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遠,有一大批具有工藝專長、技能高超、精益求精、敬業奉獻的能工巧匠,他們長期堅守生產服務一線崗位上,以高超的技術和追求極致的工匠之心,為這座城市發展揮灑著青春熱血和汗水。他們都有一個統一的稱號——清遠工匠。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十大行動方案”,深入實施人才強市和創新驅動戰略,大力弘揚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嚴謹專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激勵高技能人才在推動清遠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建功立業。清遠日報社聯合清遠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推出《清遠工匠檔案》欄目,通過挖掘他們的故事,展示“清遠工匠”在新時代的敬業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合作進取的團隊精神、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傳遞榜樣力量,以工匠精神引領清遠高質量發展。
清晨七點二十分,34歲的張漢東就已經準時出現在車間,開啟了嶄新而忙碌的一天。他是清遠敏惠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的模具課長,主要關注從工裝模具角度提升生產效率和核心技術攻關。該公司成立的技能大師工作室4年來,不僅攻克了一項項技術難題,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培養及帶動了許多技能人才的成長。
“神秘是需要技術攻克的”
家鄉在清遠英德的張漢東,童年就對汽車有著許多的憧憬和想象,“小時候看到馳騁而過的汽車,感覺神秘又高大上。”他一邊檢查著車間的汽車模型外殼,一邊回憶道,眼神中透著光。工作以后才知道,原來組成汽車的每一個小小的零件,都蘊藏著巨大的學問。“神秘是需要技術攻克的。”他認為,想要做成好車,就必須潛下心來耐心鉆研汽車零部件的每一個生產流程。
張漢東的工作是全程負責主導項目構思設計成品導入,工裝模具的導入品質把關等。2015年3月,張漢東首次提出了異形產品自動化取件治具的設計,取消了人工取件的問題,并延展到了公司其他同類型產品,極大提高了作業效率。同年10月,他再次提出引入模具水路清洗機系統,對模具水路流量清洗效果顯著 ,此舉有效改善了模具的冷卻效果極大提升了產品合格率。2017年8月,張漢東負責多個大中型模治具的整改,有效提高了原材料的投入產出比。
提起那些為攻克技術難題而披星戴月的日子,他對某知名品牌汽車的C柱外蓋板模具開發經歷記憶尤深。
汽車C柱板在注塑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形偏的問題,產品報廢率高,對技術人員來說是一次嚴峻的挑戰。而該汽車品牌對品質、外觀要求非常高。面對客戶的嚴苛要求,張漢東和團隊前后摸索了半年,針對產品報廢率不斷改進技術。曾連續30個小時不眠不休研發,終于成功讓該零件的生產一次成型,投入量產達成品質要求。
每天他都會在車間現場觀察,尋找問題點,詢問車間同事的意見,收集各類問題,再返回自己的工作室,開始一天的研究。
“針對問題解決問題。”2018年,敏惠公司成立了“清遠汽車表面處理技能大師工作室”。張漢東和其他5個同事作為各個生產技術環節的代表,進行了多項技術的研發改善。截至目前,他個人獲得了11項專利技術,團隊獲得了27項專利。通過技術創新,該團隊2020年為公司效率提升績效達400萬,新工藝新產品年營業額增加5000萬。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于細節處看工匠精神。“要提高公司流水線生產的效率,就必須著手生產流程的細節,發現別人所看不到的問題。那些容易被忽視的地方都是我工作發力的重點。”在張漢東的監督和整改下,車間加工汽車零部件時產生的毛絲和報廢物料都大大降低。
對張漢東和他的團隊來說,每進步一秒,背后都要付出成千上百次的嘗試和努力,不斷突破技術難題。
形偏、毛絲、印痕,這些缺點是注塑類零件的通病極易出現,直接影響了產品品質和外觀。經過不斷調整,優化再優化,張漢東終于把單個零件的生產時間控制在50秒,比之前節省了10秒,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看上去雖然是短短的10秒,但背后需要付出無數個十秒的汗水。”張漢東通過不斷和自己較勁,向客戶和公司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從業7年以來,張漢東憑借自己對效率的執著和創新精神,從一名勤懇踏實的普通員工成為了模具課長和企業內部培訓師。他樂于總結方法、分享經驗,先后培訓員工3000多課時,培訓了100多名高技能人才。
“不要懼怕失敗,只有經歷失敗,才有可能成功。”這是他培訓員工時強調最多的一句話,“失敗十次、千百次也沒有問題,最重要的是發現失敗的原因,總結問題,落實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