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坊村村貌(陳偉星 攝)
沙坊村,位于連州市連州鎮西北部,距鎮政府約15千米。始建于唐末五代時期,五代楚水部員外郎石文德后裔居住于此立村。該村坐西南向東北,發源于大龍山腹地的大龍河繞村而過。2014年11月,沙坊村被評定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
村中有4座古門樓:儒林錫里、儒林毓秀、儒林坊(上和里)、儒林盛里。代表性建筑除古門樓外,還有明清時期古建筑群石挺靜故居、石萬謙故居,元至治二年(1322)石德叟修筑的水利工程官陂。
傳統民居(石振明 攝)
傳統民居有110棟,多為明清時期磚瓦建筑,面闊三間,硬山頂,中間為堂屋,兩側為二進臥房,大門正對堂屋或開在臥房一側,形成過廳。門上嵌木制月梁,浮雕精美,門額飾一對雕花木門簪。石萬謙故居是一幢封閉式四合大院,青磚木結構,兩層半高。樓上樓下設4座13間房,上下房間均設環形走廊連通。院內通道有天井采光,設12條磚柱承重。村中建有炮樓,建筑造型莊重又不失優美。
儒林錫里門樓坐西向東,為磚墻擱檁式單向二層樓建筑,懸山頂,上為陰陽板瓦面,以板瓦疊砌正脊。青磚筑卷拱門,素面石門枕,門額鑲“儒林錫里”石匾。門樓前是由青石板鋪設的半圓形地坪和一口半圓形水塘。儒林坊(上和里)為門樓、涼亭合二為一的建筑,木雕、彩繪圖案精美,建筑風格奇特。涼亭有藻井,彩繪八仙法器、飛龍戲珠、蝙蝠及祥云圖案;封檐板有祥云、花卉彩繪,山墻繪八仙彩圖。
儒林坊(上和里)門樓(石振明 攝)
沙坊村文化底蘊深厚,清同治九年(1870)版《連州志》坊表載:“儒林”在沙坊,為水部員外郎石文德立。公元938年,沙坊村始祖石文德以挽聯“月沉湘甫冷,花謝漢宮秋” 獲得楚王馬希范賞識,賜水部員外郎,并改村居“平合鄉”為“儒林鄉”。“儒林錫里”門樓匾就是為了紀念這段典故而設立。
該村傳承“耕讀傳家”祖訓,好學之風興盛,千年來,共有20位先賢在地方志書《廣東通志》《連州志》《連山縣志》等留下名字。元至治二年石德叟筑官陂,灌溉良田1頃,這一故事在《廣東通志》《連山縣志》中均有詳細介紹。沙坊村洗佛節和沙坊切粉制作技藝分別于2013年和2018年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六月初六洗佛節(劉志成 攝)
沙坊粉是沙坊村的特產,據說已有數百年歷史。沙坊粉制作工藝精細,首先精選沙坊產晚造大米,裝入籮筐后置于大龍河浸泡,讓流動的河水沖走雜質,直至撈起來手感順滑,再用大石磨磨成米漿,從石磨流入木盆的米漿平滑如鏡。用木勺將米漿舀入鐵盤,置于土灶大鍋內蒸熟成粉皮,靠太陽和自然通風曬干,然后切絲、包扎。制作好的沙坊粉具有久煮不爛、口感爽滑的特點。
曬沙坊粉(潘賢強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