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16-2020年清遠市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2016-2020年清遠市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水務局反映。
清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6年11月2日
2016-2020年清遠市最嚴格水資源
管理制度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1.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的通知》(粵辦函〔2016〕89號)等有關規定,按照建設幸福清遠和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的總體目標,將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工作當作引導和推動清遠市經濟結構的調整、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社會發展布局的優化的戰略舉措。圍繞政策制定、制度落實、考核監督、強化水資源管理的約束力,落實管理責任制,著力促進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節約保護,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2.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人水和諧。既要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又要有效保護水資源,尊重水資源承載能力。二是堅持民生優先。以人為本,以建設現代化的民生水利為目標,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資源問題。三是堅持統籌兼顧。優先滿足城鄉生活用水,統籌安排工業、農業、生態以及其他部門用水,促進流域與區域、城市與農村、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水資源協調利用。四是堅持區域一體化。強調水資源區域一體化管理,著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區域一體化供水、管水。五是堅持科學引導。大膽探索,推進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快水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著力構建有利于水資源科學管理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支撐體系。六是堅持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嚴格實施用水總量控制,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強化需水管理,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七是突出重點與全面推進相結合。重點推進水資源“三條紅線”管理,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考核制度,全面加強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工作。八是堅持政府主導與公眾參與相結合。通過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和公眾參與的形式,提高水資源管理的公開性和透明度,最大限度地激發人民群眾參與水資源管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總體目標和要求。
1.總體目標
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堅決遏制用水浪費;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嚴格控制入河排污總量。建立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考核制度;完善與水資源“三條紅線”管理相適應的監控體系;將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三條紅線”落實到位。
“十三五”期間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總體目標有:
(1)2016-2020年,各年度用水總量控制在20.70億m3以內;
(2)按照省下達的2020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33%的控制目標,清遠市2020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控制在95.7m3/萬元以下;
(3)按照省下達的2020年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7%的控制目標,清遠市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22.2m3/萬元以下;。
(4)至2020年,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10以上;
(5)至2020年,水功能區達標率提高到85%以上;
(6)2016至2020年,跨地級以上市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由省環保廳下達與監測評價。
2.總體要求
遵循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基本國策,以水資源配置、節約和保護為主線,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指標體系,落實水資源管理責任制,做到能操作、可檢查、易考核、有獎懲。健全水資源管理法規制度體系,嚴格貫徹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嚴格執法監督。加強宣傳,鼓勵公眾參與,動員全社會力量,穩步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工作。形成滿足“三條紅線”管理要求、符合我市水資源實際的強有力水資源管理模式和手段,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三)編制范圍和規劃期。
本次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編制范圍是全市8個縣(市、區)。
本實施方案編制的規劃期為2020年。
二、指標體系
2020年前共建立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的6項指標: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用水效率控制指標(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指標(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跨地級以上市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等。
(一)指標分解。
1.用水總量控制指標
2016-2020年,各年度用水總量控制在20.7億立方米以內,用水總量指各類用水戶取用的包括輸水損失在內的毛水量,包括農業用水、工業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態環境補水四類。各縣(市、區)根據附件分配水量目標進行控制。
2.用水效率控制指標
全市2020年萬元GDP用水量要求比2015年下降33%、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要求比2015年下降27%。2020年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不低于0.510。2016-2020年間,各縣(市、區)的用水效率控制指標見附件。
3.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指標
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指標包括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跨地級以上市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要求不低于85%,跨地級以上市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由省環保廳下達與監測評價。
4.指標來源
用水總量控制指標來源于清遠市水資源公報及相關數據、重點用水戶用水計量核查及典型調查;用水效率控制指標中萬元GDP用水量指標、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指標來源于清遠市水資源公報和清遠市統計年鑒及相關數據,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各縣(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統計上報給市考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市考核辦”),并參考對農灌節水的投入和相應的灌溉面積、效率等指標;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指標中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由清遠市水文分局報給市考核辦,跨地級以上市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達標率由省環保廳負責實施監督。
(二)指標考核。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對轄區內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指標的落實負總責,政府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把完成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指標情況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作為政府主要領導干部綜合評價和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
對各縣(市、區)“三條紅線”6項指標分階段實施年度抽查、中期考核和期末考核。抽查與考核按照《2016-2020年清遠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實施,并由市水務局負責統籌協調。
三、主要任務
(一)實施用水總量控制。
實行用水總量控制,遵循統籌規劃、科學配置、節約保護和水資源有償使用的原則,推行需水管理,按照先地表水后地下水的用水順序,優先保障生活,統籌生產和生態用水,保障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1.嚴格取水總量控制管理
在確保大項目用水保障的前提下,進一步嚴格取用水審批制度,規范取水計量設施,嚴格控制流域、區域取水許可總量。將取水許可總量控制作為落實用水總量指標的重要控制手段。嚴格取水許可審批,對已經達到用水總量指標的地區,停止審批新增取水;對接近用水總量指標的地區,限制審批新增取水。
2.嚴格水資源論證
嚴把新上項目準入關,對需要辦理取水許可但未取得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和取水申請批準文件的,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等部門不得審批、核準該建設項目,環境保護部門不得批準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盡快建立規劃水資源論證制度,對工業園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市總體規劃、重大產業布局等進行論證,從水資源角度對生產力布局、產業結構提出要求,從戰略層面促進產業結構與水資源承載力相協調。
3.突出取用水大戶監督管理
強化取用水大戶的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在繼續完善自備水源取水用水管理的同時,將公共供水用戶納入計劃用水大戶監管機制,重點抓好年用水量100萬立方米以上非農業取用水大戶的取水在線監管,利用階梯水價的經濟壓力促使取水戶自覺自愿節約用水。對用水大戶推行水平衡測試,強化考核,鼓勵高耗水型企業升級技術,改進工藝,減少耗水量,并且將廢水處理回用。推進重要灌區尤其是大中型灌區的取水計量管理。
4.加快制訂水量分配方案
根據省水利廳制定的水量分配方案,清遠市將制定用水總量控制方案,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制定分水指標,報政府批準后實施。
5.強化水資源統一調度
加強流域水資源調度工作機構建設,建立工作協調與協商機制,落實水資源調度地方行政首長負責制,規范調度工作。重點推進水庫等流域水資源統一調度,積極開展供水源、河湖(庫)連通、生態修復、突發事件處理等水資源調度。
(二)實施用水效率控制。
強化和完善節水管理制度,制定地方用水標準,建立健全用水效率控制、考核機制,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建立用水效率控制指標體系,遏制用水浪費,提高用水效率,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
1.積極推進水價改革和節水示范建設
充分發揮水價調節作用,合理提高非農業用水價格,穩步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式水價制度,落實好超定額取水累進加收水資源費政策。
加強節約用水宣傳,使居民、學校、公共機構等都有節水意識與節水的實際舉措,并且力爭創建一批節水型工業、社區、單位、農業(灌溉)示范區。
2.強化節水型器具推廣和管理
水資源不足地區要嚴格限制高耗水型工業項目建設和農業粗放型用水,加快節水型器具推廣。頒布有關節水型工藝、設備、器具的名錄,建立市場準入制度。制定節水器具國家標準實施辦法,定期檢查標準執行情況,推動節水器具標準化建設和管理。
3.鼓勵非常規水源利用、出臺節水優惠政策
鼓勵應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規水源。開展雨水蓄積利用示范工作。針對不同地區的自然狀況和水資源特點,制定相應的非常規水源利用規劃,大力推廣中水回用。出臺優惠政策、鼓勵節水減污,建立節水激勵機制,強化污水處理廠的處理能力,開拓廢水處理回用的新途徑,促進節水事業和節水產業發展。
4.加強節水監督管理
2018年前,開展制定我市計劃用水和節約用水管理辦法,強化用水定額管理和計劃用水管理。逐步推進建設項目節水設施“三同時”管理制度,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均必須進行節水評估,制訂節水措施,配套建設節水設施。
5.加快推進節水改造
加大國家有關節水技術政策和技術標準的貫徹執行力度,實施節水技術改造和示范工程。
(三)實施水功能區限制納污。
落實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指標,既要考慮水資源保護和水生態修復的需求,又要結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選定合理的設計水量保證率。同時,區分不同的水域功能要求,對保護區和飲用水源區采取更嚴格的限制納污措施,保障用水安全和水環境生態安全。
1.加強水功能區和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
在清遠市市級水功能區劃公布后,有條件的縣(市、區)可以在市級區劃基礎上完成本地水功能區劃,并開展水功能區的確界立碑。
2.加強飲用水水源安全保障
大力開展城市飲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隔離防護工程、二級保護區面源污染治理工程,開展農村水源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
編制完成飲用水源地突發污染事件應急預案,為處理重大突發污染事件提供管理及技術儲備,有效防范飲用水安全風險,針對薄弱環節,完善飲用水水源應急監管體系。
3.加快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嚴格地下水的保護和開發利用
要維持河流合理基流和湖泊、水庫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維護河湖生態健康。開展重點水庫藍藻治理工程以及水庫清淤及污染物整治工作、水生態保護與修復試點。
嚴格地下水用水控制指標,在能夠使用公共官網供水和河道取水的情況下,不予地下水開采審批。根據省政府批準的《廣東省地下水保護和利用規范》,盡快建設地下水監測規范體系,推進地下水保護,實現地下水采補平衡。
(四)完善監控體系。
1.加快推進水資源管理系統建設
加快推進城市水資源實時監控與管理系統、地下水監測、水資源監測等的建設;完善水資源公報、季報、年報的編定工作;完成清遠市水資源保護規劃;市財政要確保上述資金的的落實。
2.明確實施“三條紅線”管理要求的監測責任主體
加強對重點用水戶取、排水的監測管理,在逐步推進在線監測的基礎上,原則上每季度監測一次,有條件的地區可每月監測一次,特殊情況下增加監測次數。
3.強化取用水計量監管
2020年底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水計量率達到100%。?
4.規范統計與信息發布工作
要求各縣(市、區)完善水資源公報統計和信息發布體系,該項工作是我市實施嚴格水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
5.加強水資源水質保護
為保障市區供水水源地取水點的水質,落實《清遠市北江流域水質保護管理辦法》,嚴格控制連江上游地區的民族工業園和連州市區、陽山縣城等地的污染源,加強連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和監測,有計劃推進流域內水資源實時監控管理系統,全力確保連江水質安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管理責任。
完善流域與區域相結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切實加強流域水資源的統一規劃、統一配置和統一調度。按照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部署,建立市考核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考核辦公室。各縣(市、區)政府是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責任主體,對轄內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工作負總責,要將水資源管理工作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逐步落實責任。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主要約束性指標,“三條紅線”管理指標完成以及工作落實情況,應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完成情況作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據。各縣(市、區)政府也要把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加強督促檢查,確保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目標按期實現。
(二)各司其職,形成工作合力。
各縣市區、各部門按照我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履行好各自的職責: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落實本行政區域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各項工作。
市水務局負責統籌協調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組織實施工作。
市發展改革局負責將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牽頭推進規劃水資源論證制度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建設。
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公共機構的節水工作,協助有條件的公共機構做水量平衡測試,創建節水型公共機構。
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負責協助市水務局推進企業節水工作,推動企業工藝、技術升級改造。
市教育局負責教育機構的節水工作,創建節水型學校。
各街道辦事處及居委會負責社區節水工作,做好宣傳與社區節水設施的更新維護,爭取創建節水型社區。
市財政局負責籌措資金,落實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工作經費保障,相關經費在公用經費或水利項目管理業務專項經費中解決。
市環境保護局負責統籌組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開展水污染治理和飲用水源地保護區規范化建設與保護管理工作并進行監督管理,組織開展各縣(市、區)主要河流的常規斷面和跨縣(市、區)以上河流交接斷面的水質監測工作和達標率評價。
市農業局負責農業面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做好農田水渠的維護與節水型特色農業的引入與培育示范工作。
市質監局負責協調做好取用水戶計量器具的檢定工作。
市統計局負責及時提供考核所需的GDP和工業增加值等有關社會經濟統計指標。
(三)健全制度,完善法規體系。
推進取水許可、水資源論證、水資源配置、節約、保護、管理等配套法規體系建設。加強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政策研究,貫徹落實中央和廣東省關于水利改革發展的決策部署,制定推進我市水資源管理改革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水資源高效管理的財政支撐制度,進一步落實資金配套政策,完善水資源費征收使用管理制度,保障水資源費足額征收,主要用于水資源節約、保護和管理工作,也可用于水資源的合理開發。
(四)科學管理,健全監控體系。
切實加強水資源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充實水資源管理隊伍,提升水資源管理能力。
進一步完善與最嚴格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相適應的監控體系。加強重要用水戶取、退水計量和入河排污口監控設施建設。以建設全省水資源管理系統為主線,推進各流域水量水質監控系統建設,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提供技術保障和支撐手段。
(五)加大投入,拓寬投資渠道。
要拓寬投資渠道,建立長效、穩定的水資源管理投入機制,各級政府要加大公共財政對水資源管理的投入,同時按照國務院460號令的要求,水資源費主要用于水資源的節約、保護和管理。重點加強水資源管理系統建設、地下水超采區治理、水資源監測計量設施建設、節水技術推廣與應用、水庫水資源保護、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督等工作。
(六)公眾參與,推動全民管水。
加大水資源政策法規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節水意識和水資源保護意識。進一步擴大公益性宣傳范圍,為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將節約用水納入基礎教育內容,在全市幼兒園、學校中廣泛開展節水型學校建設活動,強化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倡導節約用水的文明生活方式。突出主題宣傳和日常宣傳。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各種媒體形式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進一步提高水資源管理和決策的透明度,積極完善公眾參與機制,通過聽證、公開征求意見等多種形式,廣泛聽取意見,建立公眾參與的管理和監督制度。
五、本實施方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清遠市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清府辦〔2012〕111號)同時廢止。
附件:清遠市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2016-2020年)
附件
清遠市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2016-2020年)
縣級 行政區 |
用水效率控制指標 |
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指標 |
|||||||||||||||||||
用水 總量 (億m3) |
萬元GDP用水量(m3/萬元) |
工業增加值用水量(m3/萬元) |
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 |
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 |
|||||||||||||||||
2020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
清城區 |
3.96 |
66.6 |
62.2 |
58.8 |
55.1 |
52.2 |
27.9 |
26.1 |
24.7 |
23.3 |
21.3 |
0.492 |
0.497? |
0.502? |
0.506? |
0.510? |
80 |
80 |
83 |
83 |
85 |
清新區 |
3.60 |
124.9 |
116.3 |
105.3 |
97.0 |
89.6 |
25.2 |
23.6 |
22.3 |
21.1 |
19.3 |
||||||||||
英德市 |
5.79 |
217.5 |
205.5 |
189.8 |
173.5 |
149.7 |
35.0 |
32.5 |
30.0 |
27.5 |
25.0 |
||||||||||
連州市 |
2.54 |
168.9 |
158.7 |
142.4 |
128.7 |
115.3 |
31.3 |
29.3 |
27.6 |
26.1 |
23.9 |
||||||||||
佛岡縣 |
1.59 |
139.8 |
131.0 |
121.0 |
110.1 |
98.0 |
32.2 |
30.2 |
28.5 |
26.9 |
24.6 |
||||||||||
連山縣 |
0.76 |
241.7 |
227.3 |
210.4 |
192.5 |
170.5 |
23.2 |
21.7 |
20.5 |
19.4 |
17.7 |
||||||||||
連南縣 |
0.66 |
143.0 |
134.6 |
124.5 |
114.0 |
108.8 |
23.4 |
21.9 |
20.7 |
19.6 |
17.9 |
||||||||||
陽山縣 |
1.80 |
175.3 |
164.8 |
152.6 |
139.6 |
123.6 |
22.1 |
20.7 |
19.5 |
18.5 |
16.9 |
||||||||||
全市 |
20.7 |
134.3 |
127.2 |
117.2 |
107.2 |
95.7 |
28.9 |
27.1 |
25.5 |
24.0 |
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