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據《廣東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關于開展全面攻堅劣Ⅴ類國考斷面行動的命令》、《廣佛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攻堅方案》等有關文件要求,堅決打好樂排河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特制定本方案。
一、攻堅目標
2019年,樂排河興仁橋斷面達V類,2020年樂排河興仁橋斷面穩定保持V類
二、攻堅范圍
清遠市清城區石角鎮,面積約181平方公里,其中樂排河流域面積約92.2平方公里。
三、攻堅任務
針對樂排河存在的主要問題,堅持以整治目標倒排工作任務,明確整治進度,落實整治責任,強化監督問責,堅決打好打贏樂排河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清城區人民政府是樂排河水污染防治攻堅的責任主體,市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加強指導督促。重點抓好以下攻堅任務:
(一)建立健全污染源臺賬。
工作目標:建立并持續更新完善各類水污染源臺賬。
工作重點:以河長制和網格化監管為依托,全面摸清區域內排水戶、工業污染源和“散亂污”工業企業(場所)、畜禽及水產養殖等污染源基礎信息,并登記造冊、標上地圖,同時查明區域內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情況、重點工業源工業廢水收集處理情況及畜禽養殖糞污處理處置情況,形成工作臺賬并持續更新完善。(責任主體:清城區人民政府;市指導部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
(二)全力治理生活源。
1.全力推進污水管網建設
工作目標:樂排河污水處理廠新建污水管網約19.5公里,其中2019年新建污水管網約10公里,2020年新建污水管網約9.5公里。2019年,完成樂排河(清遠段)截污管網及污水提升泵站升級改造工程。
工作重點:推動區域內污水全收集,全面推進城市配套污水管網建設。加強管網改造,抓緊排查“病害”管網、“僵尸”管網、“斷頭”管網,準確掌握污水管網缺失、病害、錯接漏接、建成但未通水使用等情況,逐個進行修復、連通,提高已建管網使用率和污水接管率。雨污合流區域要因地制宜結合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城市雙修”等工作加大雨污分流改造力度,暫難改造的采取建設調蓄設施、增大截流倍數等措施。樂排河污水處理廠新建污水管網約19.5公里,其中2019年新建污水管網約10公里,2020年新建污水管網約9.5公里。提升樂排河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負荷率和進水濃度,有效提升氨氮進水年均濃度。(責任主體:清城區人民政府;市指導部門:市水利局)
2019年完成樂排河(清遠段)截污管網及污水提升泵站升級改造工程,完善樂排河13公里截污管道沿線主干排污設施。工程內容包括完成搶修樂排河截污管兩處破裂處,對沿線新增排污口進行截污,并對樂排河全長約13公里的截污管網進行全線檢測,對檢測出來的問題逐一修復。加快完成管網驗收及與石角鎮政府的移交工作,做到合格一段,立即接收一段,以確保截污管道和泵站得到有效管理、長久運行。(責任主體:市水利局)
2. 加快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工作目標:2019年啟動樂排河污水處理廠擴建,2020年完成擴建樂排河污水處理廠,新增處理能力2萬噸/日。
工作重點:2019年啟動樂排河污水處理廠擴建,2020年完成擴建樂排河污水處理廠,新增處理能力2萬噸/日。(責任主體:市水利局、清城區人民政府)
3. 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染治理
工作目標:到2019年底,91個自然村建成生活污水處理設施,2020年行政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到2020年,村莊保潔覆蓋面達到100%。
工作重點:到2019年底,實現91個自然村建成生活污水處理設施,2020年行政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所有自然村生活垃圾有效處理處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總處理規模達0.16萬噸/日以上,80%的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處理。區域范圍內行政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強化農村垃圾收集處理,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責任主體:清城區人民政府;市指導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健全完善“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2019年底新增89個壓縮站或收集點,2020年,村莊保潔覆蓋面達到100%。(市城市綜合管理局)
(三)強化工業源治理。
1.強化工業企業達標治理
工作目標:確保工業企業全面穩定達標排放,著力削減重點行業和排污單位的污染負荷。
工作重點:優化產業規劃布局,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入園集聚發展,實現污水統一處理。加強環境監管,確保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推行重點涉水行業企業廢水廠區輸送明管化,實行水質和視頻雙監控,加強企業雨污分流、清污分流。(責任主體:清城區人民政府;市指導部門:市生態環境局)
2. 深入推進工業集聚區提質增效
工作目標:到2019年底,村級工業區完成環境整治,重點工業集聚區綠色化水平顯著提升。
工作重點:按照“清理淘汰一批、整治提升一批、強化監管一批”的原則,重點強化廣州(清遠)產業轉移工業園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提升清潔生產水平。大力推進工業集聚區廢水集中處理,加大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及自動在線監控裝置監管力度,確保全面、穩定達標排放。(責任主體:清城區人民政府、廣州(清遠)產業轉移工業園管理委員會;市指導部門:市生態環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3. 徹底整治“散亂污”工業企業(場所)
工作目標:2019年9月底前完成區域內散亂污企業(場所)的清理整治。
工作重點:按照《清遠市“小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行動工作方案》要求,2019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區域內8家“散亂污”工業企業(場所)的清理整頓工作。建立動態整治清單,建立整改銷號制度、依法整治一個,銷號一個。完善長效監管機制,及時復查鞏固整治成果,防止回潮反彈。(責任主體:清城區人民政府;市指導部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
(四)加強農業源防治。
1.強化畜禽養殖污染治理
工作目標:開展樂排河流域畜禽養殖專項清理整治工作;到2019年底,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80%以上;到2020年底,配套率達到95%以上。
工作重點:2019年3月底前制定畜禽養殖區域管控一張圖,2019年底完成樂排河流域兩岸100米畜禽養殖專項清理整治工作。同時,進一步全面排查樂排河流域兩岸500米畜禽養殖情況。2019年底前規模畜禽養殖場(小區)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80%以上,2020年底前達到95%以上;2020年底前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要達到75%;畜禽散養戶需實行圈養,配備沉淀池、化糞池等污染防治設施,不得隨意堆放和排放糞污,禁止向自然水體或者其他區域直接排放畜禽糞便、沼液、沼渣或者污水。加強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整治,2019年底前關停34家規模養殖場/專業戶,嚴格控制和規范散養行為,實行圈養、禁止放養,散養密集區要實行畜禽糞便污水分戶收集、集中處理利用。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執法監管,規模化生豬養殖場實施在線智能防控并納入當地環保部門監管平臺和農業部門畜禽養殖直聯直報信息平臺。通過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全面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責任主體:清城區人民政府;市指導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
2.加強水產養殖污染防治
工作目標:到2020年底,基本實現區域內水產養殖密集區水污染治理。
工作重點:采取調優品種優化布局、完善尾水治理設施、生態養殖循環利用等方式,積極推進水產養殖密集區水污染治理。(責任主體:清城區人民政府;市指導部門:市農業農村局、市生態環境局)
(五)全面清理整治入河排污口。
工作目標:到2019年底,基本實現樂排河干流區域旱季生活污水無直排。到2020年底,基本實現樂排河支流區域旱季生活污水無直排。
工作重點:2019年6月底前完成62個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建立區域入河排污口清單,明確排污口編號、位置、排放主體、排放規模、排放強度、排入水體及設置審批、監督管理等信息。加強樂排河污水處理廠人工濕地管網和植物的維護,保障樂排河污水處理廠出水穩定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標準及廣東省地方標準《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時段一級標準的較嚴值。2019年底前全面取締和清理樂排河干流區域內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河排污口,基本實現區域旱季生活污水無直排。2020年底前全面取締和清理樂排河支流區域內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河排污口,基本實現區域旱季生活污水無直排。(責任主體:清城區人民政府;市指導部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利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六)全面推進樂排河綜合整治。
工作目標:到2019年底,樂排河水質得到明顯改善。
工作重點:落實《清遠市城市藍線規劃》,清理樂排河及其支流兩岸的違法占地和違章建筑,推進污水截污工程,加強淤泥清理、排放、運輸、處置的全過程管理,避免產生二次污染。鼓勵設計、治理、養護一體化模式,推進河道保潔、生態治理和長效養護,到2019年底,樂排河水質得到明顯改善。(責任主體:清城區人民政府;市指導部門:市水利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七)實施水生態擴容提質。
1.保障生態流量
工作目標:保障樂排河生態用水需求。
工作重點:2019年8月底前,進一步開展樂排河生態補水方案研究,恢復樂排河水體流動性,結合《清遠市樂排河水質達標方案》,在枯水期考慮將北江、大燕河、小坑水庫、六房水庫等引水至樂排河,保障枯水期生態基流。(責任主體:清城區人民政府;市指導部門:市水利局)
2.加強生態緩沖帶建設
工作目標:恢復河流良性生態系統,構建綠色生態水網。
工作重點:落實《清遠市城市藍線規劃》,通過“守、退、補”方式加快樂排河兩岸生態緩沖帶建設,生態緩沖帶區域除公共設施外嚴格控制項目建設,按各自職能清退已進入生態緩沖帶的項目,對無法清退的項目制定補救措施。(責任主體:清城區人民政府;市指導部門:市水利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林業局)
(八)強化環境監管。
1.加強水質監測能力
工作目標:加密樂排河水質監測。
工作重點:自2019年2月起,按《廣佛跨界流域水質監測和信息報送方案(暫行)》加密水質監測,與省生態環境部門聯網。2019年底前,樂排河-國泰水廣清交界斷面建設1個污染通量站(責任主體:清城區人民政府;市指導部門:市生態環境局)
2.加大環境監察執法力度
工作目標:堅決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工作重點:定期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交叉執法,依法從嚴從重查處和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對涉嫌違法違紀的啟動“一案雙查”。定期對排污企業自動監控設備進行抽查,加強污染源自動監控數據在環境執法中的應用。(責任主體:清城區人民政府;市指導部門:市生態環境局)
(九)健全區域協作機制。
工作目標:省級協調、流域三市聯防聯治。
工作重點:
1.建立樂排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協調會議機制
市政府建立樂排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協調會議機制,由負責督導樂排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市領導擔任召集人,成員包括清城區人民政府、市生態環境局、工業和信息化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等有關部門負責人,負責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樂排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實施過程中的重大事項。市生態環境局承擔協調會議的決策落實、聯絡溝通、信息通報、服務保障等日常工作,協調會議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配合市生態環境局工作。清城區政府每季度向市政府和市生態環境局報送重點工作進展情況。(責任主體:清城區人民政府;市指導部門:市生態環境局)
2.強化區域聯防聯治
參照省政府成立省廣佛跨界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聯席會議制度,成立市級層面的協調機制,加強各地區、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調度,強化區域聯動和網格化治理,實現流域的系統治理和聯防聯控。(市生態環境局)
3.實施掛圖作戰
按照“流域統籌、系統治理”思路,以流域為單元,與廣州、佛山地市共同制訂廣佛跨界河流水污染防治攻堅“三圖一表”(即廣佛跨界河流斷面水質關聯圖、污染形勢圖、治理工程進展圖、污染治理情況表),實施掛圖作戰。配合建立廣佛跨界河流掛圖作戰信息系統,每月更新項目進度和重點河流水質信息,并實現信息互通共享。(責任主體:清城區人民政府;市指導部門:市生態環境局)
四、保障措施
(一)壓實治理責任。
清城區人民政府要切實擔負起樂排河水污染防治攻堅的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根據本方案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工作舉措,明確工作責任。各級河長要切實加強巡河履職工作,督促各項重點工作進展,共同推進各項工作按期完工。
(二)嚴格考核問責。
對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實行最嚴格的量化剛性考核問責,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根據水質變化情況及時對負有責任的河長進行提醒、約談;對考核結果不合格的地區和部門,約談其主要負責人,依法依紀嚴格問責。考核問責結果向社會公布。
(三)加大科技支撐。
加快水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等領域先進理念和技術應用,打造功能完善、開放共享的環保技術裝備展示平臺,推廣一批先進成熟、經濟適用的環保技術裝備。充分發揮專家智庫作用,通過編制指導手冊、開設培訓班、組建專家服務團隊等形式,為基層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和現場技術指導。
(四)加強資金保障。
市、區政府財政資金投入要向樂排河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傾斜,堅持財政投入同攻堅任務相匹配,強化污染防治、重大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等資金保障。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資機制,深入推進水污染治理市場化改革,多方籌措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資金。
(五)強化社會監督。
定期公布樂排河水質狀況和水污染防治工作進展,接受群眾監督。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媒體,曝光問題水體、問題行為,推廣典型做法、先進經驗。
附表1 樂排河斷面水質目標表
附表2 樂排河水污染防治攻堅重點任務表
表2-1 生活源治理項目表
表2-2 工業污染源治理項目表
表2-2-1 工業企業整治
表2-2-2 提質增效重點工業集聚區清單表
表2-3 農業源治理項目表
表2-4 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項目表
表2-5河涌綜合整治項目表
表2-6環境監測項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