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在這個關鍵節點,中央再次召開最高規格的民營企業座談會,釋放了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信號。在這次的大會后,科技力量和制造業當家成為了當下討論的熱點。
如何將政策春風轉化為發展實效?怎樣破解影響民營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清遠高新區怎么干?
“清遠國家高新區”公眾號推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鼓足干勁開新局”系列報道,聚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一同領會其中的深刻內涵,精準捕捉釋放的關鍵信號,全方位探索清遠高新區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新方向,敬請垂注。
制造業
成為高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
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制造業當家,是這次民營企業座談會上透露的另外一個信息。而在2025年開年的第一天,廣東省召開了高質量發展大會。這兩次會議的共同主題就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強調制造業當家。
高新區始終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持續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轉型,培育打造“3+3”百億級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涌現一批優秀企業。
銅到底可以壓延加工到多薄?
清遠楚江高精銅帶有限公司(下稱“清遠楚江”)生產的高精密度銅帶最薄的厚度僅為0.05毫米,也就是50個微米,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直徑的十分之一左右。
薄,意味著有更好的傳導性,更加廣泛的運用空間,也意味著技術難度的增加。這些從進廠時的銅原料,經過加工,慢慢地變成了用手都可以輕易撕裂的銅板帶。從0.1毫米的銅帶材,再到0.05毫米的銅帶材,銅不斷變薄,身價卻不斷飛漲,每一次變身,附加值上漲數十倍乃至百倍。
△在清遠楚江高精銅帶有限公司,剛出爐的銅板帶退火降溫,經過40分鐘左右,銅板帶質量發生改變,可謂是“浴火重生”。(朱梓恒 攝)
近年來,清遠楚江圍繞產品創新、設備創新、綠色節能環保技術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項目研發工作。依靠技術創新,企業在銅板帶這個細分領域牢牢占據頭部的位置,成為華南地區銅板帶市場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一。
隨著市場對于金屬制品的需求不斷增大,清遠楚江決定將普通銅板帶廠升級為高精銅板帶廠,同時再建設一個新的高精銅板帶廠,以適應市場需求。
而高新區大力支持推動清遠楚江增資擴產的做法,也堪稱政府大力支持制造業企業的典型。
此前,清遠楚江共占地110畝地,分兩期進行建設,第一期建設的是普通銅板帶廠,第二期是高精銅板帶廠。
普通銅板帶廠升級成高精銅板帶廠,這是清遠楚江投入資金設備就可以解決的,但是再建一個新廠,涉及的方面就很多,尤其涉及一大片的連片土地。
△清遠楚江高精銅帶有限公司。(朱梓恒 攝)
按照清遠楚江的構想,新建廠房以及配套需要60多畝土地。在清遠楚江的周邊,除了其他建成投產的工廠,緊靠工廠的只有一塊土地還沒有建設,但已被一家地產開發商拿下作為房地產項目開發。也就是說,清遠楚江的延伸開發,首先要做通該地產開發商的工作,其次還涉及土地性質規劃的調整等一系列瑣碎而復雜的問題。
“如果在高新區的另外一個地方把一塊地給清遠楚江,那么新建立的廠房就意味著在生產、管理、運輸等各個方面并沒有起到成本控制的作用。也就是說,清遠楚江完全可以找到其他土地政策更優惠的經開區來建設新的廠房”,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建文說。
為了將清遠楚江新建廠房留在高新區,高新區領導班子開啟了各種協調工作。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經過高新區領導班子的不懈努力,最終,這塊65畝的土地成功流轉給楚江銅業進行第三期開發建設。
清遠楚江新增的65畝地,將實施建設年產6萬噸的高精密度電子紫銅帶箔項目,并以清遠楚江為基礎建設華南產業基地,配套建設區域性銅基材料產業研發中心。屆時,公司總規模將達15萬噸,年銷售收入100億元以上,年納稅額1.6億元。
清遠楚江的增資擴產幾乎涵蓋了高新區推動優質企業增資擴產的三種形式,即通過現有廠房進行增效擴產、技術改造建設來推動提升、千方百計解決龍頭企業土地“瓶頸”等。這也成為了高新區推動優質企業增資擴產的典型代表。
據了解,近年來,高新區堅持高位統籌,圍繞主導產業的產業鏈進行招商。高新區根據“3+1”主導產業,繪制了產業鏈圖譜,通過瞄準產業鏈上下游目標企業,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外溢項目,從而帶動整個產業升級發展,提高高新區主導產業的競爭力和韌性。
在做強做大傳統產業集群的同時,高新區還做實“引”“育”文章,尤其在探索以行業協會為主體的全鏈條招商模式,深挖產業鏈資源,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卓有成效。
△廣匯國際鐘表產業城項目于2020年開始投資建設。項目依托廣州市鐘表行業商會,引進鐘表產業集群,目前已完成一、二期建設,三期正如火如荼建設中。(朱梓恒 攝)
高新區依托廣州鐘表產業協會、花都演藝裝備產業協會等,推進廣匯國際鐘表產業城、演藝裝備產業城等專業化園區建設,促進大灣區產業鏈向高新區擴展延伸,形成了高新區的特色產業集群。
為了打造產業高端、企業高精、產品高質、技術高新、服務高效的“五高”產業結構體系,高新區立足高新區產業現狀,提出著重打造“3+3”百億級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重點培育豪美新材、先導稀材(目前產值已破“百億級”)、楚江銅業三大優質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為百億級頭部企業。
同時,依托廣匯國際鐘表產業城、陳田匯汽車零部件再制造基地和百嘉、蓮湖聲光電產業園打造具有高新特色的鐘表、零部件和舞臺燈光三大產業集群,爭取在“十五五”期間,以三大頭部企業和三大特色產業集群為帶動培育百億級產業集群,打造千億級產業園區。
高新區在三個方面來壯大轄區優秀制造業企業。一是狠抓工業匹配度,助推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二是加快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三是利用各類惠企政策,為企業降本減負。
△2024年,先導科技集團在清遠地區突破“百億級”,產值為175億元,同比增長29%。(朱梓恒)
一系列務實的舉措讓轄區的一批優秀制造業企業脫穎而出,出現了包括廣東順博鋁合金有限公司、廣東億源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圣力(清遠)鋼制品有限公司、廣東聚石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桂鑫鋼鐵有限公司、廣東世騰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新安天玉有機硅有限公司、清遠愛機汽車配件有限公司、金祿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蒙牛乳業(清遠)有限公司、欣強電子(清遠)有限公司、清遠市富盈電子有限公司等一批優秀的制造業企業。
事實上,在整個2024年,高新區緊緊圍繞“3+1”主導產業發展目標,堅定不移地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位于電子信息產業園的騰訊云計算數據中心。(朱梓恒 攝)
高新區2024年工業數據顯示,高新區呈現出“主導產業拾級而上、現代化產業體系穩健發展”的強勁態勢。在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的雙重作用下,全區3個主導產業及1個重點培育產業合計完成工業增加值63.27億元,同比增長16.1%,占規上工業的比重提升至52.3%,拉動規上工業增長8.9個百分點。
先進制造業是新型工業化的主牽引,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支撐。在主導產業的帶動下,全區先進制造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80.99億元,同比增長19.5%,占規上工業的比重提升至67.0%,主體地位日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