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梅鎮,顧名思義,以盛產楊梅而得名。爬多少座山,拐多少道彎,沿著蜿蜒曲折的省道,才能進入陽山最南端——楊梅鎮。
楊梅鎮很小,兩排不長的樓房就是該鎮的“神經中樞”。沒有透著古樸氣息的巷子,沒有喧嘩的人群,只有三三兩兩的村民站在街道上,感受的是大山深處那份寧靜。昨天還在大都市,今天陡然身處這個小鎮,恍如隔世,很不真實的感覺。
楊梅真是名副其實的小鎮,全鎮僅6000多人口,以外來遷居為主,而且現在一半在外謀生。由于溝壑縱橫,楊梅人或兩三戶,或四五家,散居在有水,有林,有山坳,有緩坡,可開荒種地的地方,只要能生存,就可能有人家居住。
?
?
尋幽探勝,處處是美景。近看,枯黃的葉子還沒褪去,嫩黃的枝芽已經急不可耐探出了頭,白的、黃的、粉紅的野花點綴在綠樹叢中。遠處,白茫茫的濃霧輕柔的宛如少女薄紗,一層一層纏繞著連綿不絕的山巒,高聳的山峰時隱時現,變幻出千奇百怪景象。
身臨其中,仿佛進入了世外桃源、人間仙境。
?
?
善男信女的心中,楊梅果真是有靈氣的地方。相傳,金雞山山腳下耕種的村民,看見5個騰云駕霧、白衣飄飄的老人,常現身于山頂,腳踩的白云散發祥光。虔誠的村民便在這里捐資修建了五公神殿供奉,祈求五谷豐登。香客都說有求必應,很快聲名遠揚。
于是,每年5月25日,小鎮就會一改往日安靜,突然熱鬧起來。數萬名香客,從懷集、廣寧、清新和陽山周邊地區趕來,揣著愿望,將狹窄的山路擠個水泄不通,一起前往神殿祝賀“五公誕”。以前條件差,香客進山要披荊斬棘,現在好了,一條環山水泥路直通神殿。
?
?
與金雞山遙相呼應的,是海拔500多米的楊梅村平湖自然村。驅車拐上山坡,村民小黃住在新建的兩層半小樓房,他家里除了種些沙糖桔和杉樹外,他平時還開貨車跑跑運輸,“現在就是進出山不方便,除此之外沒什么不好的,菜是自家種的,水是從山上流下的,一家人在一起就足夠了”。
?
?
現在,大山深處,多了的是一棟棟漂亮的小樓房。隨行的鎮干部說,別看楊梅小,但是村民的收入可不低,有些村民種沙糖桔,一年的收入可以達到幾十萬,讓很多人著實羨慕。
的確,久居鬧市,總會向往山里人家那份淡定、那份愜意……
?
?
楊梅名片
楊梅鎮地處陽山縣最南部,北鄰太平鎮,東接清新縣,西鄰懷集縣,距縣城49公里。全鎮總面積為15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140畝,省道S260線,公路貫通南北境內。
楊梅鎮屬高寒山區,平均海拔370米,年均氣溫18℃左右。由于冬天寒早,有霜雪,春季低溫陰雨霧大,晝夜溫差大,雨量充沛,灌溉條件好,土質深厚、土質蔬松、養分含量豐富,土地肥沃,土壤以紫色土為主,PH值適中,很適宜發展反季節蔬菜和種類水果。楊梅鎮被省列為“一鄉一品”無公害蔬菜基地之一,縣“一村一品”專業村鎮。
楊梅鎮礦產資源含量大,分布廣,主要有高嶺土,石英礦、葉臘礦、瑩石礦、鐵礦石、石灰石、黑珍珠、鋅礦等。全鎮森林蓄積量33.27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