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連下了四五天大暴雨,雨雖停了,可天看上去霧蒙蒙的。沒有等到碧空如洗,一些市民大失所望。“不是下過雨空氣會變好嗎?”記者就這一問題采訪了有關專家。
“這種說法不完全正確,”四川省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羅彬解釋說,降水,特別是小于5毫米左右的降水,會造成顆粒物特別是細顆粒物(如PM2.5)的吸濕性增長,即顆粒物濃度增加,故在降水的初期,特別是小雨時,細顆粒物濃度通常會有小幅的上升,大約能上升10%—20%。但當降水強度較大的時候,特別是降水量超過10毫米后(即達到中雨強度后),顆粒物會得以洗脫,一般來說,10毫米的降水可以造成50%左右的洗脫效率,粗顆粒物濃度(如PM10)的洗脫效率會略大于細顆粒物。強度較大的降水后,如超過中雨(10毫米)強度后,特別是達到及超過大雨等級(50毫米)后,不會有逆溫現象,污染物的垂直擴散通道得以打通,污染物的濃度將明顯下降,可以達到本底濃度水平。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美根也認為,降水凈化空氣的能力主要與降水量有關,也與降水期間的氣象條件(如風速)有關。有時候雨后空氣質量不佳,主要是降水量不足,準確地說,大氣凈化能力不足。
張美根分析說,如果雨量很小而濕度很大,這時空氣污染有時會很嚴重,因為空氣濕度大的時候近地面大氣一般比較穩定,大氣擴散能力較弱,而且許多污染物易溶于水并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二次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會很快轉化為硫酸鹽氣溶膠,由此導致大氣污染嚴重,空氣渾濁,能見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