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德麻竹筍具有鮮嫩、爽口、筍味香濃的特色,被譽為山珍。英德早在明清時期已盛產麻竹筍。2007年11月8日,國家質檢總局第161號公告,西牛麻竹筍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保護范圍:廣東省英德市現轄行政區域。
淵源
民國期間獲省農展會特等獎
麻竹筍在我市栽培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可追溯到清朝,清代道光年對英德麻竹筍有記載“麻竹長數大,大者徑尺,概節多枝叢生回枝,葉大如履”。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廣東農村概況調查報告》英德縣概況,在森林部分記述“第四區內除松林外,以取筍制干之竹為多”。這里提到的第四區指的就是西牛鎮一帶。“西牛筍干”,曾于民國十一年(1922)三月一日至七日舉辦的“廣東省第二次農品展覽會”上獲特等獎。歷史上,以西牛、沙壩出產的筍干多、質量好。
建國后,“西牛麻竹筍”逐步有所發展,特別是八十年代以后,發展更快。歷年,縣商業、供銷部門,均有筍干收購外調出口。從上述歷史記述可見,英德市的麻竹筍有悠久的種植經營傳統。到二十一世紀初,已形成規模企業十多間,在當地形成麻竹、麻竹筍、麻竹葉生產、銷售的產業鏈,西牛麻竹筍是我市廣大農民奔小康的其中一項新興產業。
發展
成為“中國優質食用筍基地鄉鎮”
隨著農村制度的改革、地方政府的推廣,英德市麻竹筍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產量不斷增加,到一九八六年,麻竹筍種植面積達6萬多畝。一九八六年廣東省山區經濟工作會議之后,根據麻竹筍易管理、生產周期短、經濟效益明顯等特點,英德市進一步引導山區人民把麻竹筍作為山區種植的優先發展品種。同時,筍制品價格的不斷上漲,麻竹筍鮮筍加工廠的建立,也提高了人民種植麻竹筍的積極性,使麻竹筍種植在以西牛鎮為中心的周邊鎮迅速擴展,大洞、九龍、石灰鋪、浛洸、連江口、黎溪、英城等鎮也把麻竹筍作為主要經濟作物進行種植。麻竹筍成了英德市農村快速致富的法寶,人們把麻竹筍稱為“剝皮黃金”。
經過多年的推廣工作,英德市麻竹筍發展非常迅速,到目前為止,英德市麻竹筍種植面積達到45萬畝,良種推廣率達到了50%,鮮筍產量為31.5萬噸(毛重),筍干產量為12600噸,總產值為2.03億元,主產區農民年人均竹筍收入1250元,占年人均總收入的41%,成為我省乃至全國最大的麻竹筍種植基地。2005年被中國經濟林協會授予“中國麻竹筍之鄉”、中國果菜產業發展論壇組委會授予“中國優質食用筍基地鄉鎮”。
目前,西牛鎮竹筍已有規模企業十多間,在當地形成麻竹、麻竹筍、麻竹葉生產、銷售的產業鏈。西牛麻竹筍的發展有利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為英德市廣大農民奔康致富創造了條件。西牛鎮區現建成投產的筍產品加工廠有巨龍、震興、旭祥、欣樂,年加工筍產品3萬多噸。主要品牌有巨龍農副產品加工廠的“鴻大”和震興農副產品加工廠的“巧口”商標產品。產品遠銷日本、香港、澳門、新加坡、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去年,生筍和筍干市場成交價均創1988年以來最高,一級筍干甚至賣到20多元每市斤。該鎮去年該行業產值突破3億元大關。截至目前,作為英德市重點食品生產加工行業,西牛鎮先后有多家生產加工企業獲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
特色
筍味香濃,筍肉鮮嫩
麻竹筍別名:甜竹、大綠竹、瓦坭竹。麻竹筍是中國傳統美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每100g鮮竹筍含干物質9.79g、蛋白質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纖維素0.9g、脂肪0.13g、鈣22mg、磷56mg、鐵0.1mg,多種維生素和胡蘿卜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而且竹筍的蛋白質比較優越,人體必需的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質代謝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維持蛋白質構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具有清渴、助消化、減肥等功能。麻竹筍具有鮮嫩、爽口、筍味香濃的特色,西牛麻竹筍表皮呈淡黃色(有“剝皮黃金”的美稱),長筒形,身長60-100厘米(筍頭露出2-3個青節),粗大(一般徑粗10-16厘米),筍頭節間部分比較爽脆,筍味香濃,節中帶嫩綠色(吃筍時一般去掉帶嫩綠色的筍節),筍尾鮮嫩,筍肉潔白,筍味甘甜、香濃。西牛麻竹筍具有鮮嫩、爽口、筍味香濃、渣少、粗纖維含量高并且可食率也同樣高等特征。
區別
單個筍重達3-5公斤以上
西牛麻竹植株高大枝葉繁茂,西牛麻竹筍粗大肉厚,單個筍重達3-5公斤以上,一般麻竹筍則約為1-3公斤。這也是與其他麻竹筍的最大區別。
西牛麻竹筍風味獨特,筍頭與筍尾各具明顯的風味特點。其筍頭節間部分比較爽脆,筍味香濃,節中帶嫩綠色(加工或食用時一般去掉帶嫩綠色的筍節),筍尾鮮嫩,筍肉潔白,筍味甘甜、香濃。筍頭與筍尾可分別成為具明顯特色風味的筍產品。
一般麻竹筍的筍頭與筍尾風味較一致,一般一同加工或食用。
探究
土層深厚,土壤肥沃
要探究西牛麻竹筍的特等品質,須從英德的地理特征開始。英德市位于廣東省西北部,北江中游,地理范圍在東經112°45′至113°55′,北緯23°50′至24°33′之間。北毗乳源瑤族自治縣、曲江縣;東鄰翁源縣、新豐縣;南及西南與佛岡、清新交界;西北與陽山接壤。全市東西寬約118公里,南北長約112公里,總面積5671平方公里,是廣東省陸地面積最大的一個縣(市)級行政區,是我國最大的“麻竹筍之鄉”。連片集中種植的麻竹林面積、麻竹筍產量及麻竹葉產量均居全國麻竹產地之首。
另外,英德的氣候特征也是原因之一。英德市地處南嶺山脈南緣,為南嶺山脈的山地丘陵地帶,全境地勢北高南低且屬南亞熱帶向中熱帶過渡的地區,生物氣候具有過渡性特點,氣候屬南亞季風型氣候,溫暖多雨,既無嚴寒,亦無酷暑,年平均溫度20.7℃,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28.8℃,最冷月為1月,平均溫度10.7℃,年平均降雨量1876.8mm,平均降雨日162天,平均相對濕度79%,全年無霜期316.7天。
英德市的氣候條件正符合麻竹生長的最佳氣候特征,這里晝夜溫差大、空氣濕度大、日照不強、溫暖濕潤的南亞熱帶丘陵山地氣候環境,促使麻竹枝繁葉茂植株高大,形成西牛麻竹筍粗大肉厚,肉質脆嫩而具有味甘甜、香濃的筍香味。
還有的是,土壤更是形成西牛麻竹筍的特等品質條件之一。山丘與丘陵之間一片片的緩坡與臺地均為紅壤土、黃壤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自然土壤肥力較好,含有較多的有機質及礦物質養分,有良好的機械組織和物理性能,透氣、保水,呈酸性反應,PH值5~6.5。陽光充足,熱量豐富,雨水充沛,無霜期長,為麻竹的生長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
?
“疏中第一珍品”
西牛鎮建制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原稱犀牛鎮,因墟鎮位于景色秀麗的連江中下游,旁邊有個犀牛潭,吸引眾多野生犀牛在此戲水而得名,解放后為了易讀易寫,而“犀”“西”同音,沿用現名。
西牛盛產的麻竹筍,廣東省英德市特產,因主產區在于西牛鎮而得名。
西牛麻竹筍麻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一般產于新歷的6月至10月,主要特色是鮮嫩、爽口、清甜、無渣、筍味香濃。享譽山珍之稱。麻竹筍富含粗纖維和蛋白質,十八種氨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維生素C等多種維生素,鐵、鍺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也相當豐富,多種維生素和胡蘿卜素比大白菜含量高1倍多,其蛋白質比較優越,為天然無污染的優良的保健食品,是筵席盤中的上乘菜肴。除了食用的營養價值外,麻竹筍藥用價值也十分突出,麻竹筍味甘、無毒,主消渴,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利氣通水,利膈爽胃等功效,多食有助消化、消滯、益壽延年。因而享有“疏中第一珍品”之譽。
從種類分,麻竹筍產品主要有筍干、熟筍尾、筍花、筍衣、筍絲、筍條、筍尖、筍片等;從制作方法分,主要有酸筍、發酵筍、腌漬筍等;從烹飪方式分,可炒、可燜、可清水煮、也可拌沙拉。隨著現代工業文明的發展,更多加工技術在筍制品行業的應用,包裝即食筍、真空鮮筍、加味食筍等花樣不斷翻新,但萬變不離宗,它的本體或說原材料還是麻竹筍,產品豐富多樣了就滿足了消費者不同的口味需求,讓他們得到不同的味蕾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