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 应用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TACE术前预测碘化油沉积率的线性关系研究
登记日期: 2021-04-20
完成单位: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
完成人员: 周国永,梁树生,张翠禄,张名文,武义,刘伟波,丘文科
研究起止日期: 2016-07-01至2019-06-30
主要应用行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高新技术领域: 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
评价单位: 清远市科学技术局
评价日期: 2019-07-29
成果简介: 1.课题来源与背景: 原发性肝癌(主要指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其发病率居国内恶性肿瘤第三位。我国是乙肝和肝癌大国,约1.2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其中约3000万人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癌患者人数占全球患者总数的40%~45%,绝大多数具有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背景,每年近50万人死于慢性乙型肝炎引发的肝脏损害和肝癌。由于肝癌发病隐匿,患者就诊时大多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很低(约28%左右),术后复发率较高,故大部分需非手术治疗。由于介入治疗创伤小、适应证宽、疗效好,目前对于不能手术切除肝癌和手术后复发肝癌,首选以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为主的综合介入治疗。 根据国内外许多的TACE后肝癌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分析,肝癌栓塞后碘油沉积率与肿瘤坏死呈明显正相关。碘油沉积完全,肿瘤缩小明显时,AFP下降就明显,生存期也随之延长;当碘油沉积稀疏时,肿瘤缩小也不明显,AFP不下降或者升高,生存期也相对缩短。 我院采用GE 公司生产Lightspeed 64 VCT 扫描仪,扫描速度好,图像清晰,图像后处理功能齐全。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原发性肝癌的CT扫描技术技能和诊断经验。通过测量肝癌术前肿瘤的CT值平均变化值、动脉期肿瘤最大截面强化面积占肿瘤最大截面积的百分比,与肝癌TACE术后4至6周复查CT测量最大截面碘油沉积面积占肿瘤最大截面积的百分比,利用统计学分析,研究CT值平均变化值、动脉期肿瘤最大截面强化面积占肿瘤最大截面积的百分比与最大截面碘油沉积面积占肿瘤最大截面积的百分比的线性关系。若上述线性关系成立,则能够在TACE术前预测到TACE术后碘油沉积情况以及疗效,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2.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原理:在原有的CT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应用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TACE术前预测碘油沉积率,通过CT值平均变化值、动脉期肿瘤最大截面强化面积百分比与最大截面碘油沉积率的相关性研究,用CT值平均变化值或(和)动脉期肿瘤最大截面强化面积百分比这两个简单易测量的数据就能有效反映碘油沉积率,从而达到预测TACE术后的疗效,并为医生对患者设计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指标:(1)CT值平均变化值;(2)最大截面动脉期肿瘤强化面积占肿瘤最大截面积的百分比;(3)最大截面碘化油沉积面积占肿瘤最大截面积的百分比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经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查新资料显示:在检索范围内,国内可见螺旋CT分析原发性肝癌的血供特点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报道,可见经动脉超选择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后肝CT分级、碘油沉积与临床疗效间关系的相关报道;广东省内可见螺旋CT对肝癌介入治疗后的影像分析(碘油沉积形态等)及其指导价值的相关报道;目前国内尚未见与本项目研究内容类同的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肝癌TACE术前预测碘化油沉积率的线性关系的分开报道。 4.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操作不复杂,其技术公认成熟,应用简捷,成熟程度高,适用于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术前预测评估术后疗效,安全有效,不存在复杂操作技术障碍。随访和对照分析有序可循。 5.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以最大截面强化面积比将肿瘤强化类型分为富血供型(均匀强化型、不均匀强化型)和乏血供型(强化不明显型、无强化型)。均匀强化型,肿瘤呈均匀强化,强化面积≥90%;不均匀强化型,肿瘤以强化为主,但强化不均匀,其强化背景内夹杂低密度或等密度区,90%>强化面积≥50%;强化不明显型,肿瘤以不强化为主,其不强化背景内夹杂强化区,50%>强化面积≥25%;无强化型。肿瘤基本不强化或仅肿瘤周边呈环形强化,强化面积<25%。本项目强化类型包括了富血供型和乏血供型。研究表明乏血供型肝癌行TACE治疗,其碘油沉积明显稀少,临床疗效差。所以TACE治疗更适用于富血供型肝癌。本项目超过一半病例为富血供型肝癌,但还需积累更多病例数据。 我们集中对富血供型肝癌(强化面积≥50%)进行分析研究,并不断与其他同行进行交流学习,进行大量病例的临床研究,加强术后随访工作,积累更多的病例资料及数据分析,认真进行工作总结,更好地完善该项技术。 6.历年获奖情况(无)