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給廣大志愿者、想做志愿者的人和志愿服務組織提供專業支持,作為中國志愿服務的先行者,和眾澤益推出了線上志愿服務學習平臺—公益橋。“公益橋”為大家提供大量免費課程,歡迎前往觀看。(搜索“和眾澤益”找到“公益橋”)
為了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對象的合法權益,鼓勵和規范志愿服務,發展志愿服務事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國務院《志愿服務條例》應運而生,并于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
作為志愿服務領域重要的法律規范以及指導性文件,掌握《志愿服務條例》就顯得尤其重要。今天,為您特別推薦由志愿服務專家王忠平博士提綱挈領,全面深度解讀與拆解國務院《志愿服務條例》↓
一、《慈善法》“慈善服務”解讀
《慈善法》作為慈善領域的根本大法,為《志愿服務條例》的頒布提供了來源。想要更好的掌握《志愿服務條例》,首先就要理解《慈善法》中“慈善服務”的相關內容。
為您解讀《慈善法》關于慈善及慈善服務的概念界定,對于慈善組織、志愿者雙方的要求,法律責任等相關重點內容及法律條文。
二、《志愿服務條例》全面深度解讀
通過以下十六大方面,深度理解與拆解國務院《志愿服務條例》,為志愿服務工作提供指引。
1、背景
說明條例發布的重要意義及必要性,以及目前全國各省市情況。
2、確立志愿服務基本原則
明確對志愿者、志愿服務及志愿服務組織的界定;
圖解公益服務、慈善服務、志愿服務三者的關系;
剖析志愿服務的提供主體;
如何開展志愿服務;
關于志愿服務自愿無償特性和公益屬性的保護的具體要求。
3、明確志愿服務的管理主體
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基本大格局,將改變志愿服務的生態系統。
4、梳理六組重點關系的理解
關于志愿服務主體的開放性與限定性;
關于志愿服務各方的權利與義務;
關于志愿服務的“量”與“質”;
關于傳統工具與信息化手段的運用;
關于鼓勵服務與控制風險;
關于黨政推進與社會參與。
5、強化促進措施
兩方面的促進措施,雙管齊下:由政府和有關部門采取的促進措施;鼓勵有關單位和組織采取的促進措施。
6、為推動和支持志愿服務發展提供依據
條例中對于推動和支持志愿服務發展的鼓勵性條款依據。
7、強化權益保障
匯集志愿者十二類權益,強調對志愿服務組織提出的具體要求。
8、對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規定
分別細數對一般志愿服務與特殊志愿服務活動開展的規定。
9、明確志愿者的義務
明晰志愿者在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中應該履行的義務。
10、志愿服務記錄與證明
加強志愿服務時間記錄,詳解《志愿服務條例》關于志愿服務記錄和證明的五項相關規定。
11、志愿服務組織的合法性
通過注冊、備案,獲得合法的志愿服務組織身份。
12、成立黨組織
強調條例中對于黨建的要求。
13、明確懲罰要求
對于志愿服務過程中的違規違法行為,予以懲罰的措施。
14、誰來執法
對于違法行為,明確執法部門及執法流程。
15、稅收優惠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在志愿服務中可享有稅收優惠政策。
16、未來建議
根據條例及專家多年行業經驗,對未來中國志愿服務的發展提出建議。
課程亮點
統籌法規,條理清晰,系統性與可操作性強;
十六個方面的細分內容,將條例全面吃透;
不是對條文的羅列,更重要的是理解、拆解與指導實踐。
適合誰聽
志愿服務從業人員;
志愿者;
社會組織/志愿服務組織工作人員;
政府相關人員;
企業社會責任部門工作人員;
志愿服務相關法律從業者。
搜索“和眾澤益”找到“公益橋”查看該課程
專家介紹
王忠平
管理學博士,和眾澤益創始人/主任,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公益創業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志愿服務培訓專家,山西青年志愿者協會副會長,北京志愿服務發展研究會特邀研究員,北京志愿服務發展研究會企業志愿服務專業委員會主任,河南省志愿者培訓基地省委黨校基地特聘教授,廣州志愿者學院客座教授。曾獲得2012年上海市十大青年公益先鋒、2014年北京第二十八屆“五四獎章”、2014年北京“創業導師”稱號、2017年“北京榜樣”。
連續發布2013年、2015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中國企業志愿服務發展報告》,2014年發布《中國企業志愿服務發展評價指數》,《中國社會組織志愿者調查報告(2015)》,《志愿服務管理理論與實務》,《志愿服務項目評估理論與方法》,《志愿者管理工具包》,《志愿至美——北京市西城區志愿服務發展模式研究》,《志愿服務組織建設與項目管理》等著作,并發表相關論文幾十余篇。
公益橋,打造中國志愿服務網絡學習平臺和社區,賦能一億中國志愿者。
來源: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