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热国产VS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放荡对白视频在线观看,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清遠市林業局

清遠市林業局2023年工作總結及2024年工作計劃

來源:本網訪問量:-發布時間:2024-05-22

        今年以來,清遠市林業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十大行動方案”,以綠美清遠生態建設為抓手推動全市林業工作向高質量、高水平邁進,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現將市林業局2023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2023年工作情況

        (一)堅持政治引領,全面加強黨的建設。一是堅持做好黨建工作。局黨組堅持黨建引領,突出黨建帶隊伍、黨建促業務、黨建強素質,常態化推進黨章黨規學習,不斷增強依規治黨意識能力。從嚴落實民主生活會、“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談心談話、主題黨日等基本制度,把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重點內容,組織重溫入黨誓詞、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黨員活動。引導黨員干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力推動各項工作要求落地見效。今年以來,組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8次,召開黨組會19次。嚴格做好黨組織換屆工作,今年有6個基層黨組織按期進行了換屆(2個基層黨委,4個黨支部)。嚴格做好黨員發展工作,今年新發展黨員2名,黨員轉正2名。二是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工作。堅持開門搞教育,以縣處級領導干部為重點,全面開展主題教育工作。扎實開展為期7天的讀書班,確定專題研討交流。制定《市林業局領導班子開展調查研究工作方案》,已完成講黨課、調研報告撰寫、調研成果交流等工作,目前進入調研成果轉化階段。三是切實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制定意識形態工作計劃、責任制管理臺賬、陣地管理流程等措施,為意識形態工作提供了強有力制度保障。進一步加強意識形態工作分析研判,將意識形態內容納入局黨組(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必學范圍。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意識形態工作,聯系工作實際,針對林業領域意識形態形勢查擺重大風險隱患,提出工作建議,并形成分析研判報告。同時,強化林業信息規范化管理,統計并備案各單位網絡意識形態相關責任人,提高了意識形態工作的整體水平。四是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以開展“作風紀律提升年”活動為契機,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和“一崗雙責”,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鍥而不舍糾“四風”樹新風,深化整治享樂主義、奢靡之風,重點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召開了2023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逐級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在全局范圍內開展2023年度崗位廉政風險排查工作,對局機關11個科室(工作專班)以及78名工作人員、市屬9個國有林場結合本行業特點查找存在或潛在的廉政風險點。對排查出的風險點進一步健全制度措施,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力度。五是積極開展統戰工作。深入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加強與民盟的對口協商工作,積極開展非公企業和新階層人士聯系工作,貫徹落實民族地區相關政策,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六是做好駐鎮幫鎮扶村工作。緊緊圍繞市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全力落實鄉村振興駐鎮幫鎮扶村各項任務。今年以來,對幫扶點連州瑤安瑤族鄉和三水瑤族鄉投入資金約36.5萬元,向瑤安瑤族鄉和三水瑤族鄉捐贈防火物資價值達20萬元。

        (二)增強使命擔當,積極推進綠美建設。今年以來,我局始終把綠美清遠生態建設作為工作任務的重中之重,全力謀劃和推動。一是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行動。于5月底前完成林分優化任務,比省要求時限提前1個月;7月底前完成森林撫育任務,比省要求時限提前2個月。全市已完成林分優化23.5萬畝,占任務18.4萬畝的127.72%,種植以香樟、楓香、木荷、火力楠、潤楠、紅錐等鄉土闊葉樹種為主;完成新造林撫育6.65萬畝,占任務6.65萬畝的100%;完成森林撫育30萬畝,占任務30萬畝的100%;落實森林質量精準提升項目資金16153.92萬元。二是實施城鄉一體綠美提升行動。結合“百千萬工程”的實施,對全市85個鄉鎮(街道)、1031個行政村、197個社區居委會開展綠化本底摸查,編制2024年綠化計劃和實施方案,統計苗木需求約96萬株。2023年計劃創建森林縣城1個、森林城鎮1個、森林鄉村6個、綠美古樹鄉村2個、紅色鄉村2個、古樹公園1個。其中,連南創建森林縣城已由省林業局推薦至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現正在加強縣域范圍內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生態標識建設。陽山嶺背鎮創建成為森林城鎮。森林鄉村創建已完成并上報省林業局。綠美古樹鄉村、綠美紅色鄉村和古樹公園建設已完成。“五邊”綠化已完成10850畝種植。三是實施綠美保護地提升行動。在石門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東連南萬山朝王國家石漠公園、清遠太和洞省級森林公園等自然保護地落實林分改造11576畝,占任務8715畝的132.8%;已對廣東連山筆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密疣掌突蟾周邊區域8199畝范圍采取就地保護,嚴格管控的措施。已完成陽山秤架入口社區建設,正加快推進連州潭嶺、英德前進村入口社區建設。四是實施綠色通道品質提升行動。在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國省道等主要通道兩側山體,營造森林景觀帶、增強森林生態功能。目前,已完成綠色通道提升10847.3畝。五是實施古樹名木保護提升行動。落實古樹名木分級管護制度,對80-100年樹齡的老樹進行普查,現已調查410株古樹(80-100年),作為古樹后備資源建檔管理,有序開展古樹名木養護工作,已完成280株古樹復壯。探索開發了“古樹名木保護救治保險”新險種,全市在冊4013株古樹名木實現保險全覆蓋。六是實施全民愛綠植綠護綠行動。全市各級通過創建義務植樹示范基地,建設了一批“院士林”“人大代表林”“青年林”“巾幗林”“雙擁林”“金融林”等主題林,營造群眾參與愛綠植綠護綠的持續盡責平臺,特別是通過舉辦與“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院士同植健康林、與省直機關工委舉辦“合植同心樹,共筑幸福林”等活動將全市義務植樹活動推向高潮。同時,展示綠美風采,提高群眾的參與度。英德代表清遠市參加“2023 年綠美廣東競風華大型主題活動”取得了全省十強的好成績。七是做好綠美清遠生態建設保障工作。一方面,拓展資金來源新渠道。全市累計籌集社會資金3196.487萬元,用于綠美生態建設。其中,華潤電力出資2657.64萬元參與佛岡示范點建設;金融機構捐贈70萬元用于古樹名木保護、宣傳、義務植樹等;“6.30”活動定向用于綠美清遠生態建設資金307.847萬元,其他資金161萬元。另一方面,大力保障綠美用苗需求。根據前期全市林分優化和城鄉綠化苗木儲備及需求情況,以全市21家苗木儲備單位為基礎,通過基地育苗+合同定單模式,依托連南林業科技推廣中心,在連南建設省級苗木儲備基地。同時,我市派出了3個小分隊分別前往江西、湖南、福建等鄰近地考察苗木市場,摸清當地苗木經營及儲備情況,并達成合作意向或供應協議。全市共落實優質苗木3660萬株,努力打造全省苗木供給“蓄水池”。八是造示范點建設精品工程。全市規劃建設9個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規劃面積為14.5萬畝,結合各地資源稟賦和群眾美好生活需求高標準編制示范點建設方案,搶抓林時,高質量完成示范點內造林工作。創新示范點建設模式,市級示范點結合儲備林建設,積極開展低質低效林改造,以楠木為建群樹種,打造示范性楠木公園。佛岡示范點依托自然資源豐富、優美的羊角山林場和臨近的風車山,積極引入社會資金,高標準建設縣城邊上的山地公園。全市示范點累計林分優化面積3.76萬畝,累計森林撫育面積1.57萬畝,累計建成森林步道26.42公里,當年建設任務已完成。正在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標識標牌建設等工作。

        (三)聚焦履職盡責,推深做實林長制。一是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進一步建立健全了市縣鎮村四級林長組織體系,印發了《全面實施綠美清遠生態建設市級林長掛點掛片的通知》。目前,全市設立各級林長共5361名,市級林長10名、縣級林長86名、鎮級林長1095名、村級林長4170名,落實基層執法員806名、基層監管員1456名,聘用護林員4567名。公布各級林長名單及責任區域,設置市縣鎮村四級林長公示牌1609塊。今年以來,市第一林長和市林長對林長制工作作出指示批示達17次,解決市屬國有林場森林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資金400萬元。召開市第一林長會議2次,簽發市級林長令4道,發布縣級林長令共20道,市縣鎮村四級林長開展巡林89486次。充分發揮林長制考核的導向作用,完成2022年度各縣(市、區)林長制考核評分,并將考核評分上報市委組織部,跟進落實考核整改情況。2023年全面推行林長制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工作考核自評工作已全面完成,對各縣(市、區)林長制考核工作也正在有條不紊開展。二是加強工作督導落實。組織開展全市林業重點工作督導7次和市林業局領導分片掛點綜合督導1次,開展了2023年林長制年中評估。召開2023年全市林長制暨綠美清遠生態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聯合市委“十大行動”第六督查組對英德、連州等地開展綠美清遠生態建設情況進行暗訪督導,通過督導有力推進了各項林業重點工作的開展。做好林長綠美園申報工作,連南萬山朝王國家石漠公園被授予“2023年廣東省林長綠美園”稱號。連南萬山朝王石漠公園、佛岡縣羊角山綠美山地公園示范點和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福安縣級森林公園被評為清遠市林長綠美園。三是探索林長制管護新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林長+”工作機制,切實推動林長履職盡責。清城、清新、英德、佛岡、連南建立了“林長+檢察長”協作工作機制,佛岡建立“林長+警長”工作機制,清城建立“林長+森林法官”協作機制,陽山創新“林長+警長+電企”聯防聯治政企聯動協作機制,英德創新“林長+校長”護林新機制,連州出臺了“河長+林長+檢察長”公益訴訟工作協作配合機制。佛岡成立8個鎮(場)常態化巡林小組和“民間林長”志愿服務隊,促進巡林工作常態長效。

        (四)激發內生動力,深入推進林業改革。一是深入推進國有林場改革。做好我市9個國有林場公益一類事業單位過渡工作,召開了專題會議部署林場的轉制工作,與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對接,制定了市屬國有林場改革的初步方案。進一步加強國有林場財務管理監管,重新制定了《市屬國有林場預算內和預算外以及生產性和非生產性開支報批管理規定》。加強和規范國有林場資產管理,確保資產安全和保值增值。經統計,2023年九個國有林場預估完成總收入1.9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1.6億元的122%。完成總支出2.3億元,與2022年相比,總支出減少830萬元(2022年總支出為2.38億元),減幅為3.5%。二是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有序開展深化林改的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3年全市林地經營權流轉面積143.6萬畝,林業規模經營主體數量352個,農戶家庭承包經營權轉讓面積88.37萬畝,全市辦理林權抵押貸款面積共55萬畝,貸款余額16.15億元。三是開展先造后補改革試點工作。探索先造后補創新造林機制,提高造林主體的造林積極性,加快國土綠化進程,為全省林業生態建設和改革發展為全省提供借鑒、經驗和做法。2019年-2022年,我市連州、陽山開展先造后補改革試點工作,完成造林面積共56230畝,其中2019年15605畝、2020年16784畝、2021年15586畝、2022年8255畝。

        (五)促進和諧共生,全力維護生態安全。一是積極創建南嶺國家公園(擬建)。積極配合省林業局理順了國家林草局反饋的涉及我市人工商品林、小水電、基本農田、礦產權等問題。完成了11.27萬畝人工商品林退出意向書的簽訂工作,做好涉及我市的103座小水電站的一站一策整改方案,目前已退出小水電20座。著力推動我市三個南嶺國家公園入口社區建設工作,陽山秤架入口社區建設已基本完成;連州潭嶺入口社區完成基礎部分設施施工。英德新嶺入口社區已選定施工方。開展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督促指導各縣(市、區)做好省下達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勘界立標工作,其中國家級、地方級(省級)自然保護地總體規劃編制、自然保護地范圍邊界矢量化數據制作工作、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工作已經完成省下達的任務量。開展清遠市“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工作,對自然保護地違法違規問題點位全面排查,7個問題點位已完成整改銷號。組織編制《清遠市自然保護地規劃(2021-2035年)》。規劃已通過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報請市政府同意后印發。連南瑤族自治縣林業局被評為全國防沙治沙先進集體,為全省唯一。廣東省英九莊園自然教育基地被認定為“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英德市連江口鎮大樟坑連樟段小微濕地、佛岡縣水頭鎮新聯段小微濕地被列為全省首批小微濕地示范點。三是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工作。組織開展全市2023年網盾行動和2023年清風行動以及4次聯合執法行動,共出動執法檢查820人次,查處了違法收購食用野生動物黑水雞、斑鳩、綠翅鴨等冰凍死體一批以及非法捕獵工具一批,處理違法人員5名。與清遠海關雙方簽署了查沒野生動植物移交處置配合機制,強化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開展推動全市野生動物致害補償保險工作,各縣(市、區)購買防控野生動物危害政府求助責任保險,市級責任險保額200萬元。開展全市野生動植物資源本底調查,普查數據顯示我市野生動物有479種,維管植物2479種。大力提高政策性森林保險承保覆蓋面,全市生態公益林891.58萬畝實現100%承保,商品林承保率為40.04%,為林企林農提供了162.73億元風險保障。自主開發地方特色險種,完成油茶保險承保機構遴選并順利開展承保工作,截至目前,承保油茶1.72萬畝,保險額度2655.21萬元。四是提高全民保護意識。承辦2023 年廣東省濕地保護宣傳周暨候鳥護飛行動啟動儀式,是我市第一次承辦全省性宣傳活動。全市開展“愛鳥周”、“濕地周”、“野生動物月”等大型宣傳活動,共出動1385人次、派發保護野生動物宣傳資料和野生動物防控資料8856份,張貼保護野生動植物公告和野生動物防控公告325張。五是充分發揮生態公益林補償金效益。2023年,省下達我市生態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含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和省級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 )共41970.23萬元。截至目前,我市總請撥資金41214.77萬元,請撥率達到98.2%;支出40616.11萬元,支出進度為96.8%。完成2024年省級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省統籌經費項目入庫申報工作,申報2024年省級公益林效益補償資金省統籌經費1983萬元。是全面開展創森工作。認真梳理《廣東省清遠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20—2030年)》近期任務,完成2023年度任務,做好申報國家森林城市的準備工作。組織召開了全市性的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會議。開展各種形式宣傳活動20余次,主辦了清遠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主題文藝作品征集活動和主題宣傳活動,協辦了廣東省男子籃球聯賽清遠賽區宣傳活動,民眾知曉率、支持率和滿意度持續提高,分別達到99.8%、93.2%和92%。加強信息報送,在國家林草局“關注森林網”發布信息36條,“清遠創森”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54條。

        (六)守住安全底線,加強森林災害防控。一是全力做好林區安全防范工作。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壓緊壓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強化各類生產經營主體安全責任落實,積極落實國家安全生產15條硬措施、省65條和清遠72條細化措施,深入推進林業系統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強化林業行業安全隱患整治,堅決防范重特大事故發生,2023年全市林業系統共排查各類隱患1185處(含森林火災隱患),已整改1185處,其中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隱患2個,沒有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和人員傷亡事故,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可控。二是著力抓好森林火災預防工作。2023年全市共發生森林火災1宗,同比去年同期下降95%(去年同期為23宗),在清明節、國慶、重陽、元旦等重要時間節點實現了“零火情”。認真開展了森林防滅火“五清”、消除神壇社廟森林火災隱患、獵火行動、查處違規用火等專項行動,全市共清理公墓、連片墳地周邊可燃物隱患1040多處,集中連片純松林可燃隱患26950畝。通過林分改造、森林撫育、示范點建設提升了森林火災綜合防范能力。充分發揮“網格化+信息化”、“網格員+信息員”作用,在重要時間節點和四級以上高森林火險天氣,加大巡查頻次,目前護林員上線巡查率達92%以上。完成39個鄉鎮(街道)森林防滅火“六有”建設和200個重點行政村(社區)森林防滅火“九個一”建設任務。加大森林火災防范宣傳力度,出動宣教人員32898人次,共發放宣傳資料約49萬份,張貼海報、橫幅約5萬張(條),兩微一端新媒體推廣閱讀量139.5萬次,參與體驗式活動148531人次,開通彩鈴宣傳8000多人次。三是開展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落實防治資金5217.91萬元,用于病(枯)死樹清理、績效承包、飛機噴灑藥物防治、外來入侵物種普查、打孔注藥防治、薇甘菊防治、紅火蟻防治、疫點鎮拔除、宣傳科普等項目。做好松材線蟲病防治工作,已完成秋普病(枯)死樹清理16萬株,正在加強監測,及時發現并清理病(枯)死樹,完成9萬畝飛防作業,完成壓減面積11.98萬畝,連南縣縣級疫區(含寨崗鎮疫點)拔除工作已經過省專家現場評估,完成杜步鎮、秤架鄉、橫荷街道、上帥鎮、小三江鎮疫點鎮拔除專家評審工作,大洞鎮、水頭鎮、星子鎮、山塘鎮已實現無疫情。

        (七)堅持法治思維,提高林業執法水平。是積極開展森林督查工作。大力推廣“四個三措施”,層層壓實各級各單位的工作責任,9月底前完成2013-2021年度違法違規案件查處整改3595宗,查處整改率98.9%,比省的任務要求提早了2個月;于4月底前完成了省下達2022年的森林督查案件工作任務,比省局的時限要求提前了5個月的時間,共計查處整改涉林違法違規案件756宗,違法面積848.58公頃,工作得到了國家林草局廣州專員辦和省林業局的肯定。2023年國家下發我市森林督查圖斑5292個,經核實,涉及違法違規案件563宗,已完成查處整改302宗,查處整改率53.6%,查處整改達到了省級林長考核加分要求。是嚴格林業資源管理。嚴格執行年森林采伐限額管理制度,依法受理、公示、審核、核發林木采伐許可證。據統計,我市2023年至今共核發林木采伐許可證1.8萬份,采伐林木蓄積164.9萬立方米。三是做好重點項目要素保障。嚴格執行林地定額管理,強化林地計劃約束和規劃管控,優先保障重點項目使用林地,加快重點項目報批。2023年,全市審核審批永久占用林地項目177宗,使用林地面積574.63公頃,收繳植被恢復費1.27億元。及時解決了粵港澳大灣區500千伏外環中段工程項目等10宗省級重點項目以及國道G358線陽山杜步梅逕至太平路陂橋段改建工程項目等7宗市級重點項目的使用林地需求,確保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加快城市擴容提質、產業轉移等戰略部署落到實處。四是積極推進平安清遠建設。積極推進法治政府的建設,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市委依法行政決策部署,加大林業普法和執法力度,深入推進平安清遠、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和禁毒工作,全面提升林業法治水平,基本實現了依法治林的目標要求。是做好執法權下放和普法工作。切實加強對本市林業行政處罰權下放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的工作指導,全年開展鎮街林業行政執法現場辦案指導16次、業務培訓8次。同時,深入開展“八五”林業普法宣傳教育工作,全面高效推進林業法治建設。

        (八)發展綠色經濟,探索生態富民之路。一是大力發展綠色惠民林業產業。預計2023年全市林業總產值將達380億元,同比增長23.78%。積極推動林業領域與旅游整合發展,培育壯大“文旅+”融合發展業態產品。全市有省級以上森林康養基地6家,南粵森林人家9家,省級森林生態綜合示范園1家。2023年新增省級林業龍頭企業1家,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3家,省級森林康養基地1家,南粵森林人家2家,廣東省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示范社1家。清新區中藥材產業發展基地被認定為廣東省首批林業特色產業發展基地,清新區日強堅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被授予“廣東省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稱號。謀劃發展林業產業新賽道,分別與國家林草局林草調查規劃院和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簽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大力發展蘆竹和山桐子種植,現已試種蘆竹200畝,規劃種植山桐子3萬畝。連南萬山朝王國家石漠公園作為廣東省首個國家石漠公園,也是我市唯一的省級森林生態綜合示范園。2023年,完成油茶營造4.4萬畝,其中油茶林新造2.3萬畝,油茶低改和撫育2.1萬畝,完成率100%;新增麻竹種植面積17.23萬畝,其中英德市新增15.01萬畝,清新區新增2萬畝,清城區新增0.2萬畝。是穩步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清遠市國家儲備林建設規劃總面積98.67萬畝,規劃總投資129.71億元。其中市級47.92萬畝、清新區24.72萬畝、英德市18.53萬畝、連南縣7.5萬畝。目前,清遠市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已獲得銀行授信22億元,其中市級18億元(一期、二期各9億元)、清新區4億元。

        (九)加大保障力度,提升工作支撐水平。一是加大資金保障力度。完成2023年涉農領域林業項目局本級、直屬各林場的申報入庫和各縣市區項目的審核工作。共申報涉農林業項目201個,申報資金43346.76萬元。其中:市林業局本級申報項目12個,申報資金2391.4萬元;直屬林場申報40個,申報資金2773.05萬元;縣市區申報149個,申報資金38182.31萬元。2023年共下達全市涉農領域林業項目146個,資金19035.25萬元。二是加大宣傳工作的力度。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牢牢把握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講好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清遠林業故事。今年以來,在清遠電視臺播出林業專題報道109條,微信公眾號和網站發布各類宣傳動態近400條。向省、市報送各類信息230余條,被國家林草局網站采用21條,被省林業局網站采用78條,被《清遠信息》和《清遠政務信息》采用7條,相關信息得到了市委主要領導批示2次,時任廣東省副省長孫志洋同志和廣東省副省長張少康同志分別作了1次批示。此外,還加大了各類宣傳活動的投入力度,開展了“21個地級市齊聚力  共建綠美廣東”大型宣傳活動,完成了2023年綠美廣東競風華大型主題活動,落實林長制宣傳月工作,舉辦2023年度清遠林長制宣傳月暨世界地球日主題宣傳活動,舉辦清遠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主題文藝作品征集活動,開展5.12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等一系列的主題宣傳活動,全市愛林、護林、造林的意識逐步提高。

        另外,還積極主動做好了機關事務、財務、工會、老干、婦女等各項工作。

        二、存在的問題

        我局2023年的林業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有的地方還沒有真正認識到綠美清遠生態建設的重要意義,將其等同于上級部署的一般性工作任務,沒有將其當做頭等大事來抓,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思想。有些部門認為綠美清遠生態建設是林業部門的事情,與自己部門的關系不大,沒有將自身的職能擺到全局的高度去認識。二是把握重點有偏差。有些縣(市、區)按照傳統方式按部就班完成造林綠化任務,但造林地點布局不合理,遠離交通干線、居民聚集區,一些貼近群眾的路邊、水邊、村邊、圩鎮邊、縣城邊植綠添綠還有很大空間。三是公眾參與度還需進一步提高。雖然我們搞了很多宣傳活動和義務植樹活動,也吸引了一些社會資本參與綠美清遠生態建設,但總體上農民投資投勞經營山林、群眾主動參與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積極性還不高,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措施不多,這些需要我們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研究解決。

        三、2024年工作計劃

        2024年,我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更加樹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十大行動方案”,深入推進綠美生態建設,全面推動我市林業的高質量發展。

        (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工作。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大力度督促局所屬各黨支部積極推進“一支部一品牌”和“四強”黨支部創建等工作。謀劃開展“破難題、促發展”攻堅行動,謀劃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開展“作風紀律提升年”活動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鞏固真抓實干、攻堅克難、對標先進、奮勇爭先的工作氛圍。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健全完善局內部規章制度,加強人事用人管理,厘清工作目標任務,細化工作考核,充分調動干部職工工作積極性,推動全局工作全面發展,營造風清氣正、干凈干事氛圍。?????

        (二)全力推進綠美生態建設。認真總結綠美清遠生態建設的經驗,做到早謀劃、早部署、早起步。扎實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加快打造縣城山地公園,建設綠美保護示范點工作。結合儲備林建設謀劃具有清遠特色和優勢的項目,進一步廣泛發動,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為營造林工作,提前落實好相關資金,爭取工作主動。加強技術支撐,積極主動對接省技術支撐團隊,統籌市內技術力量,從苗木選擇、整地備耕、樹種搭配、落地種植、撫育管護全過程加強指導,確保高質量、高標準完成任務。加快推進示范點建設工作,指導各縣(市、區)按照示范點建設方案有序推進。深入推進麻竹、油茶等優勢經濟林木種植。進一步補強林業產業鏈條,充分激發綠美生態建設的“三大效益”。同時,加快完成國家森林城市階段性建設任務,全力爭創“國家森林城市”。

        (三)充分發揮林長制抓總作用。持續完善林長制體系,強化制度執行,認真落實林長巡查、林長督查等工作,推進部門協作,形成工作合力。對2023年度林長制考核發現問題,開展全面督導核查,重點督查各縣(市、區)2024年綠美清遠生態建設和林長制考核各項工作重點任務落實情況。組織開展好市、縣級2024年度林長制督查考核,強化結果運用,狠抓問題整改,進一步補齊林長制工作短板。進一步完善市級林長智慧林長綜合管理平臺,組織做好2024年度清遠市級林長綠美園的申報和認定工作。

        (四)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切實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和《廣東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中所確定的改革目標和方向,堅決守住集體林地集體所有的性質不改變,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不破壞,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有序開展全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加快建立健全集體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運行機制,穩步推進集體林地流轉。進一步完善造林激勵政策,建立健全造撫一體、造采掛鉤的森林資源培育和管理制度,探索合理利用公益林資源發展林下經濟、森林旅游、森林康養、自然教育。

        (五)進一步壯大發展林業產業。持續瞄準我市新型竹產業、油茶產業等六大林業主導產業,全力推進產業產值向500億元大關邁進。加強林業產業的政策性扶持和引導工作,努力發掘林業經濟增長點,加大對生態型產業基地的培育扶持力度,吃透政策,做好服務,創建一批省、市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培育壯大林產品龍頭企業。扎實推進油茶、麻竹、珍貴樹種、優質林果等特色產業發展,大力推廣蘆竹、山桐子等林業經濟樹種,助推鄉村產業振興。加大對林產品品牌宣傳和推廣實施“區域公共品牌+企業品牌”戰略,打造一批知名本土品牌,為清遠林業產業開辟更廣闊的市場。

        (六)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力度。督促指導各縣(市、區)做好省下達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相關工作,指導、督促各自然保護地成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常態化開展清遠市“綠盾”自然保護地監督管理工作。加強開展清查打擊行動,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和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積極跟進市屬國有林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調查進展情況。加快南嶺國家公園建設,全面推進濕地保護、做好重要區域濕地修復、構建濕地監測評價體系,督促未編制總體規劃的濕地公園盡快編制總體規劃。加強天然林和古樹名木保護建設。

        (七)提高林業執法能力水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落實常態化開展平安清遠、掃黑除惡、禁毒、森林火災預防等工作,嚴厲打擊涉林違法犯罪行為。全面提高執法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強林地保護,做到依法用地。建立健全林地資源保護管理機制,積極開展年度森林督查工作,化解涉林矛盾糾紛,嚴防發生重大群體性事件。優先保障重點項目使用林地,加快重點項目報批。

        (八)守牢林業資源安全底線。結合林長制,全面壓實各級林長森林防火責任。進一步加大森林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結合綠美清遠生態建設,在規劃設計綠美清遠生態建設工程時要求規劃建設森林防火應急通道等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建立健全“人在地面守、機在天上巡”的“地面+空中”“人防+科防”的立體巡查體系,持續開展森林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嚴厲查處違規用火行為,最大程度減少人為因素引發森林火災。進一步加大安全生產、森林火災、消防和地質災害隱患排查整治力度。提高人民群眾安全防范意識。開展植物檢疫執法行動和松材線蟲病死樹集中清理和紅火蟻防治工作,完成日常監測和秋季普查,實現“監測全覆蓋、普查無盲區”。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分享:
    <th id="ksdzd"></th>
  • <del id="ksdzd"></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