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清遠市國資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重要論述,立足主責主業,扎實有序推進各項工作,國資國企改革取得一定進展成效,發展質量效益穩中求進。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市國資委監管企業經濟運行基本情況。基本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截至2021年12月,納入市國資委企業財務快報統計的監管企業戶數58戶,資產總額262.62億元,同比增長13.1%;負債總額123.76億元;所有者權益138.86億元,同比增加15.8%;2021年1-12月營業總收入10.5億元,同比增長124.2%;凈利潤1.63億元,同比增長78.8%。監管企業生產經營處于恢復性增長階段,主要經濟指標同比增長明顯,但整體盈利能力偏低。負債水平保持良好。截至2021年12月,市國資委監管企業負債總額123.7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47.1%,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帶息負債比率35.4%,同比下降7.7個百分點。整體資產負債水平保持良好,風險總體可控,個別企業資產負債率過高主要為非帶息負債歷史遺留問題,而部分企業如市德晟集團、市水務集團等長期以來承擔我市多個重點項目融資,資金壓力較大,近年受疫情、政策等影響,經營收入下降,融資壓力大,債務風險增加,需進一步壓實降杠桿減負債的工作任務,促進監管企業持續平穩健康發展。
(二)堅持黨的領導,強化黨建引領發展。一是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重要論述作為首要任務,開展集中培訓,積極推動學習宣貫。目前,各企業黨組織均已建立“第一議題”制度,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到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全過程。二是著力推進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先后制訂完善了《清遠市市屬國有企業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制度》《清遠市市屬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按期換屆提醒制度》《清遠市市屬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達標創強樹品牌建設工作方案》等制度,推動市屬國有企業黨組織制定研究討論企業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通過科學有效發揮黨組織的前置作用,不斷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切實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同時,著力打造市屬國有企業黨建示范點,指導建成市水務集團黨建教育基地。在省、市“兩優一先”評選活動中,市國資委系統共有1個黨總支獲評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1人獲評全市優秀共產黨員、1人獲評全市優秀黨務工作者、1個黨總支獲評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此外,市圓盾押運公司受到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通報表彰,榮獲“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先進單位”稱號。三是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強化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改革發展力量,通過舉辦專題宣講會、學習研討班,開展黨史知識競賽等舉措,推動市國資委系統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在全市黨史知識競賽中,市國資委代表隊榮獲三等獎。通過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重點加快推進群眾急難愁盼的重要民生工程,為社會群眾和企業職工辦實事、辦好事33項。四是堅持抓緊黨風廉政建設。市國資委黨委始終把深化思想認識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首要任務,制定2021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要點,建立完善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清單、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清單,切實強化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責任意識。進一步強化政治理論學習,2021年以來,市國資委系統各級黨組織共組織學習160余次,組織開展黨組織書記講黨史專題黨課(含“七一”專題黨課)138次、廉政黨課39次,開展有關紀律教育主題講座3場。建立崗位廉政風險排查機制,對系統內每個崗位的廉政風險進行有效識別,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三)深化改革提效,激發企業發展活力。一是組建4家市屬國有企業集團公司。2020年12月28日,成功舉行了市屬國企改革重組集團公司揭牌儀式,國資、德晟、水務、旅游4家市屬國企集團正式組建。同年12月31日,舉行市屬公益三類及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移交簽約儀式,基本完成了8家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移交劃轉的接收工作。二是提前完成公司制改革任務。印發《清遠市國企公司制改革工作方案》,壓實工作責任,加強對各縣(市、區)及相關單位的督促檢查,規范指導工作開展,全市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取得良好成效。到2021年6月,提前完成了全市52戶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改制工作。三是不斷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明確和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有效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不斷完善董事會架構,積極落實董事會應建盡建、配齊建強要求。四是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印發《清遠市市屬國有二級及以下企業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工作方案》,建立推行退出機制,積極推進全員考核,結合考核推行末位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按照勞動合同依法對考核不合格、不稱職的員工予以調整。
(四)完善監管體系,增強國資監管能力。一是不斷完善國資監管制度。出臺《清遠市市屬國有企業資產租賃管理辦法》《清遠市市屬國有企業加強債務管理嚴控債務風險暫行辦法(試行)》《清遠市市屬國有企業內部審計管理規定(試行)》等制度,加強經營性資產管理,提高風險防范能力;印發《市屬國有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暫行辦法》《清遠市市屬國有企業薪酬指導意見》,落實分類分業考核評價機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制定《清遠市國資委2020年度市屬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和領導人員綜合考核評價實施方案》,下達2021年度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指標,突出正向激勵。二是加快監管職能轉變。圍繞“管資本”主線,印發《清遠市國資委關于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 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實施方案》《清遠市國資委權責清單(2021年版)》,共確定12大類39項權責事項,進一步明確市國資委職責定位,重點管好資本布局、管好資本運作、管好資本收益、管好資本安全、管好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賦予企業更多自主權。三是積極改進監管手段。推進搭建國資監管信息化平臺,提升實時動態監管能力。加強國有企業經濟運行分析與研判,按時保質完成月度企業財務快報工作。完成全市172戶國有企業2020年國有資產統計和財務決算報表編制及40戶監管企業2020年決算報表編制工作;涉及資產規模達483.18億元,營業總收入規模25.64億元。2021年,受省國資委表彰,獲“2020年度地方企業國有資產統計工作先進單位”“2021年度財務快報工作先進單位”稱號。進一步加強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管理,組織開展2022年度市屬國有企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工作,指導監管企業完成財政資金項目入庫,確保預算編制合法合規。編制《清遠市國資委關于地方企業國有產權登記數據匯總分析報告》,向省國資委專題報告。四是促進陽光國資國企。認真落實政務公開要求,提升信息公開水平,依法依規公開市屬企業經濟運行情況、工資分配等重點領域信息,促進陽光國企建設。制定《清遠市國資委信息公開目錄》,進一步規范信息公開平臺政務咨詢欄目留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辦理工作程序。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不斷加強改進國資監管工作。編制《關于清遠市2020年度企業(不含金融類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報告》,向省國資委、市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五是加強企業風險防范。通過企業財務快報債務監測、融資情況報告監測等方式,對監管企業債務風險實施動態監測。發揮考核引導約束作用,將資產負債約束工作成效和融資信用等級維護等內容作為監管企業考核和評價的重要內容。截至2021年12月21日,已完成政府隱性債務清零工作。抓好管好重大事項,根據相關規定審核企業融資貸款事項,協調解決資本金、項目建設資金和企業周轉資金等事宜。指導企業合規合法進行項目投資,加大對企業投資監督力度。指導企業開展資產評估工作和專家評審,按規定權限做好評估報告的核準及備案工作,確保企業國有產權有序流轉。嚴格落實檔案、保密、國家安全、企業安全生產、疫情防控、反詐防騙、信訪維穩工作責任,將有關事項納入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多次開展安全專項檢查,抓好隱患排查整改。在各方努力下,2021年以來市國資委系統未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
(五)落實重點任務,發揮支撐保障作用。一是加快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根據有關通報,截至2021年12月,我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整體任務完成率為83%。針對目前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環節,市國資委致力攻堅,建立督辦和定期匯報制度,層層壓實責任,預計能夠提前完成工作任務。二是加快落實市委“十大行動方案”目標任務。牢牢把握國有企業功能性、戰略性、支柱性的定位,服務民生大局,在旅游、交通、教育、水利等民生領域發揮國企責任擔當,助推清遠高質量發展。
二、存在問題和2022年工作設想
針對當前市屬國有企業存在的資產規模小、資源分布散、體制機制弱等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市國資委將深入謀劃思考,以加強國企黨的建設為引領,結合市屬國有企業功能定位,堅持“面上推進”與“點上突破”相結合,提升改革綜合成效,構建我市國企發展新格局。
(一)把握國資委職責定位,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從“各自歸位、做好自己、互為賦能”的角度,在國資委層面,按照國資國企改革精神,破除體制性障礙,在優化布局、轉變職能、完善監管、加強黨建上實現“四個根本轉變”,構建專業化、體系化、法治化監管體制,完整準確把握管資本為主的要求,把管資本與管黨建、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和監管職責、黨內監督和出資人監督更好結合起來;在市屬國有企業層面,克服機制性梗阻,著力打通產權改革、公司治理、選人用人、激勵約束“四個關鍵環節”,分類開展授權放權,并推動企業集團公司對所屬企業開展授權放權,做到層層“松綁”,全面激發各層級企業活力。
(二)明確國有企業功能定位,聚焦主責主業優化資本布局結構。找準市屬國有企業的功能定位及戰略布局,聚焦服務城市、服務產業、服務民生三個方面,優化國有資本重點投向和領域,進一步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調整存量結構,優化增量投向;加快構建城市建設與運營服務平臺、產業發展平臺,將市屬國有企業打造為城市建設的生力軍、公用事業服務的提供者、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者。以專業化整合為主要途徑,聚焦主責主業,調整優化業務板塊,推動資源向主業集中,提高產業集中度,化解行業領域和區域的無序競爭、同質化經營問題,突出規模經濟性。指導市屬國有企業做好中長期發展規劃,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三)持續推進市屬國有企業改革,依靠改革破解發展難題。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為目標和抓手,持續推進市屬國有企業改革,一是持續推進資源整合和戰略性重組。對2021年改革還沒有到位的地方,2022年將繼續加大改革力度,不斷優化業務和組織結構,壓縮管理層級,幫助國企瘦身健體、煥發生機。以完成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統一監管為抓手,不斷壯大國有企業的資產規模,增強企業“造血”功能。二是不斷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在發揮黨委領導作用和規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制度上下大功夫,探索企業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有效途徑方式,有效發揮董事會的決策作用,監事會的監督職能,切實激發經理層活力,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配齊建強。三是不斷優化完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建立健全市屬國企市場化選聘高級管理人員經營業績考核與薪酬管理相關機制;推動企業落實董事會對經營層經營業績考核職權;探索建立面向全部市屬國有企業的經營業績增量獎勵制度;制定市屬企業中長期激勵機制的指導意見,構建科學合理、契合企業實際的中長期激勵機制。四是推動完善選人用人機制。進一步理順和完善企業領導人員管理體制,探索建立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選人用人新機制,全面推行員工公開招聘、管理人員競聘上崗、末等調整或不勝任退出制度,打破“鐵飯碗”,讓能者上,庸者下,閑者讓。五是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照“因企施策”的原則,重點推進二三級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要開放促合作,鼓勵市屬企業“走出去”,主動爭取與央企、省企合作,與發達地區企業合作,與行業頭部企業合作。六是逐步搭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平臺。緊貼我市國有資本布局需要,逐步通過無償劃轉或市場化方式重組整合經營性國有資產,采取市場化方式處置不良資產和業務,以資本為主,通過股權運作、基金投資、培育孵化、價值管理、有序進退等方式,實現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和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