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市區公共汽車線網專項規劃》解讀
一、《規劃》編制背景
清遠市建市以來,市區公交發展長期處于高度的市場化狀態,欠缺發展規劃,導致公交設施建設嚴重滯后,企業經營以經濟效益為主,公交服務未實現便民、惠民。近年來,市區公交逐漸轉向政府主導,規劃部門對公交基礎設施布局進行了規劃,公交線路、經營主體進行了多次整合,初步實現公交經營一體化,線路布局一體化,但總體上看,公交線路發展、運力投放、班次安排等仍處于粗放管理狀態,公交線網發展欠缺前瞻性,運行效率、便捷度低,難以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公交出行需求。在此情況下,需要對公共汽車線網布局進行規劃,以規劃為指引,促進公交線網布局從被動調整向主動優化轉變,使公交的發展和服務更能貼近城市發展的需求。
二、《規劃》編制主要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7年)
2.《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50220-95
3.《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場、廠工程設計規范》CJJT15-2011
4.《城市公共汽車和電車客運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2017年第5號)
5.《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辦法》(建城〔2010〕13號)
6.《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編制導則》(建城〔2010〕80號)
7.《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2〕64號)
8.《關于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意見》(清發〔2012〕28號)
9.《清遠市區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意見》(清府辦〔2013〕3號)
10.《城市公共交通規劃編制指南》(交運發〔2014〕236號)
11.《清遠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14-2016年)》(清府辦〔2014〕53號)
12.《清遠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
13.《清遠市綜合交通專項規劃》
14.《清遠市中心城區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
三、《規劃》編制過程
《清遠市區公共汽車線網專項規劃》是列入《清遠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事項聽證目錄》項目,項目于2015年立項,7月委托清遠市城鄉規劃設計院編制, 2016年4月完成初步成果編制。根據《清遠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相關規定,我局對編制成果分別于2016年5月和11月進行了兩輪征求意見,征求意見對象包括相關單位和公眾、并于2017年1月召開聽證會、2017年3月進行專家評審、此后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提請市法制局進行合法性審查。規劃編制過程中共收到各單位部門意見34條,公眾意見18條,聽證會提出意見16條,專家評審意見4條。我局會編制單位根據各方反饋意見,對規劃成果草案進行修改完善送規劃部門預審。根據規劃部門的預審意見,我局會編制單位結合2018年2月省政府批準的《清遠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對編制成果再次進行修改完善,形成送審稿后報市規委會進行評審,送審稿于2019年3月通過評審。
四、規劃主要內容
(一)規劃范圍為清城區及清新區南部四鎮,總用地規模約1881 K㎡。
(二)規劃期限為2016-2035年,其中近期為2015-2023年,中遠期為2024-2035年。
(三)規劃主要目標。
高密度——公交乘客到站的步行距離為300—00米,人口稀少地區步行距離為500—800米;中心區公交線網密度達到3—4km/km2,中心區300米站點覆蓋率達到80%,500米站點覆蓋率達到100%。
高效率——增加公交系統運行效率。建立合理的換乘樞紐,銜接好各種公共交通方式,保證90%的乘客無需換乘或通過一次換乘到達目的地。
高速度——全面提高道路公交運行速度,人口稠密地區的公交車平均行駛車速不低于15km/h,人口平均或稀少地區要達到25km/h;90%公交乘客出行時間控制在35分鐘以內。
高頻率——乘客候車時間是衡量公交整體服務水平的主要指標,平均候車時間控制在5—10分鐘以內,干線公交的候車時間3—5分鐘。高峰期縮短發車間隔時間,適應潮汐式流動。
高質量——采用綠色環保的交通工,營造舒適的乘車環境和優質服務,提倡全民低碳生活。
高科技——應用高科技的運營和管理手段,使運能資源得到合理配置。
(四)公交站場規劃
規劃公交站場70處,用地面積43.7公頃,至規劃期末滿足2520輛公交車停靠。
公交站場結合中心城區城市空間結構規劃進行布局,在主城區的江北片區、中部片區共規劃6個一級樞紐站,作為整個公交線網的基本支撐節點;在主城區的南部片區和石角、源潭、太平等外圍功能組團規劃7個二級樞紐站,作為外圍組團的公交集散節點、與主城區對接的節點。二級樞紐站中的廣清城軌長隆樞紐站、美林湖樞紐站還將為今后的廣清跨市公交發展提供站場設施支持。
(五)公交線網布局規劃
公交線網以公交樞紐站場為依托,采用分層、分組團相結合的布局模式,形成以骨架線網為支撐、基礎線網為補充的整體公交線網。規劃線路共163條,其中新型公交線路6條(包括4條BRT線路和2條有軌電車線路),常規公交線路144條,旅游公交線路13條。規劃的163條線路中,有64條為現狀調整,99條為新增。
規劃的線路形成市區基本公交線路網絡,為市民提供普遍化的公交服務。此外,還將根據城市建設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市民的個性化出行需求,通過定線快速公交、定制公交、網絡預約公交等多元化公交對公交服務進一步完善。
五、上層規劃解讀
《清遠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于2018年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其中與公共交通規劃相關的主要內容包括:
1、規劃范圍:規劃范圍為三個層級,分別為市域(清遠市行政管轄范圍)、城市規劃區(清城區、清新區)、中心城區(清城區與清新區太和、太平、三坑、山塘南部四鎮),公交線網規劃的范圍即為中心城區范圍。
2、發展規模:至規劃期末,中心城區城鎮人口21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231平方公里以內,人均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內。
3、規劃結構:中心城區規劃形成“兩軸三片四廊多組團”的網絡化、組團型空架結構。
4、公交系統規劃:
建設以新型公交為骨干,常規公交為主體,出租車和水上巴士為補充,便捷、可靠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
規劃鐵路及城際軌道線6條,新型公交線路6條,常規公交走廊9條,旅游公交線路9條,公交樞紐站場13個,公交停保場和維修廠13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