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市農業農村局2024年工作總結
和2025年工作計劃
一、2024年主要工作情況
2024年,清遠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聚焦重點任務精準發力,靶向攻堅,奮力推動全市“三農”工作取得新突破。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27.8億元,同比增長4.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13元,同比增長5.8%。我市著力發展鄉村小微企業,全力做好“土特產”文章做法獲得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批示肯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五大百億農業產業、鄉村運營等工作經驗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關注和推廣。連山“三地活化”、佛岡“水頭模式”、村莊綠化美化等經驗做法成為全省推廣的典型。2個案例入選全國鄉村振興優秀案例。五大產業發展情況和典型做法多次被央視新聞、新華社、人民網等央媒報道。
(一)守牢底線任務,夯實“三農”基本盤
一是毫不放松抓實糧食生產。市委書記、市長連續三年簽發《糧食生產工作督查令》,以“七大督促事項”為抓手,切實扛起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2024年我市糧食播種面積227.17萬畝,總產量77.61萬噸,單產341.66公斤/畝,糧食播種面積、單產和總產量實現“三增”,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大豆、油料播種面積和甘薯總產任務均超額完成。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分類施策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推進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成果編制,開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強化農資、農產品安全執法監管。強化鄉村振興金融服務,做實“保防救賠”,2024年全市農業保險總保費6.46億元。實施清遠市農業社會化服務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創建省級“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聯合體10家。全市共有烘干中心68個、育秧播種中心66個、農服中心33個。二是堅決守牢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嚴格做好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持續做好扶貧項目資產管理。全面落實“四個不摘”工作要求,全市未出現規模性返貧致貧現象。積極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派強用好駐村第一書記和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全市80個駐鎮工作隊共引導1496家企業到幫扶地區實施產業幫扶,吸納、帶動脫貧人口59601人,消費幫扶金額達17.97億元。三是著力保障重要農產品穩定供給。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生豬、家禽、水產品和蔬菜供應穩定,創建省級“菜藍子”基地38個,粵港澳大灣區“菜藍子”生產基地40個。據行業統計,2024年全市生豬存欄257.55萬頭,同比增長10.46%,,其中能繁母豬存欄17.69萬頭;出欄425.96萬頭,同比增長5.63%;家禽存欄6009.3萬只,同比增長6.26%,出欄1.77億只,同比增長2.31%。全市水產養殖面積23.17萬畝,其中池塘面積17.14萬畝,產量14.95萬噸,同比增長3.6%。
(二)做優“土特產”文章,推動農業高質高效
一是聚力打造“五大百億+”特色農業產業。堅持用工業思維、系統思維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清遠雞、英德紅茶、西牛麻竹筍、清遠絲苗米、連州菜心五大百億農業產業。據行業統計,2024年五大百億產業綜合產值約400.67億元,同比增長32.67%。清遠雞、西牛麻竹筍2個產業綜合產值突破百億。其中,清遠雞出欄1.53億只,存欄5049萬只,綜合產值111.96億元;英德紅茶種植面積18.16萬畝,干茶產量1.57萬噸,綜合產值90.45億元;西牛麻竹筍種植總面積99.25萬畝,鮮筍總產量151.36萬噸,綜合產值109.65億元;清遠絲苗米播種面積156.04萬畝,干谷產量57.11萬噸,綜合產值64.57億元;連州菜心種植面積21.1萬畝,產量33.24萬噸,綜合產值約24.04億元。因地制宜推進魔芋、西洋菜、桂花魚等一批特色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全市成功創建國家農業產業強鎮7個,省級“村級優勢特色產業項目”專業村188個、專業鎮20個。二是加快推動全鏈條升級。充分發揮現代農業產業園統領和龍頭優勢,帶動整個產業鏈發展。累計創建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1個,國家級產業園2個、省級產業園19個,成功申報2023年西牛麻竹筍“補改投”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全省3個試點“補改投”產業園之一,省級產業園已實現一縣一園(多園),輻射帶動70個鄉鎮,聯農帶農超18萬戶。大力發展精深加工、預制菜等增值環節,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建成國內首個實現數字精準控制和標準化、自動化生產的茶葉加工技術工程中心,開發五大百億等特色產業精深加工產品30多款。英德竹制餐盒首次出口美國加州,年度訂單1800萬美元。全市共有天農、愛健康等11家企業以及18家農副食品加工企業從事清遠雞預制菜生產。三是培優扶強農業品牌。把標準化、品質化作為品牌化的前提,2024年發布實施農業產業團體標準16項,其中清遠雞10項。英德紅茶3項,清遠絲苗米3項。累計創建省級以上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103家,英德紅茶省級生態茶園46家。建立“清遠好風土+五大產業品牌+企業品牌”體系,創建“粵字號”農業品牌99個、“粵字號”農業品牌示范基地19個。全市累計146家企業獲得授權使用“清遠好風土”及五大百億區域公用品牌,線下組織各類產銷對接宣傳推廣活動近50場(次)。英德紅茶、清遠雞成功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2024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英德紅茶區域公用品牌價值47.73億元,排位躍升至全國紅茶類第2位。英德市榮獲國際茶葉委員會頒授的“世界紅茶之鄉”稱號。四是進一步夯實種業基礎。積極開展水稻等農作物新品種引進示范、培育選育,其中水稻新品種試驗示范130余個(次),選育的8個水稻新品種參加廣東省級區域試驗。指導畜禽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現有國家級家禽遺傳資源保種場3家,數量排在全省前列。“嶺南黃雞5號”配套系獲國家審定通過,目前,全市共培育家禽配套系新品種6個。
(三)聚集宜居宜業,推動鄉村風貌全面提升
一是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全面統籌農村“三大革命”、村莊綠化、風貌管控等任務清單,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系列專項活動,出臺市級長效管護指導意見,探索創新人居環境整治及管護模式。截至目前,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9.56%,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80%以上。所有自然村均基本建立生活垃圾收集點和垃圾收運處理體系。二是深入推進“五級梯度”和美鄉村建設。深入實施清遠市“美麗鄉村2025行動計劃”,全市累計五級梯度創建和美鄉村12247個,占總村數85.37%。加快培育“和美鄉村+新業態”,全市共培育典型村219個,在全省率先出臺市級鄉村振興示范帶總體規劃,建設鎮村同建同治同美的鄉村振興示范帶27條,輻射帶動農戶約92萬人。連南“瑤山那抹紅”鄉村振興示范帶入選“廣東省十大鄉村振興示范帶”。三是大力推進鄉村綠化美化。印發《清遠市深入推進村莊綠化美化實施方案》,形成“一村一圖一表”綠美建設特色規劃,堅持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莊綠化美化一體推進。目前,全市累計投入村莊綠化資金1.23億元,種植苗木139萬株。相關經驗做法受到省的關注和認可,多次在全省鄉村綠化工作會議上作典型經驗介紹發言。
(四)強化探索創新,激活富民興村內生力
一是率先探索實施“鄉村小微企業創新發展項目”。抓住發展鄉村新質生產力關鍵,在全國率先探索實施“鄉村小微企業創新發展項目”,依托建立鄉村小微企業與全國頂級農業專家團隊對接機制,打造一批專、精、特、新的鄉村小微企業,進一步激活縣域經濟和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項目實施以來,引進優良品種近130個,編制生產管理制度和技術規程手冊80多個,開展技術培訓260余場,惠及企業管理及技術人員3000多人次。參加項目的鄉村小微企業2023年整體綜合產值增長18%,近50%的企業營業收入明顯提高,帶動超6000戶農戶實現增產增收。二是深入實施鄉村運營。搭建鄉村運營人才庫、資源庫、項目庫平臺,因地制宜采取集體運營、個人運營、委托運營、聯合運營等“四+N”模式,以鄉村運營推動和美鄉村持續健康發展。目前,全市共建立鄉村運營人才庫9011個、資源庫9829個、項目庫3359個。遴選確定鄉村運營村253個,謀劃鄉村運營項目1147個,其中實施推進655個,項目資金超17.95億元,累計吸引返鄉人員6049人,帶動農戶8.56萬人,有效帶動村級集體經濟和群眾增收。三是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大力培育和引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市共有市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233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60家);農民合作社5109家(入圍廣東省級標桿農民專業合作社105家);家庭農場4653家(其中入圍省級標桿家庭農場100家)。四是穩步推進農村改革。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份合作制改革,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755個經濟合作社開展了股份制改革。扎實推進全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試點各項任務落實,有力推動農村產權跨區域、跨城鄉流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155宗農村產權通過省級平臺成功交易,交易金額14.35億元??偨Y推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石坪村“三地活化”改革經驗,著力整合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引導推動農業產業規?;?、集約化、產業化發展,因地制宜探索多種形式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有效拓展農村集體和農民收入渠道。五是持續強化鄉村人才培育。緊密結合我市“五大百億”農業產業以及本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需求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目前已2024年度培育高素質農民901人,超額完成年度培育任務。優化推廣“清遠農業培訓網院”,已上線種植技術、農業社會化服務、鄉村運營等課程,截至目前注冊學員5萬多人,訪問量180多萬人次。
(五)聚焦治本攻堅,守牢農安防線
一是筑牢農業生產安全防線。聚焦漁業船舶、農機、農藥、畜禽屠宰、農村沼氣等重點領域,深入開展清遠市“商漁共治”三年攻堅行動、農業領域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等,扎實推進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全市農業農村領域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二是切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扎實推進食用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 促提升”三年行動,優化“一個問題品種、一張整治清單、一套攻堅方案、一批管控措施”治理模式,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推動追溯體系建設,全市未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三是抓好動植物疫病監測防控。抓好非洲豬瘟、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和狂犬病等重點人畜共患病防控,積極開展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演練,全年未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重點人畜共患病保持有效防治狀態。切實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抓好“蟲口奪糧”保豐收行動,全面落實紅火蟻阻截防控措施,發布農作物病蟲情報96期,預測準確率達85%以上,全市各類病蟲害重點發生區域防控處置率達90%以上。
二、2025年工作計劃
下來,我局將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錨定農業強市建設目標,堅持不懈進一步深化改革,持續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扎實做好鄉村全面振興各項工作。
(一)牢牢守住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壓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全力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開展好新一輪駐鎮幫鎮扶村工作,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
(二)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以“五大百億+”農業產業為重要抓手,做好“土特產”文章,持續延鏈補鏈強鏈,深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高質量實施“鄉村小微企業創新發展項目”,不斷完善聯農帶農機制。
(三)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聚焦農村廁所、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三大革命”、村容村貌改善提升等重點工作,加快補短板、強弱項。扎實推進“五級梯度”和美鄉村、典型村及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持續鞏固提升綠美成效,推動鄉村多元增值。
(四)深化農村改革探索。鞏固提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推動管好并用好農村集體“三資”。聚焦農村“三塊地”改革、城鄉融合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等方面創新探索,探索建立多元投入機制,深入實施鄉村運營,進一步激活農村發展內生動力。
清遠市農業農村局
2025年1月6日
(聯系人:王文華,聯系電話:336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