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保密制度?
答:保密制度是指國家保密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所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保密規則或行為規范。
2、制定保密制度有什么作用?
答:制定具體的保密制度,對在各種情況下應該怎樣,不準怎樣,提出了強制性的措施,使之有所遵循,有利于克服保密觀念不強,保密紀律松弛的現象,防止泄密事件的發生。
3、涉密人員在交往中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答:(1)注意私人交往與通信的保密。在現代社會,人與人的交往是必不可少的。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如果不注意保密問題,往往會造成泄密。郵寄國家秘密載體時,必須交由機要交通或機要通信傳遞,不能使用普通郵政或特快專遞傳遞。特別是在境外與國內的單位或親戚朋友聯系時,不能在信里涉及國家秘密或我內部情況,以免造成泄密。
(2)不在公共場所談論國家秘密。
(3)不攜帶國家秘密載體外出辦事,確因工作需要攜帶時必須經單位領導批準,并采取安全措施。特別是攜帶絕密級國家秘密必須兩人以上同行,不得使國家秘密載體離開本人。在運輸國家秘密設備或產品時,必須由專人或派武裝警察押運。
(4)在涉外活動中未經批準不得涉及國家秘密。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保密觀念淡薄,在對外交流時不分場合和地點,不該說的亂說,造成泄密。還有的人為了謀取個人私利,一味迎合外國人,要什么給什么,不惜損害國家利益,結果受到國家法律的制裁。這些教訓,也是應引以為戒的。
(5)涉密人員不得擅自流動。特別是在重要部門或重要崗位工作的重要涉密人員流動,須經有權批準的部門批準后才能流動。
4、國家工作人員在對外交往中應遵守哪些保密要求?
答:對國家工作人員總的要求是:不該說的秘密不說,不該問的秘密不問,不該提供的秘密不提供,不該知悉的秘密不知悉。在與境外人員交往時,應嚴格遵循內緊外松,內外有別,既保守秘密,又有利于對外交往的原則。在保密的問題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1)在涉外活動中對境外人員既要熱情友好,也要保持應有的警惕性,避免發生泄密問題;
(2)不得帶領境外人員到國家禁止境外人員進入的禁區和涉密部門、部位活動;
(3)與境外人員會談,不得擅自涉及國家秘密,要按照事先確定的會談范圍和口徑談話;
(4)出入境外駐華組織、機構和境外人員駐地或陪同境外人員活動,不得攜帶國家秘密載體;
(5)出境時不得擅自攜帶國家秘密載體;經批準必須攜帶的,出境途中和在境外活動期間,必須嚴格保管,或委托我駐外機構代為保管,保障不發生泄密問題;
(6)不在外事活動場合談論國家秘密;
(7)遇有境外人員來電、來函、采訪、拍攝照片和電影、電視、錄像片或索要資料,要求提供有關信息時,如涉及涉密內容的,應予拒絕并及時向單位反映情況;
(8)境外人員因特殊情況需要知悉有關方面的秘密時,按有關規定報請保密工作部門或上級主管部門批準;
(9)在對外交往活動中,外方以正當理由要求我方為其提供的信息承擔保密義務的,我方人員應當做出承諾,為其保守秘密;
(10)不得利用境外通信設施進行涉密通信聯絡,不能使用境外人員使用的辦公設備處理涉密信息。
5、機構撤并、干部調動時,應如何移交或交回國家秘密文件、資料?
答:機構撤銷、合并時,原機構的國家秘密文件、資料,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移交給制發機關、檔案部門或者合并后的新單位。移交時,須履行登記、簽發手續。各級干部調動工作時,須將所使用的國家秘密文件、資料和涉及國家秘密的筆記本交回原單位。
6、何謂“內部事項”,對內部事項如何標志和管理?
答:“內部事項”是指:該事項不屬于國家秘密,但泄露后會使本機關單位的利益受到損害的事項。對此應標明“內部事項”,并可參照有關保密規定,采取保護措施。
7、秘密載體應在哪些地方復制?
答:紙介質秘密載體應當在本機關、單位內部文印室或保密部門審查批準的定點印刷單位印制。磁介質、光盤等秘密載體應當在本機關、單位內或保密部門審批批準的單位制作。
8、傳遞秘密載體應注意些什么?
答:傳遞秘密載體一律通過郵政機要通信或指派專人進行,不得通過普通郵政傳遞。傳遞和領取秘密,應當選擇安全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路線,并采取相應的保密安全措施,嚴禁乘坐公共汽車。
9、秘密載體的使用應注意些什么?
答:收到秘密載體后,由主管領導根據秘密載體的密級和制發機關、單位的要求及工作實際需要,確定本單位知悉該國家秘密人員的范圍。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擴大國家秘密的知悉范圍。
閱讀和使用秘密載體,應當辦理登記簽收手續。
傳閱秘密載體時,由本機關、單位保密員直接送有關領導依次傳閱,閱后即交保密員保管,不得橫向傳批。
10、復制秘密載體,應當按照哪些規定辦理?
答:(1)復制絕密級秘密載體,應當經密級確定機關、單位或其上級機關批準。
(2)復制制發機關、單位允許復制的機密、秘密級秘密載體,應當經本機關、單位的主管領導批準。
(3)復制秘密載體,不得改變其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圍。
(4)復制秘密載體,應當履行登記手續;復制件應當加蓋復制機關、單位的戳記,并視同原件管理。
(5)涉密機關、單位不具備復制條件的,應當到保密部門審查批準的定點單位復制秘密載體。
11、秘密載體多長時間清退一次?
答:按照規定應當清退的秘密載體,應及時如數清退,不得自行銷毀。涉密機關、單位應當每季度清退一次,翌年第一季度要將當年的密件全部清退完畢。規定時限清退的必須按規定時限內清退。
12、對絕密級的國家秘密載體須采取什么保密措施?
答:(1)非經原確定密級的機關、單位或其上級機關批準,不得復制和摘抄;(2)收發、傳遞和外出攜帶,由指定人員擔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3)在設備完善的保險裝置中保存。
13、通信、辦公自動化和計算機信息系統是指什么?
答:通信、辦公自動化和計算機信息系統是指以計算機、電話機、傳真機、打印機、文字處理機、聲象設備等為終端設備,利用計算機、通信、網絡等技術進行信息采集、處理、存儲和傳輸的設備、技術、管理的組合。這里所說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包括聯網的計算機和未聯網的計算機(即計算機網絡和單機)及其附屬設備。
14、國家保密局對黨政機關等單位涉密人員使用手機時提出哪些要求?
答:(1)嚴禁在使用手機時談論國家秘密。
(2)不得將手機帶入談論涉及國家秘密事項的場所,因特殊原因帶入的手機應取出電池或采取屏蔽措施。
(3)大型涉密會議應使用保密會議移動通信干擾器(會議信息保密機)。
(4)涉密單位的領導和重要涉密崗位的工作人員不得使用他人贈予的手機。
15、使用傳真機時應注意些什么?
答:使用傳真機傳遞信息,堅持“明來明復、密來密復”的原則。嚴禁用普通傳真機傳遞國家秘密信息。
16、計算機網絡分為哪幾種?
答:從目前我國計算機網絡應用的實際情況和保密管理、研究問題的方便,計算機網絡分為兩類:一是公共信息網絡和與公共信息網絡相連和不載有國家秘密的內部網絡(統稱公共信息網絡);二是涉密網絡。
17、什么是涉密計算機信息系統?
答:涉密計算機信息系統是指采集、存儲、加工、處理、傳輸、使用國家秘密信息的計算機信息系統。
18、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聯網指的是什么?
答: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聯網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為實現信息的交流,同外國的計算機信息網絡相聯接。
19、公共信息網絡的保密管理原則是什么?
答:公共信息網絡的保密管理,實行“控制源頭、加強檢查,明確責任,落實制度”的原則。“控制源頭”就是從源頭抓起,千方百計防止涉密信息進入這類網絡。“加強檢查”是對已經上網的信息進行經常性的保密檢查,這是落實“控制源頭”的重要手段。“明確責任”,“落實制度”是落實“控制源頭”的基本保證。
20、涉密信息網絡的保密管理原則是什么?
答:涉密信息網絡的保密管理實行“同步建設,嚴格審批,注重防范,規范管理”原則。“同步建設”就是涉密計算機信息系統必須與保密設施同步規劃建設,是涉密計算機信息系統技術防范和管理的基礎和前提。“嚴格審批”就是涉密系統建成后要經過保密部門審批才能投入使用。“注重防范”就是涉密系統從建設到投入使用都必須突出防范,要從資金和技術上去保證。“規范管理”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嚴格的規章制度和監督措施
21、上網信息保密管理的原則是什么?
答:上網信息的保密管理實行“誰上網誰負責”的原則。凡向國際聯網的站點提供或發布信息,必須經過保密審查批準。保密審批實行部門管理,有關單位應當根據國家保密法規,建立健全上網信息保密審批領導責任制。提供信息的單位應當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健全信息保密審批制度。
凡以提供網上信息服務為目的而采集的信息,除在新聞媒體上已公開發表外,組織者在上網發布前,應當征得提供信息單位的同意;凡對網上信息進行擴充或更新,應當認真執行信息保密審核制度。
22、對進行國際聯網的單位或個人有什么保密規定?
答: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進行國際聯網的計算機或網絡中存儲、處理、傳遞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包括在對外交流與合作中經審查、批準與境外合法交流的秘密信息。涉及國家秘密的計算機或網絡不得進行國際聯網。
進行國際聯網的單位和個人,應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得利用計算機國際聯網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等違法犯罪活動;不得利用計算機國際聯網進行搜集、整理、竊取國家秘密的活動。
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進行國際聯網的計算機信息網絡中發布或談論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當發現國際聯網計算機信息網絡中有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時,應當立即向當地保密工作部門報告;任何人不得再通過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繼續轉貼、擴散、傳播國家秘密信息。
23、政府上網信息保密管理的要求是什么?
答:(1)政府上網信息要建立保密審查制度。要堅持“誰上網誰負責”的原則,信息上網必須經過信息提供單位的嚴格審查和批準,確保國家秘密不上網。
(2)涉密信息網絡必須與公共信息網絡實行物理隔離。在與公共信息網相連的信息設備上,不得存儲、處理和傳遞國家秘密信息。
(3)加強上網人員的保密教育和管理。要提高上網人員的保密觀念,增強防范意識,自覺執行有關規定。要強化監督與管理,明確責任,落實制度,確保在公共信息網上不發生泄露國家秘密的事件。
24、在網上發現國家秘密泄露的情況時該怎么辦?
答:互聯單位、接入單位和用戶,當發現國家秘密泄露的情況時,應當立即向當地保密工作部門報告。各級保密工作部門接到舉報或發現網上有泄露情況時,應當立即組織查處,并督促有關單位采取補救措施,刪除網上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
25、違反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應承擔什么責任?
答:對違反計算機信息系統網絡國際聯網保密管理規定,在進行國際聯網的計算機或網絡中存儲、處理、傳遞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進行搜集、整理、竊取國家秘密或利用電子函件傳遞、轉發或抄送國家秘密的互聯單位、接入單位和用戶,如造成故意或者過失泄露國家秘密信息,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不夠刑事處罰的,將依照有關保密法規對泄露責任者給予行政處分或處罰。
對違反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規定,不實行保密責任登記,對所提供保密的內容不負擔保密責任和義務,或在電子公告系統、談天室、網絡新聞組上發布和傳播涉及國家秘密的信息或在網上發現國家秘密泄露而不及時報告的造成不良后果的互聯單位、接入單位和用戶,保密管理部門將依法提請有關機關責令其停業整頓;對造成泄密的直接責任者,將依法提請有關機關、單位予以行政處分或者處罰;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黨政機關、國家重要企事業單位在對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國際聯網時,不經過保密審查,不采取統一傳輸出入口,而造成泄露國家秘密信息的,保密管理部門將責成有關單位對責任者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