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
清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民政工作
尤其是在社會救助保障政策
高齡老人長壽金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等方面
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
本期《雙周發布》邀請
清城區民政局副局長楊偉光
就廣大市民群眾比較關心的
社會救助保障政策進行解讀
問
當前,清城區的社會救助保障政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
社會救助是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社會救助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養、孤兒養育、殘疾人兩項補貼以及臨時救助等。
問
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每年都有所調整,清城區2022年各類社會救助的標準是多少?
答
2022年,清城區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88元,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252元。福利機構集中養育孤兒供養標準為每人每月1949元,社會散居孤兒供養標準為每人每月1313元。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新標準目前正在制定,擬定城鄉低保標準為每人每月877元、762元;城鄉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為每人每月1403元、1219元。
問
目前,清城區各類保障的對象分別有多少人?
答
目前,清城區低保對象3101戶、6619人,其中農村2594戶、5692人;城市507戶、927人。特困供養對象1715人,其中農村1566人、城市149人;分散供養1557人、集中供養158人。享受殘疾人兩項補貼對象11397人,其中享受生活補貼2219人;享受護理補貼9178人。孤兒保障對象46人,其中集中養育孤兒19人、散居孤兒27人;普惠型兒童1072人,其中重病、重殘兒童741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331人。
問
清城區社會救助保障政策當中包含一項臨時救助,主要針對哪些對象?
答
清城區的臨時救助對象,根據困難類型分為支出型救助對象和急難型救助對象兩類。其中,支出型救助對象,是指因教育、醫療等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導致基本生活一定時期內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急難型救助對象,是指因突發疾病、遭遇火災、交通事故、意外傷害、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難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需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的家庭或個人。
問
針對困難群眾,清城區還開展了哪些關愛活動?
答
為進一步加強對困難群眾的關心關愛,清城區經常組織工作人員并充分調動黨員干部、志愿者等力量開展入戶走訪、關心慰問困難群眾,及時了解他們的基本生活。在防寒防汛、春節元旦等期間,堅持開展慰問走訪,及時解決他們的訴求,保障困難群眾權益。
問
目前,清城區高齡老人長壽保健金的發放對象及發放標準有哪些?
答
清城區高齡老人長壽保健金的發放對象為具有清遠市清城區戶籍、年滿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
清城區的發放標準分為三個檔次:
一、10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可領取長壽保健金300元;
二、90至99周歲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可領取長壽保健金100元;
三、80至89周歲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可領取長壽保健金50元。
問
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如何申請長壽保健金?
答
首先是提出申請。長壽保健金應由符合條件的老人本人提出申請。失能老人可由其法定贍養人提出申請;福利機構收養人員可由福利機構代為申領;散居特困人員可由村(居)代為申請。
(二)村(居)委會核查公示。
(三)街鎮民政部門審核上報。
(四)區民政局審批。區民政局在收到各街鎮民政部門申報后,在5個工作日之內完成審批。
問
目前,清城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情況如何?
答
目前,清城區重視不同層級的養老服務機構體系建設,在街鎮一級建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在村(社區)建立居家養老服務站,逐步建立起區、街鎮、村(社區)三級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截至目前,清城區已建成可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和居家養老服務的各類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共16家。計劃到今年年底前,全區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將達到100%。
轉自:清城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