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清遠發展的歷史,從開啟全國工業體制改革先河的“清遠經驗”,到全國首創的扶貧經濟開發試驗區;從源自清遠模式的“扶貧雙到”,到移民樣板的“連南模式”;從起于“江湖”走入“廟堂”的清遠農村綜合改革,再到探索城鄉融合發展的“廣清接合片區清遠片區”,清遠這座城市,每一步都烙刻著改革的印記。
開創先河的工業管理體制改革
1978年10月,清遠縣為了擴大企業自主權,調動工人的積極性,實現扭虧增盈,突破體制的束縛,先在清遠氮肥廠等4家國營工業企業試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隨后向全縣17家國營工業企業推廣,很快實現扭虧為盈。1980年7月5日至8日,時任中共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習仲勛親自帶隊到清遠調研考察改革情況并給予高度評價。當月29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批轉清遠縣國營工業企業試行超計劃利潤提成獎和改革工業管理體制的情況報告》,向全省推廣“清遠經驗”。8月1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報道清遠縣經濟體制改革經驗。“清遠經驗”在激烈的爭議聲中一步步向全省、全國推廣。1982年11月30日,國務院在全國人大五屆五次會議上作的《關于第六個五年計劃的報告》中,對清遠的改革作了充分肯定。
清遠縣氮肥廠舊貌(清遠市史志辦公室供圖)
清遠縣氮肥廠產品圖片(清遠市史志辦公室供圖)
1980年8月1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發表題為《清遠縣經濟體制改革形勢使人振奮》一文,報道清遠縣經濟體制改革經驗(清遠日報社供圖)
經濟“寒極”催生全國首創的扶貧模式
1991年2月20日,人民日報第二版刊登長篇報道《鄰近“金三角”的“寒極”》,清遠一度被稱為廣東經濟“寒極”。
1990年12月24日,人民日報經濟部副主任吳長生(左二)等記者在清郊區(今清新區)白灣鎮皇宮村采訪。
之后,人民日報第二版刊登了長篇報道《鄰近“金三角”的“寒極”》(清遠市史志辦公室供圖)
為了解凍“寒極”,1992年2月,清遠扶貧經濟開發試驗區掛牌成立,以全國首創、異地開發、體外造血、工業扶貧特色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1992年2月28日,紡織工業開發區舉行廣東省清遠扶貧經濟開發試驗區黨委會、管委會掛牌暨首批21個項目奠基典禮。(鐘榮健 攝)
據《清遠年鑒》記載,1992年6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田紀云來清遠視察,肯定扶貧經濟試驗區的做法。同年11月,國務院批準清遠扶貧經濟開發試驗區列入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序列。
進入新世紀,清遠不斷探索開辟扶貧開發新路,實現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2008年,清遠的“規劃到戶、責任到人”扶貧經驗走出清遠,成為廣東扶貧開發“雙到”工作的發源地。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清遠市建檔立卡貧困戶5.4萬戶共12.4萬人全部脫貧,261個相對貧困村全部出列,有勞動能力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8萬元,是2016年的3.5倍。2021年2月,清遠市扶貧開發辦公室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清遠農村綜合改革成為全國“農綜改樣本”
黨的十八大以來,清遠開展以黨組織建設、公共服務、村民自治中心下移為重點的農村綜合改革。
2014年11月,清遠成為第二批國家級農村改革試驗區,開展以農村社區、村民小組為單位的村民自治試點。
2014年3月27日,清遠英德市西牛鎮埡田村九個姓氏的村民聚集在一起選舉村民委員會(李思靖 攝)
2015年5月15日,清遠陽山縣黎埠鎮大龍村龍塘村小組,村中被整合的土地租給承包商種植芋頭(吳明 攝)
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方案》,其中就吸收了清遠探索村民自治的經驗做法。
2016年12月8日,連州市豐陽鎮畔水村村民在菜地上種植“連州菜心”四個大字,“連州菜心”已成為聞名遐邇的農產品。(邱煒民 攝)
廣清接合片區清遠片區打造新時代的“清遠經驗”
2018年10月2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清遠市考察調研時指出,要下功夫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這一重要指示,為廣東、為清遠指明發展瓶頸、找準著力關鍵,為廣東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2019年12月,國家發改委等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工作的通知》,廣清接合片區成為廣東省唯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英德市連樟村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工人在草莓種植大棚勞作(邱煒民 攝)
2021年5月,清遠市政府印發《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清遠(片區)實施方案》,清遠片區開展10項試驗任務及改革措施,著力破解人口、土地、農村產權等體制機制問題,以實際行動彰顯改革開放推動清遠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2021年5月15日,廣東衛視介紹廣清接合片區清遠片區的相關情況(來源:廣東衛視廣東新聞聯播欄目)
清遠英德市連樟中心村的晨曦(邱煒民 攝)
當前,清遠按照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十大行動方案”,圍繞打造融灣崛起排頭兵、城鄉融合示范市、生態發展新標桿、“雙區”魅力后花園,推進各領域各環節改革取得新成效,以改革實干精神開創新時代的“清遠經驗”,努力為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清遠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