關于推進“三社聯動”試點工作方案》,確定了10個社區(小區)作為試點。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簡稱“三社”。在社會治理中,社區是綜合平臺,社會組織是載體依托,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專業力量,“三社聯動”不是三項業務的簡單拼盤,而是三個主體有機融合、相互促進。引進社工服務,營造良好的社區環境。大部分示范點都引進了服務性、公益性社工機構或志愿者機構進駐社區,并引導其服務社區,針對居民的需要,提供相應的無償服務,增強了居民的認同感和幸福感。

       (七)加強社區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為切實提高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和生活待遇以吸引更優秀的人才參加社區建設,我市人社部門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就業、扶持就業優惠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一是全市開發51個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期2年,補貼待遇參照當地縣級同條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水平執行。二是開發社區工作者崗位吸納建檔立卡等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協助做好與社區居民利益密切相關的社會工作服務,服務期2年,參照當地同條件社區工作者工資水平發放待遇,最高不超過6000元/人/月。三是落實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補貼,畢業兩年內高校畢業生到鄉鎮(街道)、村居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含參加政府部門組織的服務基層項目,機關事業單位編內人員除外),簽訂一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并按規定繳納6個月以上社會保險費的,按每人5000元標準一次性給予補貼。四是在評優、評先適當向社區工作人員傾斜方面。根據《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規范管理全省評比達標表彰活動的通知》(粵廳字〔2019〕134號)規定,評比達標表彰活動要突出重點、面向基層,向條件艱苦地區和基層一線的集體和個人傾斜。

       二、下一步計劃

       (一)科學合理、穩步推進社區設置。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和社區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科學、合理、適度、有序、穩妥地調整我市社區的管轄范圍和規模,重點加強城中村、城鄉接合部等的重點、難點社區管理。

       (二)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和社區基礎設施建設。一是探索制定有利于穩定社區干部隊伍的薪酬標準,確保社區工作經費和人員待遇的落實。二是積極爭取各級財政資金的支持,為社區服務的開展提供一定比例的專項經費保障,不斷完善社區基礎設施,三是要多渠道增加社區辦公服務用房,逐步改善社區工作環境。

       (三)進一步提升城鄉社區的協商能力和水平。一方面,加強基層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引導基層黨員干部充分認識推進城鄉社區協商對于理順黨群干群關系、管理社區事務的重要意義。另一方面,加強對社區協商的宣傳教育,引導社區居民樹立民主意識、程序意識、規則意識,培育社區協商多元主體,引導社區居民通過理性協商方式表達利益訴求,增進社會共識,有效提高社區協商的廣泛性,實現協商主體多元化。

       (四)培育社區民間團體組織。一是社區要為居民參與營造良好的氛圍,為居民參與社區建設提供保障和服務,通過開展活動,吸引居民的參與,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二是進一步壯大建社區文藝團體隊伍,以“文體活動”為切入點,發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三是從利益關聯和情感認同兩方面增強居民社區參與的動力,通過日常工作、制度安排,社區能夠提供良好的社會保障、社會福利以及社會服務,讓居民利益社區化,使居民的利益通過社區得以實現,從而增強參與社區事務的欲望和動力。

       (五)加強教育培訓,提高社會工作人才綜合素質。一是加強高層次社會工作人才培養工作力度,培養我市急需的高層次社工師資力量和實務督導人才。二是依托各級黨校、高等職業學院等培訓資源,開展我市社會工作人才專修班。三是加強社會工作知識普及教育培訓。做好各級黨政干部、基層社會工作人員、街道社區(村)居民委員會成員社會工作知識宣傳培訓,提高他們對社會工作的認識。

       今后,我局將依據民政工作職能,加強社區建設,統籌社區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城市社區建設、提高社區管理水平,讓社區真正實現為民、惠民,成為居民的第二個家。

       再次感謝您對社區工作的重視、關心和支持。



清遠市民政局

2020年10月9日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分享:
    <th id="ksdzd"></th>
  • <del id="ksdzd"></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