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張菁菁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利用直播媒體平臺加快清遠市旅游及農產品經濟發展的建議》(第20230141號)收悉,經綜合市金融工作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意見,現答復如下:
一、加強落實落細惠民政策,促進文旅產業步入復蘇快車道。一是積極發揮資金杠桿作用。市金融服務中心運營的四項財政資金為200多家企業辦理業務298筆9.89億元,降低企業融資成本930萬元。二是暢通政銀企溝通渠道。常態化舉辦“金融賦能+”政銀企融資對接活動,推動清遠電視臺與16家金融機構達成合作。2023年3月,我市舉辦“金融賦能+助力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會議宣講了市金融局融資配套政策,引導銀行現場為企業制定個性化融資方案,取得了較好政策宣傳效果。三是創新金融信貸產品。推出“美麗鄉村貸”、“農業龍頭貸”、“農產品購銷儲貸”等金融產品,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支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四是推出“見貸即擔”批量產品,不斷擴大融資擔保業務覆蓋范圍,幫助旅游企業降低資金周轉成本,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二、堅持融合創新,利用直播媒體平臺數字化銷售振興鄉村經濟。一是市商務局在全市開展“123買年貨”等年貨節活動,上線各類優質農產品以及年花等,推動全市經濟量質齊升。推動佛岡成功舉辦首屆中國佛岡(國際)魔芋節、鄉村振興產業品牌發布會活動,向廣大網友推介佛岡魔芋產品。618期間,組織推薦我市天農,林中寶,壯瑤家香等約20家電商企業上線消費幫扶展銷活動。期間,清遠市五大百億農業產業IP紛紛亮相,推動農村經濟發展。2023年清城區消費幫扶展銷活動現場特設“清遠好風土”直播間、英德紅茶、麻竹筍直播間。直播期間即食類的麻竹筍產品銷量達2萬多包,最火的直播間單場帶貨農產品近2萬元,活動持續四天共吸引了超18萬網友的關注。二是組織直播活動,推介特色農產品。2023年3月26日-27日,在梅州市舉辦的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產業文化交流活動中,鄉村主播曾青代表我市在百縣千鎮萬村鄉村振興“粵味粵材”直播帶貨并重點推介我市五大百億農產品。2023年5月15日,廣東農產品產地帶貨直播系列——清遠專場在清遠英德市積慶里紅茶谷開播,該直播匯集清遠著名特產——英德紅茶和清遠雞,為全國消費者帶來獨特清遠風味,直播期間累計在線觀看人數近20萬人次,其中有6款產品售罄。5月26日CCTV-17“17助農日”系列活動·廣東站農特產品推介直播《粵薦好味,吃在廣東》在CCTV-17新媒體官方矩陣賬號(含:央視頻、微博、快手、抖音、視頻號)進行了全網直播,全網各平臺總觀看量近100萬。經過CCTV-17“鄉村助農團”項目組和參會美院嘉賓遴選,我市英德紅茶被選為全省九款農特產品之一,后續將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提供公益平面創意海報設計,動態海報還將在上海、廣州、重慶、成都等七大城市的地標樓宇進行點亮宣傳。2023年5月29日,清遠農產品參加郵政集團公司在茂名高州舉行的荔枝溯源直播帶貨活動,英德紅茶上架進行直播銷售,圍觀人數超65萬,同時清遠雞和西牛麻竹筍也一并參加本次溯源直播活動。三是7月16日,“2023大灣區新能源汽車100小時直播挑戰賽”清遠站圓滿落幕。由大灣區灣區新銳企業家、網紅主播駕駛的80輛新能源賽車,兩天時間內經過清遠11個站點、景區,擔當主播的車手們向觀眾推介北江生態經濟帶的高品質生態旅游資源,帶貨清遠五大百億農業產業產品。圍繞著清遠市獨特的粵北風情、特色產業和旅游資源展開,帶領全國觀眾打卡清遠知名文旅及農旅地標。
三、大力推動生態旅游,增強我市旅游文化底蘊。積極推動生態修復、銀盞項目土地和公共配套設施摸查以及商務合作條件洽談工作,其中銀盞林場田基坑壹號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已在6月28日正式動工。通過培養傳統技藝傳承人,積極挖掘傳統工藝文化,結合現有的生態旅游資源,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做好“生態+”旅游文化產業建設,加強旅游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市廣東建設學院、廣東南華工商職業學院、廣東科貿職業學院開設木雕技藝課,培養更多懂得排瑤長鼓、排瑤原創手鼓、瑤繡工藝品、木雕工藝品等旅游紀念品制作的技能人才和地方特色傳統技藝傳承人,推動旅游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四、著力培育旅游服務人員,助力旅游產業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全市5所中職學校開設旅游專業,招3+證書班、三二分段班與高校對接,共招生327人,有專業教師55人,職教城相關高校通過組織學生考導游證書、組織師生參加省市導游大賽等,提高專業技能。組織旅游企業舉辦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活動13場(其中6場線上招聘活動,線下招聘活動7場);省職教城清遠事務中心組織相關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負責人前往市旅投集團實地參觀考察,推動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與市旅投集團在聯合人才培養上深入對接。二是實施“粵菜師傅”工程,助力旅游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開展“粵菜師傅”培訓662人次。組織清遠代表團參加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產業文化交流活動,成績有新突破,取得二等獎1名,三等獎1名、優勝獎4名和優秀組織獎。三是推進“廣東技工”工程,助力旅游產業人才隊伍建設。2022年我市共有8所院校開設烹飪專業,約2000名在校學生學習烹飪專業并面向在校學生開展客房服務、餐廳服務員、公共營養師、評茶員、插花花藝師、茶藝師等職業(工種)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推動具備條件的鄉村旅游行業、企業、省級重點民辦培訓機構組織旅游從業員工開展技能培訓和技能等級認定,全市累計33家企業、20家院校通過認定備案,開展烹飪、供應鏈管理、包裝設計、電子商務等職業(工程)技能等級認定并發證3009人次,助力旅游產業技能人才引育留用;鼓勵金牌導游與研學旅行指導技能大師工作室發揮集聚技能人才積極作用,不斷加強院校旅游產業人才培養,為我市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四是加強技藝傳承人和工匠等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增加旅游的文化底蘊。落實《清遠市引進培養高精尖缺人才的若干規定》,2022年新建認定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0家、清遠市技能先鋒5名。
五、積極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提升旅游體驗感。積極推動茶旅融合發展,我市推報的廣東·“紅茶飄香大美英德”茶文化旅游線路,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舉辦“清遠好風土”五大百億農業產業研學線路(課程)設計大賽,通過優秀作品與市場對接,促進農文旅教融合發展,2023年我市新增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2個、示范點5個。組織天安智谷科技產業園項目、國家工業遺產紅旗茶廠項目等4個申報項目推薦上報廣東省工業旅游培育資源庫項目。積極推動“森林+旅游”融合發展,2023年我市新增“南粵森林人家”2家。積極推動旅游民宿提檔升級,西溪子民宿、碧舍鄉里?魚咀民宿、連州畔水庭院大夫第民宿等9家旅游民宿入選首批《廣東省100家高品質民宿》。串聯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連南瑤族自治縣、陽山縣主題特色線路,向省文旅廳推報了2條以秋季和冬季為主題的“百萬自駕車游客進景區”精品路線。
六、高度重視旅游景區的安全監管和服務質量提升工作,持續推動我市旅游業高質量發展。2022年以來成功新評定3A級旅游景區8家、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1家、成功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1家。截至目前,我市共有43家國家A級旅游景區,其中5A級1家,4A級19家,3A級23家。一是市發展改革局印發《關于加快廣清接合片區旅游合作先行示范區規劃建設的通知》,以“季度工作清單”形式統籌推進廣清接合片區旅游合作先行示范區規劃建設。二是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牽頭起草《廣清接合片區旅游先行合作示范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任務清單》,擬從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合作協作等方面,補齊示范區旅游產業短板。三是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聯合清新區政府,市相關部門組織開展古龍峽景區提升推進工作會議,研究解決制約景區發展的問題。四是在引導旅游景區創建過程中,堅持以國家標準《旅游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為依據,結合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市安委辦的工作部署,督導相關景區切實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安全管理。同時,通過指導A級旅游景區推行分時段預約、核定景區的日最大承載量等手段,確保景區的客流量可控,提升游客的旅游體驗感。
七、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是我市將充分運用好貨幣政策工具和融資配套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旅游企業信貸支持力度。指導金融機構合理確定貸款投放目標,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并重,持續提升對旅游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拓展融資渠道。
二是繼續發揮職能作用,加大電商主體和品牌培育;繼續結合傳統節假日及電子商務消費節,因地制宜開展多元化電子商務促消費活動,促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不斷激發消費內生動力繼續挖掘。
三是加快規劃編制實施。加快廣清接合片區旅游合作先行示范區規劃建設,制定出臺實施方案和年度補短板工作任務清單。加快編制《清遠市旅游高質量發展規劃》,力爭年內編制完成,根據規劃制定清遠旅游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做好大灣區旅游目的地推廣。舉辦大灣區旅游目的地專題推介會,組織百萬大灣區游客游清遠,加強與大灣區城市旅游交流,與周邊省區有關城市開展旅游交流和推介活動,指導各地舉辦系列文旅節事活動,擦亮大灣區旅游目的地招牌。加強旅游行業協會建設。指導清遠市旅游協會進行換屆選舉,鼓勵引導有實力、有責任心的龍頭企業擔任會長單位,壯大行業協會,發揮協會對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
清遠市商務局
2023年8月16日
(聯系人:陳聰,聯系電話:336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