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黃花醮儀是流行于英德市黃花鎮的一個大型民間廟會。黃花醮儀多為太平清醮,沒有宗族糾紛、械斗的現象。醮儀內容豐富,涵蓋佛、道、儒三教,文化底蘊深厚。
??? 醮儀舉行期間,鎮內各村男女老少都可到醮場內完成各種儀式活動。整個過程都充滿了一種濃郁的鄉村文化氛圍,基本保留了中國傳統醮儀文化的原始原貌。醮儀主要有:封醮、開壇、答祖、誦經、奏表、起幡等二十多個儀式,內容豐富完整,為國內所不多見。黃花醮儀主要有天醮、大醮、禾醮、燈醮等幾種,天醮10年一次,大醮5年一次,禾醮3~5年一次,燈醮2~3年一次。
??? 黃花鎮的醮儀是地方獨特宗教信仰的體現,保留了中國傳統醮儀風格特點,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淵源,內容具有相對的完整性,通過該醮儀,可以觀照中國醮儀的大概面貌,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2014年11月24日上午,民俗活動走村串戶。
2014年11月25日下午4點多,英德市黃花鎮三山村林祖婆廟前坪,人山人海,“先生”和“道士”在一處“刀梯”前拔活雞和活鴨的毛,后放進兩大缸米中,點香、燒紙錢、跪拜。
11月25日,一位男扮女裝民間法師藝人在民俗活動中表演祭神舞蹈。在傳承青黃不接的現狀下,少數年輕人繼承了此項民俗文化。
這里正在做一場醮儀,五年一次的英德黃花大醮,是清遠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的民俗文化。
整個醮儀的程序多且緊湊,幾乎不怎么休息。按照規定,到醮場的人必須吃齋飯。當天齋飯的菜肴是炒蘿卜、豆腐等。
傳統的醮儀還有點現代“幽默”。在一個搭建的小棚子內供奉著一尊財神,只是這尊財神戴著紙扎領帶,穿著真西裝,還挎著皮包。不時有村民過來上香,將紅包塞進財神的挎包內,祈求年年豐收富裕。
當天下午4點多,醮場舉行“上刀山”和“羅漢粥”的儀式。
11月25日上午,許多村民挑著食品來參加祭祀活動,興奮不已。
醮場數百人,很多人帶著裝滿衣物的塑料袋,甚至還有小學生的書包,等著“過刀山”喝羅漢粥,為求平安。
豎起刀桿之前,用活雞鴨來祭祀祈求平安。
民俗活動的重頭戲:上刀山,許多村民帶著衣物床被排隊上刀山。據傳,人使用上過刀山的衣、被后身體健康,出行平安。
其實“刀山”是用9把刀將兩根竹竿固定的“刀梯”。兩名打醮人拔掉事先準備好的活雞和活鴨身上的毛,放進兩缸大米當中。不過拔毛時發生一個小插曲,雞和鴨子逃跑了,引得人們哄堂大笑。
儀式結束,“先生”上“刀山”,在上面,用一根繩子將在場的人拿的衣服過了“刀山”再放下,以驅邪避災祈求平安。
11月25日,村民們等待喝“羅漢粥”。
羅漢粥的儀式大致相似,該儀式結束后,數百村民排隊喝粥,圖平安吉祥。
英德市政協文史委員會主任林超富介紹,活動舉辦時,附近村莊無論男女老少,無論在家務農還是外出工作,都積極回來參加,加上舞獅等其他民俗活動的舉辦,比過年還熱鬧,是方圓數十里重大的民俗活動。
民間打醮有嚴密的組織機構。主要有“大總理”1人,“總理”16人,“緣首”大概70人。“總理”是“話事人”之一,打醮前,十多位“總理”首先要集中起來商量有關事宜,商量好后,通知“緣首”,因為“緣首”都分布在各個村民小組,依靠他們逐個通知村民打醮的時間、地點等。還要籌措打醮所需的資金。
通知下達后,上千人著手準備搭建打醮需要的木棚,即“醮廠”;還要寫好各處需要張貼的對聯等等。打醮開始后,邀請民間打醮人開始了打醮的各種儀式,包括上刀山、過火海等項目。直到12月26日上午,活動持續了三天四夜后,才告結束。
融合佛、道、儒三教的醮儀文化
醮儀本是道士祭神的禮儀,黃花鎮廟宇眾多,這里的醮儀屬大型民間廟會。
黃花醮儀為太平清醮,醮儀融合佛、道、儒三教,文化底蘊深厚,主要有天醮、大醮、禾醮、燈醮等幾種,天醮10年一次,大醮5年一次,禾醮3至5年一次,燈醮2至3年一次。
醮儀主要有:封醮、開壇、答祖、誦經、奏表、起幡等二十多個儀式,內容豐富完整,為國內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