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中,清遠市林業局通過開展生態公益林分區域差異化補償、推進民族地區地質公園和濕地公園建設、創建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和綠美古樹鄉村建設等工作,助推清遠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
扎實開展生態公益林分區域差異化補償,助推清遠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一是推進民族地區生態公益林示范區建設。申報生態公益林示范區建設,在連山縣太保鎮山口村委會犁葉山建設1000畝生態公益林示范區,套種優良鄉土闊葉樹或珍貴樹種,提升林地質量。二是有力保障生態公益林份區域差異化補償資金。2021年,為連山、連南民族地區申請生態公益林分區域差異化補償資金共6743.18萬元,目前均已全額到位并開始發放,促進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三是規范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使用。精細管理生態公益林分區域差異化補償資金使用,確保資金用于生態服務管護和生態建設,筑牢粵北民族地區生態屏障。
積極推進民族地區地質公園和濕地公園建設,助推清遠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一是積極推動連南萬山朝王石漠化公園建設。依托連南萬山朝王石漠化公園,啟動建設野生動物棲息地、銀杏示范林、油茶示范林、森林生態綜合示范園、森林旅游示范園等規范化生態示范區,促進民族地區生態建設高質量發展。二是聯動銜接南嶺國家公園建設。配合省持續推進南嶺國家公園建設,積極爭取將連南、連山納入南嶺國家公園外圍輻射聯動圈層,完善南嶺國家公園秤架鄉入口社區建設,合理規劃公園范圍內生態移民搬遷,確保南嶺國家公園建設有序推進。三是優化完善連南瑤排梯田濕地公園濕地保護與修復。修復連南瑤排梯田國家濕地公園水源涵養林,通過設立管護站、聘請生態管護員和完善梯田灌溉水利設施等方式,良性推動連南瑤排梯田濕地公園生態環境。
持續創建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和綠美古樹鄉村,助推清遠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一是創建一批林下經濟示范基地。計劃在2022年前分步創建一批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目前已在連州、連山、連南、陽山等地完成了4個示范基地的建設,為清遠民族地區林下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打造一批綠美古樹鄉村。積極爭取資金,在連山、連南等地,打造一批綠美古樹鄉村,目前已投入資金1600多萬元,推進8個綠美古樹鄉村建設。三是扶持一批林業經營主體。扶持打造一批綠色產業知名品牌,組織部分企業開展林業龍頭企業認定,為清遠市瑤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民族地區企業開展林下經濟示范基地認定,推動民族地區林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供稿:局黨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