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主動公開〕
清農農函〔2020〕193號
清遠市農業農村局關于市七屆人大六次
會議第2020039號建議答復的函
田明霞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扶持連山建設林下經濟項目鴨腳木蜂蜜基地的建議》(第2020039號)收悉,經綜合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會辦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和發展前景
(一)基本情況。近年來,我省各地、各部門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推動林下經濟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農業廳省林業廳關于進一步推進林下經濟發展意見的通知》(粵府辦〔2016〕124號)“從2017年起,省財政統籌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發展林下經濟,重點支持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建設和開展林下經濟科研與技術推廣。
中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委員會辦公室于2018年4月12日印發了《關于大力推進林下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明確提出了發展目標:全面大力推進林下經濟建設,發展各類高效林下種植養殖和森林康養旅游業,努力培育扶持建成一批規模大、效益好、帶動力強的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創立特色品牌產品,推廣林下經濟產業發展技術,增強農民持續增收能力,林下經濟產值和農民林業綜合收入實現穩定增長,林下經濟產值占林業總產值的比重顯著提高。力爭到2021年,全縣培育扶持發展林下經濟示范基地20家以上,實現全縣林下經濟綜合效益大幅提高。
(二)當地產業有一定基礎。小三江鎮林業資源、蜜源豐富,且遠離大城市,沒有工業污染,山清水秀,常年山花爛漫,共有林地面積37.2萬畝,其中生態公益林面積14.6萬畝,鴨腳木面積1.99萬畝,森林覆蓋率86.28%。該鎮冬季有大流蜜樹種——鴨腳木樹花,蜜蜂因采擷鴨腳木樹花而釀成的蜜糖色澤為淺琥珀色,貯存越久,顏色越深,帶有鴨腳木的特殊花香味,口感甜中略帶苦味,貯存越久,苦味越淡,香味越濃,還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祛除風濕、強心安神、健脾益肺的作用,是優質蜂產品,深受消費者好評。
(三)具備一定發展前景。目前,鴨腳木蜂蜜產品還局限于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附近區域推廣,但蜜蜂產業不與其他農作物爭土地資源,發展空間大。如加強扶持引導、有效組織,形成養殖、釀造加工、銷售、觀光旅游的產業鏈條,能顯著地提高當地農業產業化水平,形成有優勢的特色產業,振興鄉村經濟。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
(一)建議提出問題。一是尚未通過QS食品安全認證。由于地理環境、養蜂設備、蜂農養殖水平等主客觀條件的約束,以至于產出的蜂蜜質量參差不齊,價格也難以達成統一,也尚未通過QS食品安全認證。二是銷售渠道過于單一。目前,該協會的蜂蜜主要是依賴縣供銷社進行銷售;三是工作經費不足,以至于在產品統一包裝、設計、宣傳等方面工作難以推進。
(二)主要原因。一是缺少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化程度低。由于缺乏龍頭企業和中介服務組織帶動,產業化經營程度低,產業鏈條短,無法形成養蜂產品產業優勢。二是養蜂技術落后,科技服務滯后。基層養蜂科技人員短缺,科技服務生產作用發揮不夠,養蜂知識缺乏,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還較少,從而影響了產業科技含量和經濟效益的提高。三是扶持政策較少,開發資金不足。由于近年來政府對產業出臺扶持政策不多,對養蜂產業的發展投資明顯要低于生豬、清遠雞等產業,大部分都靠農戶自發養殖,養殖場多是自主創業,自負盈虧,導致很多民間資本流向了政策更優惠、養殖周期更短的其他產業,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推廣工作嚴重受阻,直接影響了產業發展進程。
三、當前主要工作進展及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切實落實林下經濟政策,推動養蜂產業發展。一是認真落實《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農業廳省林業廳關于進一步推進林下經濟發展意見的通知》(粵府辦〔2016〕124號)精神,創新財政資金支持林下經濟發展的使用方式,探索引入市場化運作模式,促進林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精神,由縣級林業主管部門加強與省市對口部門溝通,加強組織有關專項資金申報。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協助邊遠山區農民依靠自身條件,搞好綠色經濟,發展綠色產業,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共同走上富裕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就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體現,有效組織和安排養蜂產業發展工作,把養蜂產業發展作為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有效手段,納入目標管理,常抓不懈。
(二)完善生產許可手續,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管理。針對您提出的建議,各相關部門將積極發揮部門職能,開通綠色通道,全程提供優質的服務指導辦理《營業執照》《養蜂證》及《食品生產許可證》等審批手續。
另外,征稅食品“QS”并非指QS食品安全認證,而是食品生產許可證標志。2005年,原質量技術監督總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等有關規定,印發了《關于做好標注生產許可證標志(QS)和編號過渡工作的通知》(全許辦〔2005〕58號),通知要求全國所有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必須自2005年11月1日以后一年內完成在其產品或包裝、說明書上標注生產許可證標志(QS)和編號的工作。自此以后,所有食品生產企業所生產的食品包裝上都印有“QS”標志。之后,隨著食品監督管理機構的調整和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實施辦法》不再作為食品生產許可的依據。因為新的《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食品包裝上應當標注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不再要求標注“QS”標志。因此,帶有“QS”標志的食品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現在,市場上已經沒有QS食品安全認證說法或QS食品標志的食品。食品生產企業僅需依法辦理企業《營業執照》及《食品生產許可證》即可銷售自己生產的食品。
(三)培育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化發展。培養規模大、起點高、外向型、具有較強帶動力的養殖龍頭企業,特別是深加工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作用和特色產業優勢,形成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的優質產業帶和高效農業開發體系,建立起生產引企業、企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風險利益共擔共享機制,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方式,實行“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增強輻射帶頭能力,促進產業化發展。
(四)加強基層農技培訓,推廣標準化生產。依托縣、鎮、村三級公共服務平臺,利用各級扶持政策,通過辦培訓班、編印技術資料、開展技術咨詢等手段,大力推廣普及科學飼養技術和疫病防治技術。加快實施養蜂標準化生產行動,推廣標準化技術,指導養戶規范生產,推行標準化養殖,提高產業化水平,促進養蜂產業化可持續發展。
感謝您對我市林下經濟發展及養蜂產業問題的關心。
清遠市農業農村局
2020年7月2日
(聯系人:朱偉鋒,聯系電話:337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