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清遠市加快5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的通知
清遠高新區管委會,廣清產業園管委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清遠市加快5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反映。
清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9月16日
清遠市加快5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2019-2022年)
根據省政府工作部署,為加快5G商用步伐,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清遠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工作目標
到2020年底,建成5G基站累計達1065個,5G示范應用場景3個,5G個人用戶數達14萬。到2022年底,全市主要城區實現5G網絡連續覆蓋;全市5G基站累計達2008個,5G個人用戶數達140萬,5G示范應用場景超過8個,形成區域性5G產業聚集區和5G融合應用區。力爭在5G網絡建設、創新能力、應用融合、產業培育等方面位居粵東西北各市前列。
二、重點任務
(一)加快5G網絡建設
1.編制5G基站建設規劃。2019年底前,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清遠市分公司(以下簡稱“鐵塔清遠市分公司”)會同電信運營企業統籌提出5G基站建設需求。2020年6月底前,各縣(市、區)政府要將5G基站建設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將5G基站站址、機房及管線、電力等配套設施納入市政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將交通干線與重要交通樞紐場所基站納入建設規劃。各縣(市、區)政府制訂國土用地、城鄉住房建設、交通設施等規劃時,要同步落實5G網絡站址、機房、電源、管道和天面等配建空間,并明確規劃、建設與管理要求。2020年底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要按照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的要求,嚴格執行省出臺的新建住宅與商業樓宇預留5G宏站、微站、室內分布系統等設施建設標準規范。每年1月底前,各縣(市、區)政府要向電信運營企業、鐵塔清遠市分公司公布公共建筑、綠化用地、物業資源開放清單,免費開放公共建筑和桿塔等資源支持5G基站建設,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在基站建設和運行維護中違規收取額外費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市、區)政府會同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局、電信清遠分公司、移動清遠分公司、聯通清遠分公司、鐵塔清遠市分公司負責〕
2.大力推進5G智慧桿塔建設。由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牽頭,會同各有關部門,整合各類桿塔資源,原則上確定不超過2家5G智慧桿塔運營主體,編制市政道路桿塔信息目錄和智慧桿需求匯總表,統籌規劃建設智慧桿及配套資源和“一桿多用”改造。支持鐵塔清遠市分公司以劃片區方式試點推進智慧桿建設與運營。2019年底前,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會同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鐵塔清遠市分公司編制智慧桿建設專項規劃和建設計劃,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編制智慧燈桿技術規范。各縣(市、區)要加快推進5G智慧桿塔建設各項工作,為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創造良機。2020年1月起,全市新建道路要統一規劃和建設智慧桿,現有道路要將各類存量桿塔分批改造為智慧桿。〔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會同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代建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鐵塔清遠市分公司、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3.穩步推進5G網絡建設。按照中心城區-南部、北部城區-農村重點區域的次序推進5G網絡建設。加快推進全市交通干線與重要交通樞紐場所、熱點區域5G網絡建設,構建連續覆蓋的5G網絡。2019年底前,建成至少一個5G應用示范場景。2022年底前,實施鄉村5G網絡覆蓋工程,推進農村重點區域5G網絡建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會同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二)實施5G產業培育計劃
4. 推進5G創新平臺建設。支持企業搶占5G技術創新制高點,力爭在突破5G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新成果。將5G高端人才納入政府急需緊缺人才引進目錄,推動市各高等院校、重點職業學校設立5G技術課程。推進5G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等公共平臺建設。面向制造業、教育、交通、醫療、電力等垂直行業,建設5G融合應用技術創新中心和成果轉化基地(中心)。〔市科技局會同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發展改革局負責〕
5.招引5G產業重點項目。依托清遠高新區、廣清產業園等主要產業平臺,開展精準招商,大力引進國內外5G設備設計生產龍頭企業,推進一批5G重大產業項目落地。大力引進5G器件、5G網絡與基站設備、5G天線以及終端配件等優勢產業,支持企業重點發展5G融合應用,積極發展面向垂直行業融合應用的5G產品。對5G產業項目所需土地、能源、營業場所、人才公寓等要素予以充分保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會同市發展改革局、市商務局、市自然資源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6.培育5G產業集聚發展。一是培育5G產業集群,支持我市電子信息骨干企業,順應產業發展潮流,探索在5G關鍵元器件、智能機器人、智能無人機、智能掃地機、智能穿戴等細分領域產品研發,拓展5G產業鏈上下游產品。二是培育孵化5G應用型企業,支持有實力的眾創空間、孵化器、中小創業投資機構,推進5G與工業、文化傳媒、教育培訓、金融商貿、交通物流等領域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力爭孵化和培育一批5G應用型企業。三是培育5G應用軟件特色企業。支持我市軟件企業聚焦5G需求,面向5G不同垂直行業的應用場景,研發適應該領域的定制化軟件產品,努力培育一批5G應用軟件特色企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會同市發展改革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三)開展重點領域5G應用試點示范
7.5G+智能制造。依托全市各重點工業園區等產業集聚區,以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為重點,聚焦建材、汽配、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精細化工、家居、電子信息等領域,建設基于5G網絡的工業互聯網,構建人、機、物全面互聯的工廠物聯網網絡體系,開展標識解析、設備遠程運維、機器視覺檢測、聯網服務類機器人等應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會同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8.5G+智慧農業。以全市各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為重點,結合農村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實際,建設5G智慧農業產業園區,構建基于5G網絡的智慧農業互聯網。以清新“互聯網+”農業小鎮為基礎,加快5G+智慧農業示范應用,促進農產品生產、加工、冷鏈物流等產業鏈條有機融合。〔市農業農村局會同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9.5G+4K/8K超高清視頻。開展5G+超高清視頻示范項目建設,擴大4K/8K超高清視頻在演出賽事直播、游戲娛樂、景點宣傳等領域應用。市電視臺要有計劃地開展5G+4K/8K超高清視頻直播活動。〔市廣播電視臺會同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東廣電網絡清遠分公司、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10.5G+智慧教育。實施基于5G網絡的數字化校園擴容提速工程,依托5G網絡技術實現基于高清視訊的遠程協同教育教學與在線資源共享,開展5G+增強現實/虛擬現實沉浸式教學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教學評測與管理;探索建設基于5G網絡的教育實時監管與服務體系,提升教育管理與服務水平。〔市教育局會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11. 5G+智慧醫療。支持市內三甲醫院率先開展5G+智慧醫療示范,發展遠程監護、移動式院前急救、遠程醫療、遠程機器人手術等應用。推進5G技術在互聯網醫院、醫學影像、數字化手術室、衛生應急指揮等領域的應用。2022年底前,力爭建成1個以上省級5G+智慧醫療示范項目。〔市衛生健康局會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12. 5G+智能交通。探索推進5G+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船試驗場地建設。推進高速公路、城軌等交通干線和樞紐的5G+智能交通示范應用。探索開展無人駕駛、無人物流配送試點,發展車輛編隊自動行駛、高級別自主駕駛、遠程遙控駕駛等新模式。〔市交通運輸局會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13.5G+智慧政務。推動“粵省事”小程序以及協同辦公平臺5G技術適配性改造。支持企業與個人利用5G終端開展高精度信息采樣,實現“不見面”審批。在消防、安防、生產安全、應急等領域建設基于5G網絡的移動監視、遙控、報警聯網系統。在移動巡檢、執法系統及視頻報警平臺建設中普及5G圖傳設備終端和警務終端。〔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會同市公安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14.5G+智慧城市。建設5G+智能抄表、智慧照明、智慧社區、智慧能源等場景,推動安防攝像頭、門禁系統等設施接入5G網絡實現互聯。推動5G+增強現實/虛擬現實技術在文化教育、賽事直播、游戲娛樂等的應用。2022年底前完成至少1個5G+智慧城市示范項目建設。〔各縣(市、區)政府會同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等有關單位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5G產業發展工作統籌領導。市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領導全市5G產業發展工作,推動全市5G建設工作中社會公共資源的共建共享和綜合利用,研究和解決重大問題。建立健全市5G產業發展工作的部門協調機制,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并商市委網信辦、清遠供電局、電信運營企業、廣東鐵塔、廣電網絡等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市、區)政府建立健全本地5G產業發展工作協調機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會同市各有關單位、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二)強化用電用地等資源要素保障。市發展改革局要積極推動電信運營企業、廣東鐵塔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市市場監管局要組織查處對5G基站違規加收電費和電價外附加收費等行為。清遠供電局進一步簡化申請流程和報裝資料,在用電申請、電力增容上為5G網絡建設提供最大便利。公變供電區域原則上實行抄表到戶。專變供電區域新建建筑需預留通信基站容量及安裝條件。2020年前,商請清遠供電局分批將產權清晰且具備條件的按‘高改低’改造供電。各縣(市、區)政府每年將需要獨立占地的5G基站和網絡建設用地需求納入年度計劃,合理安排用地,及時辦理產權證。〔市發展改革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市場監管局、清遠供電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三)進一步開放公共資源。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無償開放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交通站場等公共建筑或物業,為包括5G基站在內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便利條件。由市國資委、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局、市交通運輸局分別協調國有企業、學校、醫院、交通運營企業,向鐵塔公司和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開放公共基礎設施等,大力支持5G基站建設。〔市國資委、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局、市交通運輸局等有關單位、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四)加強5G頻率保障。加大5G頻譜資源使用保護力度,依法打擊違法用頻行為。5G基站設置與使用單位應主動協調解決合法無線電臺(站)使用單位的干擾問題,無線電臺(站)使用單位應積極配合。建立市級無線電臺(站)數據庫與電信運營企業、廣東鐵塔的公眾移動基站數據交互機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會同電信清遠分公司、移動清遠分公司、聯通清遠分公司、鐵塔清遠市分公司負責〕
(五)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市財政統籌相關專項資金支持5G網絡建設、技術創新、產業發展與示范應用。將工業企業利用5G改造提升生產設備等符合條件的成本費用納入技術改造扶持政策范圍。對符合首購條件的5G相關產品按照國家有關政府采購政策執行。〔市財政局會同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
(六)強化網絡信息安全保障和宣傳引導。健全網絡與信息安全通報預警機制,建立組織嚴密、高效順暢的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加強5G通信網絡、重要信息系統及數據資源保護,構建多層次、多縱深的綜合防御體系。各縣(市、區)政府要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政策法規、通信基站電磁輻射法規和相關知識的宣傳普及力度。〔市委網信辦會同市公安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生態環境局、各縣(市、區)政府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