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千萬工程”的契機下,橫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順勢而為,以強化薄弱學科為關鍵突破口,深挖自身建設潛力,積極破解就醫難題,從基建、設備、服務、人才等方面多管齊下,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加速升級,為社區百姓健康撐起堅實護盾,為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注入蓬勃活力。2024年度,該中心門診服務人次同比增長9.14%,住院服務人次同比增長31.35%,居民健康檔案、老年人健康管理、家庭醫生簽約等十七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任務均超額達成。
一、擴建院區、升級設備,強化“硬實力”。橫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積極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6000 多萬元,用于二期擴建工程和購買相關配套設施設備。其中投入2300多萬元購置醫療設備設施,在全區基層醫療服務機構中率先引進高清腹腔鏡等高端設備,成為清城區目前唯一一間利用腹腔鏡實施微創手術的公立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填補了清城區基層公立醫院腹腔鏡微創技術項目空白。目前,該中心擁有電子胃腸鏡、腹腔鏡、宮腔鏡、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機、64排螺旋CT、DR、心臟彩超、LEEP環切電刀、電子陰道鏡、C13呼氣分析儀等一批先進儀器設備并已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醫療衛生服務“硬實力”。橫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期擴建工程總建筑面積約4200平方米,樓高5層。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醫療設備全部購置完畢并有序進場。二期工程新增了3個門診和50多個床位,投入使用后,該中心可同時容納500人就診,群眾就診條件、醫療服務水平將得到進一步的改善,為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二、專科聯盟,名醫帶動,送醫“家門口”。橫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婦產科、外科建立專科聯盟,并設立高清無痛胃腸鏡窺查及早診早治、胃腸息肉內鏡下切除術等多個醫療技術項目,成為全市屈指可數的基層醫療機構腹腔鏡、胃腸鏡等高精度微創手術“領頭羊”。同時,清城區醫共體總醫院(清城區人民醫院)專家定期到中心進行腹腔鏡、胃腸鏡技術操作帶動和指導,使中心可常規化開展腹腔鏡、無痛胃腸鏡檢查及治療。對于檢查中發現患有消化道腫瘤、癌前病變等需上級醫院進一步檢查及治療的患者,該中心直接與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無縫對接,聘請相應的專家團隊下沉合作開展手術,讓當地群眾能在家門口享受省城三甲醫院及市內優秀專家團隊醫療服務。自建立專科聯盟以來,共完成胃腸鏡微創手術2600多例,腹腔鏡、宮腔鏡等高精度微創手術379臺,滿足群眾就近就醫、就近手術、就近享受醫保的客觀需求,讓優質醫療資源“觸手可及”,守護“百千萬工程”健康本錢,推動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
三、信息互通,流程優化,提升滿意度。橫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先行先試,在全區率先實施清城區衛生健康系統推進智慧醫療項目,“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模式,全面推廣醫療機構信息互通共享工作,打破信息壁壘,使病人病案、診治情況、檢查檢驗結果在全區公立醫療機構之間互認,實現醫療信息全面對接。目前,該中心醫療、公衛系統已全部上線使用,基本實現醫療公衛系統互聯互通。同時,該中心推進社會保障卡和居民健康卡“互認融合”,實現社保卡、電子社保卡、電子健康卡在窗口辦理掛號、就診等就醫全流程應用,實現了“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群眾診療體驗滿意度不斷提升,為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四、雙向互派,外引內培,練就強技術。橫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積極搭建人才“雙向互派”平臺,選派醫務骨干分批到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清遠市人民醫院、清遠市中醫院、清城區人民醫院等合作醫院進行輪訓,并邀請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清遠市中醫院、清城區人民醫院定期分批(每周至少1次)下派專家到該中心坐診、手術、授課,引導技術、人才下沉。今年以來,共選派24名業務骨干外出進修學習,聘請專家教授坐診626人次,引進34名專家到該中心多點執業,補齊專科技術短板弱項,提升了醫療人才的專業水平。同時,積極培養業務骨干業務能手,激活“自身造血”功能,積極落實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措施,自主培養院感兼職和專職人才,并發揮該中心現有11個高級職稱人才、33個中級職稱人才的示范引領、技術帶動作用,建立健全內部跟班學習、師帶徒傳經、系統內優化、考核評價等機制,全面提升醫務人員綜合服務能力,筑牢基層首診的第一道防線,為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供稿:體制改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