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加大建筑垃圾治理力度
清遠地處粵北山區,地域面積大,緊鄰珠三角,交通便利,是出省的北通道。近年來,不法分子受經濟利益驅使,向清遠偏遠地區非法傾倒建筑垃圾等固體廢物的行為屢禁不止。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全力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加強源頭治理、注重運輸中途監管、強化末端設施建設,多措并舉推動建筑垃圾治理取得成效。
一是突出源頭治理。出臺《清遠市區建筑垃圾管理辦法》等11份建筑垃圾管理相關政策文件,明確建筑垃圾排放處置管理標準,督促施工單位及時清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嚴格檢查工地洗車設施、出口道路硬底化、駛出車輛情況,從源頭上杜絕建筑垃圾對周邊環境的污染,2021年1至10月,市區城管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28487人次、執法車輛7945車次,累計檢查建筑工地4697個次、運輸車輛9508輛次,暫扣帶泥上路車輛170輛次。
二是加強運輸監管。明確建筑垃圾運輸企業準入門檻,全面推廣新型全密閉式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推動非標準化渣土運輸車有序清退,嚴防二次污染,目前,全市已淘汰老舊建筑垃圾運輸車353臺,核準符合標準的建筑垃圾運輸企業31家、新型環保智能運輸車597臺。開發“清遠市智能建筑垃圾管理系統”監管平臺,聯合交通運輸部門加快運輸車輛視頻終端安裝工作,建立線上線下聯動監管機制,實現建筑垃圾產生、清運、消納、利用等環節的全過程閉合式監管。開展“一案三查”聯合執法,發現建筑垃圾排放、運輸、消納某一環節出現違法違規問題,追查其他兩個環節的違法違規情況,對排放單位、運輸單位和消納單位實施“一案三罰”,截至10月底,全市城管部門立案查處違法違規傾倒建筑垃圾、車輛撒漏污染城市道路等案件96宗,處罰款98.7萬元。
三是強化末端設施建設。編制《清遠市區建筑垃圾消納處理場專項規劃》,明確建筑垃圾臨時消納場設置規范,加強建筑垃圾臨時消納場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初步完成7個建筑垃圾消納場選址工作。以循環經濟資源化利用為原則,開展建筑垃圾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特許經營,從用地保障、優惠政策、產品利用等方面全力支持建筑垃圾資源利用產業化發展,推動形成與城市發展相匹配的消納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