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工匠檔案(9) 采訪時間:2021年9月17日 采訪地點:佛岡縣湯塘鎮廣東國珠吹瓶設備有限公司 工匠姓名:鐘聲 人物職務:技術部工程師 從業時間:15年 擅長領域:吹瓶機電氣智能控制 曾獲榮譽:廣東省首批揚帆計劃人才工程“骨干人才”、清遠市崗位技術能手標兵、2016年清遠市技能先鋒、 清遠市佛岡縣第五批拔尖人才、佛岡縣十大道德模范、佛岡縣骨干人才等 工匠心得:技術創新無止境,分享才能獲得、共享才能共贏 主辦單位:清遠日報社 清遠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清遠市檔案館 |
在佛岡縣湯塘鎮廣東國珠吹瓶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珠吹瓶公司”)生產車間內,工程師鐘聲與同事正在緊張調試著機器。近期,他們有幾臺自主研制的吹灌旋一體機要交到客戶手中,大家加班加點趕工期,絲毫不敢耽擱手中的交貨任務。
今年39歲的鐘聲是湛江人,2012年入黨,現任國珠吹瓶公司技術部工程師。2006年,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系,隨后進入廣東國珠吹瓶設備有限公司技術部工作,從此便與吹瓶機電氣智能控制結下不解之緣。他是“國珠集團職工創新示范基地”骨干成員之一,領銜創立了清遠首屆“電氣智能控制大師工作室”,獲得11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帶領團隊研發國內領先的吹瓶機生產技術
國珠集團公司創建于1993年,是一家集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生產制造為一體的外商獨資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產全自動塑料模具、全自動旋轉式吹瓶機、半自動吹瓶機、注塑機、PET瓶胚、PET瓶等產品,市場覆蓋全國,產品部分出口日本、俄羅斯、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隨著人們對飲料需求的增大,飲料包裝行業也迅速發展。塑料瓶子的生產離不開吹瓶機。“當時剛進入國珠集團時,旋轉吹瓶機處于研發階段,電氣控制人才緊缺,我跟著公司的工程師從硬件、軟件兩塊著手,一步一個腳印參與到研發設計中。”鐘聲說。
2010年,他參與研發生產了24工位大模架全自動旋轉式吹瓶機,該機型穩定性好,產量大,效率高,開創國珠集團吹瓶機械技術里程碑,提供了強有力的電氣技術支撐。
從國珠集團第一代吹瓶機技術開始,鐘聲全程參與及帶領團隊研發生產的吹瓶機,解決吹瓶設備的關鍵自動化控制技術問題,目前已經歷了五代技術創新升級,該技術在國內同行處于領先地位,產品覆蓋國內外。
“基于我們自動化的創新,能夠把我們所學到的一些技能,應用到設備上面,讓設備更加高效高速。在疫情的影響下能夠逆勢增長,也是由于我們團隊努力的一個結果。”鐘聲如是說著。
國珠集團的“多規格型號高速全自動旋轉式吹瓶機智能控制系統”“機械封口”“伺服拉伸”“開合模與底模聯動”“吹灌旋一體機”“吹瓶與灌裝斷電同步技術”等10多個機械運動結構和電氣自動化控制項目均領先于國內同行,“基于新型智能主控柜母線系統的吹瓶機”等電氣智能控制同步甚至超越國外設備。
11項設計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走進鐘聲的辦公室,一塊大屏幕映入眼簾,上面可以實時看到國珠吹瓶公司在全球各地的客戶吹瓶機設備的運行場景、各項參數。鐘聲時刻關注視頻監控、在線監測的數據,對設備的壓力大小、運行工況等信息進行監測,確保設備穩定運行。
在國珠吹瓶公司工作15年,鐘聲在開展吹瓶機技術革新、技術改造和技術攻關方面貢獻突出,并取得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吹瓶機械行業系統有較大影響。
鐘聲大膽推進電控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指揮技術團隊經過反復的實驗和深入研討,研制了高壓氣回收用于吹瓶機預吹工藝,最終實現全自動旋轉吹瓶機實現高壓氣回收,實現節能減排,進一步推動了高速高效旋轉吹瓶機的發展。他自主研發設計的“ 全自動十工位旋轉式吹瓶機”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高壓氣智能回收的預吹系統”“一種快速換模結構”“蓮花頭自轉結構”“一種星輪傳動裝置”等11項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其中“一種耐熱瓶全自動吹瓶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面對智能時代的迭代演進、自動化技術的倍速發展,鐘聲始終毫不松懈,不斷創新,用更精湛的技術,搭建更安全的產品架構,為客戶提供更貼心的服務。“我們做每一件事都要有一個過程,過程肯定艱辛,這個過程未必被人認可,但我個人體會就是要實實在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將來肯定會有突破。”鐘聲告訴記者。
因為工作出色,他先后獲評清遠市崗位技術能手標兵、廣東省首批揚帆計劃人才工程“骨干人才”、清遠市技能先鋒、清遠市佛岡縣第五批拔尖人才、佛岡縣十大道德模范、佛岡縣骨干人才等稱號。
創建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在公司內,鐘聲還是“國珠集團職工創新示范基地”骨干之一,其領銜創立了清遠首屆“電氣智能控制大師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促進了吹灌旋一體機及自動化生產線高質生產,其中如高速PET吹瓶機被評為2018年度珠江西岸先進制造業機械,是全市唯一的一個裝備機械并獲得了69萬元的扶持;創造了將物聯網和智能控制技術全面應用于吹灌旋一體機的生產、銷售、售后服務的新技術;培養了多位電氣智能技術人才。
據介紹,技能大師工作室主要是服務和推動研發生產,提升員工整體素質和技能,通過組建工作室,配合研發技術部實施技術改造,解決生產技術難題,推動企業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通過開展企業內部技術交流,加快培養一批高技能骨干,形成技術創新團隊,為技術創新、工藝改革等提供交流平臺,建立高技能人才技術技能創新成果的傳承機制,并將技術技能革新成果和絕技絕活加以推廣。
“技術創新無止境,分享才能獲得、共享才能共贏。”鐘聲介紹,目前,技能大師工作室有10名核心骨干,通過以點帶面,培養了多位電氣智能技術人才,促進了吹灌旋一體機及自動化生產線高質生產,創造了將物聯網和智能控制技術全面應用于吹灌旋一體機的生產、銷售、售后服務的新技術。“我們團隊不滿足于現狀,不斷探索新技術,敢于去選擇別人不敢選用的方案,不斷突破技術壁壘。”
在他看來,當下,中國制造業正在經歷從“制造”到“智造”的過程,需要千千萬萬掌握絕招絕技、有技能本領的青年工匠。“作為一名基層的技能人員,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帶動身邊的年輕技能人員,走技能成才、技能創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